首页 > 财经 >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2020-10-19 08:13:50 未知 阅读:1307 评论:0

引言

家庭资产配置的终极规律,其实就是一句话:根据理财需求确定资金用途,根据资金用途确定资产账户,根据资产账户确定投资工具,两者之间相互决定,彼此影响,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正文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里,提到保险就容易联想到两个特点:一是保障,二是保守。保障是指在我们发生疾病和意外时,保险能够起到转嫁风险的作用,把本来应该我们花的钱,转移给保险公司去承担,就像是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提供了遮风挡雨的保障。

保守是指大部分保险产品具有安全保本、长期稳健的特点,也正因为此,有时会显得过于保守,很难让人将它与收益联系在一起,因为即使是最激进的保险产品,只要它还具有保障的成分,其收益就不可能如股票、期货般刺激,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给人带来激动的心跳。

总而言之,人们很难将保险与财富增值联系在一起,提到财富增值,人们更容易想到的一个词是投资。

那么,保险和投资有没有相似性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一、保险真的能让财富增值?是的!

先说结论,我认为保险和投资是有相似性的,准确说,保险也是若干投资工具中的一种,并且在国际上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不管是从金融属性还是法律机制上讲,都非常的安全和成熟。

通常意义上,保险是一种以风险转移功能为主的防守型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常常被用于健康、意外风险的保障和资产传承等领域,以安全稳健、终身保障见长,但这一切与保险同样具备投资功能并不矛盾。这不是强赋新词,牵强附会,而是我们透过本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你是什么样的投资者?

所谓投资,就是我们把一笔钱放到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增值,然后得到一笔超过本金的回报。

什么叫做一笔成功的投资?

答案:只要这笔回报的金额、时间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这就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所以,评论一笔投资是否成功的标准一定的主观的,一定是与投资者个人的风险偏好以及预期收益相关联的,能达到则成功,不能达到则不成功。

1.激进的投资者——王大帅

王大帅是一个激进型的投资者,以GP(管理者)的身份经营着一家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他常常做的事情,就是将1亿分别投到10个项目上,每个项目投1000万。这时,哪怕其中9个项目都血本无归,都没有关系,只要剩下的1个项目能够让他收回2亿,这就是一笔成功的投资。从"算大账"的角度,他的综合投资回报率依然能达到100%,完全能够符合LP(股东)的需求。

而如果王大帅最后1个项目只收回了1.1亿,即只赚了1000万,综合投资回报率为10%,则对不起!虽说10%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已很不错,但距离弥补LP投入1亿资金的机会成本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说不定第二年,王大帅的GP"宝座"就要被换掉了。

2.保守的投资者——张美丽

在现实生活中,如王大帅一般的激进投资者其实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非常保守,比如说普通的家庭主妇张美丽。对她而言,最希望的就是将家里5-10万的闲置资金放到一个绝对安全保本的地方,当然,还需要有合理的收益。至于这笔钱的用途,它可能是未来孩子的教育金,也可能是自己的养老金,因为这两件事必然会在确定的时间发生,所以一定不能有任何风险。至于收益,在100%保证本息的前提下,能有4个点就很不错,如果能够确定复利增值一辈子,那就更好了。基于此,对于张美丽来讲,只要找到一种100%安全、长期复利、4%左右收益的投资工具就算成功。

3.你是什么样的投资者?

讲完了激进和保守两种投资方式,我们来思考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投资者?

比如说,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

(1)我希望通过投资理财实现什么样的生活目标?我有哪些风险或者担忧需要解决?我是否已经做好了针对疾病和意外风险的基础保障?我是否准备好了孩子的教育金,自己的养老金和父母的扶养金?

(2)我现在总共有多少空余资金?已经有哪些确定的用途?有多少钱属于3-6个月内需要用到的生活费?有多少属于3~5年内可能动用的资金?剩下多少是可以长期理财的资金?

(3)根据上面的用途,将资金按一定比例划分到保障、现金、投资和安全这四个账户,每个账户应该放入多少钱?

(4)根据不同账户的用途和特点,选择对应的投资工具,比如股票、基金、保险、银行理财、其他投资品等,不同工具解决不同的问题,分别应该如何选择?

(5)已选择工具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是否与问题(1)的生活目标一一匹配?

