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虎门陈益家眷墓成省文保单元单子 他是“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

2019-05-22 09:40:40 暂无 阅读:1718 评论:0

甘薯是中国人饭桌上的一种常见食品,可你吃着香甜软滑的甘薯时,可知道“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就是东莞虎门人?

400多年前,虎门北栅人陈益冒着生命危险从越南引进甘薯到虎门试种成功,成为“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甘薯的莳植为我国拓荒了粮源,缓解了其时的饥馑。近日,广东省人民当局发布了《第九批广东省文物珍爱单元单子》,个中就有虎门陈益家眷墓。

陈益拚命从越南引进甘薯

记者从虎门镇当局编的《虎门文史》中查阅到,甘薯原产于中南美洲,十五世纪末传入欧洲和东南亚。虎门是我国引进甘薯最早的处所,陈益则是我国引进甘薯第一人,这一说法被学术界认同和接管。

据《虎门文史》记载,陈益是虎门北栅人,生年不详。明万历八年(1580年),他身着平民,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去安南(今越南)。达到安南后,本地酋长欢迎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果腹,这就是甘薯。

此后,陈益便稀奇留意甘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式,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正要开船时,多艘越南官船载着多名酋卒前来搜捕他。在这紧要关头,中国船员趁着海优势急,高升船帆,开船疾驶,成功逃脱了追捕,将甘薯种带回虎门。

家眷墓前是“中国第一块甘薯地”

虎门陈益家眷墓成省文保单元单子 他是“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

▲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上的陈益家眷墓 记者 雷元全 摄

其时,陈益还不完全认识甘薯的栽培过程,只能将带回来的甘薯埋在花盆里。不久,甘薯在花盆中长出嫩芽,慢慢伸出长长的薯藤。一天,陈益家的一名家丁见到薯藤,非常好奇,就用手将那根薯藤拉出来,顺手一掐,谁知嫩嫩的薯藤一会儿被她掐断了。

家丁一时惊惶失措,生怕陈益指责她,赶紧将那根被她掐断的薯藤偷偷埋在花坞里的土壤中,谁知多日后,那根薯藤长出了新芽。陈益发现后非常惊喜,家丁这才“坦率”了经由。陈益不只没有指责家丁,还赞她“帮了大忙”,此后真正把握了甘薯的莳植方式。

后来,陈益在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祖父坟前购置35亩地,起头大面积莳植甘薯。这里,便成了“中国第一块甘薯地”。

守墓人在墓前种了18种甘薯

虎门陈益家眷墓成省文保单元单子 他是“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

▲守墓人谭伯在坟场四周莳植甘薯 记者 雷元全 摄

1989年,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上的陈氏墓群以及甘薯地遗址,被发布为东莞市文物珍爱单元单子。

2008年,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虎门北栅社区对陈氏墓群进行修葺,修后的陈氏墓群总面积达到600多平方米,陈姓后裔在墓群四周栽培了数百棵龙柏。

在陈氏墓前,今朝还有一大块甘薯地。今天上午,记者来到这块被誉为“中国第一块甘薯地”的处所,发现甘薯地周边被齐腰的蒿草和荆棘覆没。到甘薯地里去也没有路。甘薯地前的一大片处所,是一个建筑工地的料场。

“我在这里看墓园,对陈益的事迹认识越深就对他越崇拜,我暗暗起劲,要把墓前的这块‘中国第一块甘薯地’种好。这么多年来,我让全国的同伙帮助收集甘薯品种,行使外出旅行的时间,几乎去了半个中国,找到18个品种的甘薯,种在这片地盘上。”虎门金洲的谭伯在陈益家眷墓前对记者说。

谭伯敷陈记者,他本年75岁,从2013年起受虎门北栅社区托付把守陈益家眷墓,一向干到如今。

“我家里前提还好,孩子们都对我好,叫我在家玩,但我照样到这里来,各种甘薯和一些瓜菜,就当是磨炼身体。”谭伯笑着说。

让更多人知道甘薯的故事

据说陈益家眷墓成了广东省文物珍爱单元单子,谭伯很愉快:“陈益为中国作出了好大的进献,对他的坟场进行珍爱,非常有意义。”

谭伯还敷陈记者,他小的时候,能看到陈益家眷墓前,有好多石人石马石狮子,有的很嵬峨。

“高的石马,我其时12岁摆布都爬不上去,很壮观,可惜在上世纪70年月都毁了。如今成了广东省文物珍爱单元单子,真进展有关部门能够让陈益家眷墓恢复往日的恢宏大气,让后人永远敬仰。”谭伯说。

记者就虎门陈益家眷墓升格为广东省文物珍爱单元单子,接下来虎门将若何进行珍爱的问题,德律采访了虎门镇文广中心主任梁高鸿。梁主任在德律中透露,会按文物珍爱法的相关划定进行珍爱。同时,要对陈益家眷墓进行旅行斥地,在珍爱的同时进行升级,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处所,让更多的人认识甘薯进入中国的汗青故事。

/记者手记/

陈益之功后人不应忘怀

虎门陈益家眷墓成省文保单元单子 他是“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

▲虎门公园里的陈益雕像 资料图 记者 陈帆 摄

记者在采访中认识到,除了明朗时节虎门北栅社区组织陈益后人到陈益家眷墓祭拜外,平时很少有人到这里来。现场杂草丛生,显得很萧疏。

陈益引进物种,相信其时的他不只是带着猎奇心理,更多是他具有超凡的目力、对故里故土的深情……是以才愿冒杀头的危险,把能果腹充饥的良种引进故里,仅这一点就善莫大焉。

农民陈益人生中独一的一次国外履历,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弯曲惊险的传奇,并成为了改变中国人食物谱系、改善一个民族生存状况的重大事件。陈益之功,不光虎门人不应忘却,就是目前国人也不应忘怀!(记者 雷元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