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三年,他们“跑”出一张公共文化“需求地图”,把最合心意的文化大餐送到市民家门口

2018-12-17 21:50:35 网络整理 阅读:141 评论:0

摘要:、区、街镇、居村四级配送网络基本建成。

三年,他们“跑”出一张公共文化“需求地图”,把最合心意的文化大餐送到市民家门口

前不久,浦东金桥镇居民王欣想带母亲去郊游,母亲却问能否推迟,原来当天有一场精彩的杂技魔术表演配送到社区,她不错过。“开场前半小时,剧场就坐得满满当当,母亲看得很认真,鼓掌特别起劲。”他说,母亲的退休生活越过越精彩,不仅牢记各种文化演出信息,还报名参加了社区舞蹈队,“这与‘最后一公里’的文化建设分不开”。

12月17日,市公共文化配送移动..第一期正式上线,公共文化配送的最新动态将图文并茂地推送给市民用户。自2016年至今,从市公共文化配送中心组建成立,到初步形成市、区、街镇三级配送体系,再到今年基本实现居村四级配送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离市民“家门口”越来越近,一个成体系、供需精准对接的配送网络显现在上海文化地图中。

三年,他们“跑”出一张公共文化“需求地图”,把最合心意的文化大餐送到市民家门口

市群艺馆举办公共文化配送展示交流会,让供需进一步对接。

以市民需求推动服务供给

2019年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菜单前段时间正式出炉。市配送中心发起了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征集项目展示“集赞”活动,5063个居委专属二微码“安装”在百姓家门口,“落户”手机云端,居民扫码后,可在感兴趣的项目下“点赞”。海量需求数据在市级配送..汇聚,并进行实时动态采集及需求统计分析,由..“市民声音”栏目定期发布各区、街镇需求热度排行,最终形成“需求地图”。

以往,公共文化配送由“代言人”,即社区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点单,供需链上存在“缝隙”;如何匹配信息,令市民的“个性化”需求高效集纳为社区“共性”需求,一直是难点。“我们坚持以需求侧推动供给侧改革,,提供市民满意的公共文化产品。”市配送中心主任朱静波总结,“五条路径、三类对象、四季分析、一张地图、多次供需对接会,配送工作向精准化服务迈进。”近年来,各配送中心相继组织全市范围内的市民需求调研,并对每季度实际点单配送数据进行需求分析,以市民实际需求调整公告文化产品“菜单”,文化配送供需精准对接。

多年下来,配送产品中需求最旺的当属文艺指导员。在今年进行的2019年公共文化内容配送项目征集中,前来“应征”的社会主体敏锐地发现指导员征集改“团购”了,首次由单个人员征集转变为向专业机构“打包”征集承担指导员配送项目。上海杰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去年进入公共文化配送体系,产品以越剧演出为主,创始人许杰是越剧陆派传人。开放指导员配送项目征集后,他们当即“揭榜”,并顺利入围。“我们有丰富的专业演员资源。”许杰弟子沈丽介绍,除了越剧团的演员外,他们还整合了一些刚参加剧团的毕业生,“对演员来说,教学不仅能提升自我,还能更好了解社区需求;对群文团队而言,他们可以接受花旦、小生等不同角色的指导。”

三年,他们“跑”出一张公共文化“需求地图”,把最合心意的文化大餐送到市民家门口

市民“需求地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