综上,我们不管是思考保险还是投资,其核心目标还是需要围绕整个家庭的资产配置思路来展开,而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目标,又需要围绕着我们每个人具体的生活目标来展开,这也正是投资理财终究需要回归到生活本源的要义。

同时,如果我们把上述内容精炼总结,就能够发现家庭资产配置的终极规律,其实就是一句话:根据理财需求确定资金用途,根据资金用途确定资产账户,根据资产账户确定投资工具,两者之间相互决定,彼此影响,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这个闭环,我给它起名为——四位一体的资产配置闭环。

本文后面的内容,也将围绕如何打造个人专属的资产配置闭环(如下图所示)来展开。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二、闭环打造之梳理理财需求

存在需求是一切行动的本源,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需求就像是佛家讲的"起心动念",我们心中先要有了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才谈得上使用方法和工具去完成。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哪些目标或问题呢?

比如,我们可能有很多有意义的生活目标想要去实现:我们可能想要买一套大房子,可以让一家三代居住在一起;我们可能想要换一辆7座的SUV,能够让全家人周末都能出去兜风;我们可能也想要买一部像素更高、容量更大的手机,可以在旅游时为家人和小孩记录下更多精彩的瞬间……

而另外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件,因为产生的影响足够巨大,我们也应该认真去规划解决,比如:我们可能会担心发生疾病,如果不幸生了一场大病,必须很快筹集一大笔钱才能医治,这笔钱应该从哪里来?我们可能担心发生意外,如果意外导致了严重残疾,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治疗康复的费用以及生活来源如何解决?我们还可能担心子女的教育金,如果总是存不住钱或者投资亏损,如何保证孩子未来一定有钱读好的学校?我们还可能担心自己的养老金,父母的扶养金……

上述种种目标或问题,都需要金钱的支撑才能解决,这些就构成了需求的"发心",既是我们理财规划的起点,同样也是终点。三、闭环打造之明确资金用途

确定资金用途的核心,在于区分"长钱"、"短钱"与"零花钱"。

(一)关于"长钱"

关于"长钱"的定义和工具,具体如下。

1.什么是"长钱"?

简单地说,"长钱"就是在可预期的中短期(3-5年)内都不会使用到的钱。这笔钱未来的用途,可能是孩子未来分阶段的教育花费,或者是孩子未来的婚嫁、创业、购房基金;也可能是为自己预留的养老金,或者为父母预留的扶养金;也可能就是没有确定的用途,未来有可能直接传承给孩子,如果属于这种情况,一般金额会比较大。

2.适合什么工具?

对于"长钱"而言,最佳投资工具需要同时符合四个要点——必须保本、长期稳健、收益确定、复利增值。

长期投资的风险会远远大于短期,数十年后的政治、经济环境会如何,都是现在的我们完全无法预判的,而教育、养老又是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重大事件,因此,我们必须把住"绝对安全的关口",不能有半点松懈。至于要求长期复利,乃是顺便利用时间的威力,在确定收益的基础上来放大我们的财富。

所以,适合"长钱"的工具有:长期国债、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保本型长期理财等。

(二)关于"短钱"

关于"短钱"的定义和工具,具体如下。

1.什么是"短钱"?

与"长钱"相反,"短钱"就是在可预期的中短期(3~5年)内需要用到(或赎回)的钱,这里面也包括用于灵活投资博取收益的钱。由于这笔钱在3~5年内可能动用,因此不适合用作长期投资,更适合放在有一定流动性的账户。

2.适合什么工具?

适合"短钱"的工具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投资者具体的资金安排情况确定。如果是3~5年内必须支付的费用,比如孩子的学费、兴趣班费,则应该将其视为"已经到期的长钱"看待,应该使用低风险、有一定流动性的工具匹配,比如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信托、大额存单等。

如果是用于灵活投资博取收益的钱,则可以考虑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股票、基金等工具。除此之外,看准的热门项目,比如小户型的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增值或经营民宿等用途,或者专业的私募股权类项目等,也可以考虑在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及判断专业度的情况下入手。

(三)关于"零花钱"

关于"零花钱"的定义和工具,具体如下。

1.什么是"零花钱"?

"零花钱"是指我们随时可能用到的钱,比如下楼买米面油、朋友AA聚会、婚丧嫁娶..、上下班交通费、周末自驾游花费等,一般为3-6个月的生活费,可以按照自己过去6个月的平均开支估算。

2.适合什么工具?

满足"零花钱"资金需求的最佳工具,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流动性与低风险,与此同时,根据"不可能三角"原则,也必然对应着低收益。

因此,最适合放"零花钱"的工具就是各种宝宝类基金,非常适合用于家庭零散的生活开支,虽说收益不高且浮动,但流动性好,随存随取没有费用,用于买菜、网购、水电气缴费等生活开支非常便捷。四、闭环打造之分配资产账户

在明确了资金用途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用途将资金余额安排进不同的资产账户。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具体的投资工具之前,这里的资产账户暂时为虚拟的概念,即:我们心中需要知道正确的资金走向,应该是朝着生活消费、风险保障、激进投资和稳健理财这四个方向,这就好像我们给自己的钱"打上标签",根据标签来划分什么钱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案例:

王大帅今年30岁,男,已婚有一子,双方父母健在,属于七口之家。王大帅收入稳定但难有结余,手上有一笔闲置资金50万,除社保外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计划近期买房,预计首付20万。双方父母经济条件尚可,暂时不需要照顾。

那么,王大帅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资产账户呢?

首先,他应该为留出家庭未来3-6个月的生活开支,以应对不时之需,假设金额为5万。

其次,他应该为全家七口购买尽量完整的商业保险,覆盖最基础的疾病和意外风险,假设保费为4万。

然后,他应该将计划买房的20万留出,根据预计的购房时间,考虑将该笔资金用于购买货币基金、银行短期理财、短期结构性存款等工具。

最后,他可以考虑将剩余的21万按照一定的比例,比如3:4,分别用于激进型投资和稳健理财,比如将其中9万用于股票、基金投资,剩下12万用于购买教育金、养老金等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还可以购买部分5年期国债,将资金按照长期、超长期的理财期限进行安排。

综上,王大帅将闲置资金"打标签"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家庭资产配置方案的思考过程。鉴于每个家庭的情况都独一无二,因此,家庭资产的配置思路也从来没有唯一答案。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基本的思路可参考,如下图所示。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五、闭环打造之选择投资工具

投资工具是一切资产配置理论的最终实现形式,如果用看病举例,投资工具就好像最后的药方,是前面所有专家智慧的凝结,让我们最终实现药到病除的目的。和药品可以按性质分为中药、中成药、抗生素等类似,投资工具也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投资性房产、保险等种类,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搭配组合起来,还能实现"神奇"的投资效果。

(一)老生常谈:风险与收益

在金融投资领域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做"不可能三角",也叫做"彭罗斯三角"(如下图所示),描绘的是一种从几何角度不可能存在的三角形,也被称为"最纯粹形式的不可能"。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如果应用到金融领域,这个理论的含义就变成了:在投资理财的目标当中,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这三者就如同不可能存在的"彭罗斯三角"一般,同样不可兼得。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延伸的结论。

(1)满足高收益+安全性的产品,往往流动性很低,适合长期持有。

(2)满足高收益+流动性的产品,往往安全性很低,可能亏损本金。

(3)满足安全性+流动性的产品,往往收益性很低,需要放弃高收益机会。

明白了这个理论,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跑来说:"我这里有个项目,0风险,年化收益保证10%以上,还能随时把钱拿回来,你投不投?"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擦亮眼睛,因为在99%的情况下,这个项目都不靠谱,甚至可能都不合法。

所以,我们在考虑任何投资项目时,首先需要询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1)这个项目处于"不可能三角"的哪个位置?

(2)这个项目的风险等级是否处于我能够承受的范围?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专业的金融机构在出售理财产品之前,都一定会让每位投资者填报一份投资风险测评表?目的就是对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可投资资金实力、收益预期、流动性要求、投资经验等基础信息进行摸底,据此来推荐和匹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用设立合格投资者门槛的方式,来尽量避免出现投资者(特别是有钱的中国大妈们)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错误投资了远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最终收益未达预期甚至亏损而跑去人民广场静坐、拉横幅的情况。

所以,当我们思考保险能否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时,从本质上讲,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也就是看它是否符合自己对风险性、收益性以及流动性的预期,这与我们规划保险方案的思路一样,也是一个用方案无限匹配需求的过程。

如果我们如前面王大帅一般追求激进的投资效果,那保险肯定不是正确的工具,我们应该选择股权类工具或其衍生品,比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股票、股票型基金、期权/期货等,用高收益来覆盖高风险。当然,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发生"黑天鹅事件",也可能面临巨大的亏损,如果本金加了杠杆,则更可能让人万劫不复。

相反,如果我们如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张美丽一样,追求"稳中求进"的理财方式,那么,我们按照科学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法,在做好基础风险保障的同时,用剩余的钱将年金保险、万能险、基金定投、银行短期理财和宝宝类基金搭配起来,就是更加适合的理财方式。

(二)用什么衡量投资工具的真实收益?IRR!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对于"长钱"、"短钱"和"零花钱",分别可以对应怎样的投资理财工具,那么,对于这些工具,有什么工具可以判断一款投资工具的真实效益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IRR。

1.什么是IRR?

IRR又叫内含报酬率或者折现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利率,或者说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是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计算的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footnoteRef:0]。 [0: 摘自..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教材。]

通俗来讲,一个项目的IRR高,说明未来现金流量(收益)高,或者相对于既定的收益,初始投入本金低(成本便宜)。

在投资领域,IRR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场合下,IRR经常被用来评判一家基金或一只股票的业绩好坏,同样的,IRR也能够评价一款储蓄型保险的真实收益。

简单地讲,用IRR来比较不同投资工具的投资价值,类似于储户存钱时对比银行利率,一旦我们知道了几款投资工具IRR的高低,就像面对利率不等的银行储蓄一样,可以很自然的选出哪一种工具更值得选择。

2.如何计算一款保险的IRR?

IRR的计算方法,从严格理论上比较复杂,需要用到逐步测试法、内插法等数学方法,这些我们不必掌握,我们只需要知道一款简单的工具就可以解决这个复杂的计算问题,那就是Excel。

需要说明的是,与其他纯粹以现金流体现价值的投资工具不同,保险(特别是年金险)的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每年分配的生存金上,还体现在剩余的现金价值或身故金(二选一)上,所以计算方法会更为复杂。

因此,我把保险产品的IRR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仅计算分配现金流的IRR,我称之为"普通IRR";另一种是考虑了剩余现金价值或身故金(二选一)的经调整后的IRR,我称之为"调整IRR"。

在下面的内容里,我也将分别展示两种IRR的计算过程。

其实,这两种计算方法实为抛砖引玉,因为大家可以在理解其原理后,在实际投资操作中,将此思维模型运用于任何一种投资工具的投资价值计算中,包括基金、股票、信托、银行理财,甚至投资性房产等固定资产,如此计算出的IRR同样可以作为评价维度之一,为大家的价值判断提供参考。

案例:

王大帅今年45岁,想要为自己投保一份年金保险,计划每年交10万,一共交10年,现在有A、B两款产品可以选择。

A产品

支出:45~55岁,每年支出10万元,合计100万。

领取:

51岁领取5万元,此时现金价值44.39万,身故金60万;

52岁领取6万元,此时现金价值48.97万,身故金70万;

53岁领取7万元,此时现金价值52.66万,身故金80万;

54~60岁,每年领取1.9万元,合计领取13.3万,此时现金价值82.26万,身故金100万;

61~105岁,每年领取3.8万元,合计领取171万,此时现金价值101.19万,身故金100万。

B产品

(1) 支出:45~55岁,每年支出10万元,合计100万。

(2) 领取:

60岁领取6.12万,此时现金价值108.74万,身故金108.74万;

61岁领取6.42万,此时现金价值为0,身故金150.55万;

62岁领取6.73万,此时现金价值为0,身故金144.12万;

63岁领取7.03万,此时现金价值为0,身故金137.39万;

64岁领取7.34万,此时现金价值为0,身故金130.35万;

65岁领取7.65万,此时现金价值为0,身故金123.01万;

66岁领取7.95万,此时现金价值为0,身故金115.36万;

67~105岁,每年领取8.262万,合计领取322.21万,现金价值及身故金均为0。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两款年金产品,投入方式相同,都是10万交10年,合计投入100万,回报总长度相同,都是领取终身到105岁,回报现金流量不同,所对应的现金价值和身故金也有较大区别。

(1)计算"普通IRR"

第一步:打开Excel,计算出上述两款产品每年的现金流净额,方法是以竖排形式将数据输入到表格里,注意,前期1~10年为投入期,符号用负号表示,中间无收益的年份就输入0,有现金流入的年份就输入每一年收支相抵后的现金流净额,简化举例见下表,右边阴影部分即为现金流净额。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第二步:选择一空白表格,输入"=IRR",即会出现引用IRR公式的标识,然后将之前录好的现金流净额框进公式作为计算的依据,见下表。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注意,因为该产品数据太长,不便完整列示,因此仅截取到第19年,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覆盖完整的现金流年度,如此款A产品,应覆盖至105岁。

第三步:按下回车键,系统即可自动计算出IRR结果。我们按照上述的步骤,分别计算出产品A的IRR为2.91%,产品B的IRR为4.37%,两者相差了1.46%。

综上,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从"普通IRR"的角度,选择B产品的收益会优于选择A产品。

(2)计算"调整IRR"

在前面的例子中,A、B产品"普通IRR"的计算参数是现金流净额,那么,没有被体现在现金流中的保单权益也就没有被纳入考虑范围,比如保单的现金价值或身故金,这样一来,通过"普通IRR"得出的评价结论就存在了局限性,需要用"调整IRR"来解决。

实话讲,"调整IRR"的计算非常复杂,这种复杂不是体现在计算方法上,相反,它的计算方法如同"普通IRR"一样简单,只是增加考虑了更多的参数而已。它的复杂是体现在人们不可能未卜先知,对未来的事情有着正确的预期。

举例来说,我们不可能知道自己未来的预期寿命,我们是活到80岁,还是90岁,还是105岁?而这会影响我们领取生存金的年数以及身故时的身故金金额;同时,我们也很难估计自己在什么时间会因为什么事件可能突然需要一大笔钱,导致我们不得不减保或者退保,而这又会减少保单的现金价值,以及影响减保后的生存金、身故金等一系列权益。因此,从技术层面讲,"调整IRR"无疑比"普通IRR"更加准确,甚至完全可以做到计算上的绝对正确,但前提是我们要能够提前模拟出真实的人生。

但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也不用过于纠结,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可行的角度,为自己模拟一个或者多个有较大概率的可能,以此作为依据来计算"调整IRR"。

比如说,在当今的医学条件下,如果不发生重大的疾病或意外,一个人活过80岁是大概率事件,活过90岁是中概率事件,活过100岁是中小概率事件,活过105岁是小概率事件,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80岁、90岁、100岁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我相信这样计算出的结果,依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下面,我以王大帅的身故年龄为90岁举例,来为大家分别计算A、B两款产品的"调整IRR"。

我们在计算"调整IRR"时,需要增加考虑现金价值或身故金这两个因素(见下表),因为两者不会同时赔付,因此需要二选一,在发生身故时,选择身故金作为计算依据,发生退保或者减保取现时,选择现金价值作为计算依据。

在本例中,我们假设王大帅于90岁身故,之前不存在退保或减保取现的情况,则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调整现金流"。

在王大帅发生身故赔付之前,此时的现金流只有保费流出和生存年金流入这两项,与前述"普通IRR"中的现金流净额无异。因此,两者的计算方法也相同。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在王大帅发生身故赔付之后,当年调整现金流金额应为该年对应的身故金金额,在本例中为100万,见下表。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第二步:根据前文所述的IRR计算方法,以调整现金流为依据,使用Excel公式计算"调整IRR"即可,结果为:A产品"调整IRR"的计算结果为3.67%,高于其"普通IRR"的计算结果2.91%,两者相差0.76%。B产品因为在被保险人80岁后就不再支付身故金,因此其"调整IRR"与"普通IRR"的计算结果相同,仍然为4.37%。

综上,如果王大帅在90岁时身故,选择B产品仍比选择A产品整体收益率高0.7%。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王大帅更应该选择B产品,而非A产品。

3.IRR是评价保险价值的唯一指标吗?

看了前面的内容,我相信大家对保单IRR的计算方法已经非常清楚,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产品B的IRR确定高于产品A的IRR,那么我们就应该果断选择产品B吗?

答案是:不一定。

在做出最后的选择前,我们依然需要再次回到本源,再来思考那个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想要通过保单这个工具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除了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特别的需求需要考虑?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在这里列举一种常见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大帅应该选择产品A而非产品B。

假如王大帅是一个企业主,因为上下游结算账期的问题,他经常需要用个人资产垫付企业的流动资金。于是,王大帅希望选择一款非常灵活的年金保险,不光可以领取生存金,未来还可能用到保单贷款功能,解决临时的流动资金问题。

这时,我们来看一下,A产品虽说IRR不高,但是它终身都有现金价值且逐年递增,在接近最终保障年度(105岁)时,现金价值基本与投入本金(100万)持平。而保单贷款额度一般为现金价值的70%~90%,申请简单,利率优惠,且还可以只归还利息,对于需要资金周转的王大帅来讲非常友好。

而产品B的现金价值到王大帅60岁时达到峰值108.74万,但一过60岁则立刻降为0,到了其80岁后,连身故金也一并降为0,这对于不定期需要资金的王大帅来讲,就丧失了很多灵活性,容易变得被动。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虽然A产品的IRR低于B产品,但对于企业主王大帅来讲,反而更加合适,更值得选择。而B产品则更适合普通人士购买,单纯作为自己养老金的补充。

再说个题外话,如果真的想买到划算的保险产品,或者"薅到保险公司羊毛",比计算分析各种数据更加重要的事情,其实是要"活得久"。年金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做到年金的领取时间"与生命等长",也就是说只有活得久,才能领得久,这是其他任何一款金融工具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因此,哪怕一款年金险的IRR计算结果"高上了天",我们也需要活到足够长的寿命才能享受。所以,我们在关注产品数据的同时,更要加倍关注自己的健康,努力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活过同龄人的平均寿命,信心满满的跑赢与保险公司的"预计寿命对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投资人所应该具备的投资理念。

(三)投资工具实操演练——三账户动态平衡策略

回到投资这个话题,除了前面的内容,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放大我们的保险投资收益呢?

我在这里抛砖引玉,分享一个"花式玩法",我把它起名为"三账户动态平衡策略"。

这个策略的灵感起源于沃伦 · 巴菲特的导师本杰明 · 格雷厄姆,他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曾经提到过一种股票债券动态平衡的交易模式。

本杰明 · 格雷厄姆的投资逻辑非常简单。

(1)把手中 50% 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基金,剩下 50% 投资于债券基金,即股票和债券两者各占一半。

(2)根据固定间隔时间或市场变化进行一次资产再平衡,使股票资产和债券资产的比例恢复到初始的 1:1。

我参考这个逻辑,设计了基于保险产品的"三账户动态平衡策略"(如下图所示),即:将"年金险+万能账户+基金账户"三者做成一个投资组合,将年金险的生存金分配作为策略初始的投资本金来源,将万能账户和基金账户的余额比例设定为1:1,将每3个月作为资产再平衡的固定周期,这样就形成了一套既稳健又灵活的交易结构,可以根据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在定制不同的参数后,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投资组合中。

让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巧设交易结构让财富增值

操作方法:

(1)先将年金险派发的生存金存入万能账户,假设金额有1万,然后,将万能账户中1万中的5000元取出转入基金账户;

(2)一段时间后(假设6个月),调整万能账户和基金账户的余额,将两者资产的比例恢复到初始的 1:1。

操作要点:

(1)交易结构一旦确定就要严格遵守执行,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调整,切记盲目追涨杀跌让策略失效;

(2)交易结构各种参数可定制调整,比如万能账户与基金账户比例也可设置为:2:8或者3:7等,投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盈利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灵活设定;

(3)在提取万能账户的资金余额时,需要考虑账户的提取规则,包括提取年度、手续费(如有)、提取金额限制等,具体内容参见本书讲述万能险的章节;

(4)本投资组合设计为抛砖引玉,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据此逻辑进行任意组合,比如将股票、基金、保险、债券设定四象限组合,或者将前述四账户中的三账户(现金账户、投资账户、安全账户)作为投资组合。

好了,到这里,关于保险投资的"玩法"就基本讲完了,不知道有没有改变大家惯常对保险的刻板印象呢?其实,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与法律工具,用法全凭使用者根据其特点进行组合,而这一切又必须建立在对它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以说,保险之美,只有真正懂它的人才能看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