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小舍-探索世界新奇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另类排行 >

鼻行动物简介:只能用鼻子走路的动物(鼻行兽)

2023-06-21 11:28:13老黄小舍

鼻行动物简介:只能用鼻子走路的动物(鼻行兽)

自然界用鼻子走路的惊奇动物,从未耳闻,原来结局如此悲惨。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盘点千奇百怪的世界...最大的、最小的、最贵的、最长的、最高的、最快的、最重的、最美的、最帅的、最恐怖的、最廋的等应有尽有!

众所周知,大自然中绝大多数陆栖动物用肢体走路,没有肢体的就是爬行等运动方式。可是若是提起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现一群用鼻子走路的生物时,有没有感觉很惊奇?

曾经确实存在着这样用鼻子走路的鼻行兽。究其原因就是四肢退化,触角般的鼻子支撑着整个倒立的身躯,不仅可以走路,还可以迅速的跳跃捕食。

首次听说鼻行兽是在德国自然学家哈瑞达著作的一本科幻小说上,引人注意的是,这本书中介绍的鼻行兽在1957年前生活在南太平洋哈伊艾伊群岛上。

由于鼻行兽属于哺乳动物,繁殖能力不强,然而种族灭绝的真正原因是人类在该岛上秘密进行的核武器实验,强大的冲击波使该岛迅速埋葬在深海。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来不及将鼻行兽的标本保留下来。只能通过电脑还原以及书中记载得知。

 大千世界物种繁多,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相信各位奥秘世界的常客对那些奇异生物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小编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种生物一定会颠覆大家的认知,因为这种生物居然倒立用鼻子走路!他们就是鼻行动物,真不敢相信这么小巧可爱的生物居然有这么逆天的本领,它们的鼻子不疼吗?别着急,请各位慢慢往下看吧。

一:鼻行动物的简介

在虚构作品中,鼻行动物属哺乳类动物,使用鼻子行走,四肢基本退化,繁殖能力不强,妊娠期一般为七个月到一年。

二:鼻行动物的来历

二战期间,瑞典人埃纳·佩特鲁森从日本法西斯的集中营侥幸逃出,1941年经漂流辗转来到希埃依群岛,发现该群岛因远离大陆,人迹罕至,不仅尚未进行生态研究,而且有的岛屿根本无人知晓。如其中的希达迪菲岛即是由埃纳发现后才确定方位补画入地图的。

二战后一个国际研究机构曾在群岛的密罗纸利岛东岸建立研究所,进行生物学调查研究,但1957年美国在这里进行核试验,随着无情的巨响与蘑菇云冲天升起,刚刚发现十六年的岛屿与研究人员收集整理的珍贵标本、图片、调查记录案一起葬身海底了。

哈拉特书中的图片与资料,据称即来自对当时岛上这些科研图片与记载的残留记忆。日本生物学家们根据哈拉特的图片和资料,精心制作了鼻行类动物的复原标本,引起了世界生物学家和动物爱好者们的极大兴趣。

如能找出确凿的实物标本,那么鼻行类的发现可称为本世纪动物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一切均已无从寻觅,真耶?伪耶?

面对着复原的鼻行类动物标本,人们除了遗憾,还有无穷的困惑。

鼻行动物的故乡在南太平洋哈伊艾伊群岛上生息着一种奇妙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的奇形怪状远远超出人们的常识——脑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这群另类的精灵在动物分类学上被称为“鼻行类动物”。

现知鼻行兽全图位于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于1941年由瑞典人谢姆维斯特发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谢姆维斯特从日本战俘营里逃脱,漂泊到了哈伊艾伊群岛中的哈伊达迪菲岛上。

这是一个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6千米的小岛,由石炭岩和粘板岩构成,上面还耸立着一座高为1 752米的活火山。这个面积为1690km平方的群岛,有大小二十多个岛屿,遍生热带植物,分布着固有的特异生物部落。

哈伊艾伊群岛的气候全年变化不大,人们对其上生长的热带植物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但已发现许多古生代的特有种群。

岛上曾经生活着土著居民700多人,他们把这个小岛称为“太古之岛”。

但遗憾的是,岛上的土著人被后来登上岛的外来者携带的流感所传染而灭绝了。

在群岛中的马伊尔维利岛的东海岸有一座达尔文研究所,供国际生物考察队在此进行研究工作,也就是在这里科学家发现了奇异的鼻行动物,并获得了大量的生态观察资料和记录。

鼻行动物的发现及其科研成果轰动了国际动物学界,被一致认为是20世纪动物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现。最大的鼻行兽叫暴君鼻行兽,身长1.7米以上,有3个鼻子,头朝下,用4个鼻子走路. 在岛上,科学家共发现14科189种鼻行兽。

三:鼻行动物大家族

它们拥有一个很大的家族,有14科189种。鼻行动物的鼻子有众多功能,鼻子不但可用来爬行、跳跃,甚至还能用来捕捉虫子,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主要作用还是移动身体、支撑身体,这在为数众多的脊椎动物中还是仅有的,难怪有动物学家给它们的鼻子起名为“鼻性步行器”,简称“鼻器”。所谓“鼻器”只是一种功能性概念,并不是形态学上的概念,与象、猪或其他动物的鼻子不可同日而语。

四:鼻行动物的生活习性

有一种鼻行动物性格温文尔雅,白天在洞中蜷缩成一个球睡觉,到了夜里才从洞口向四周伸展出4条或6条带状的东西。这些红色的带子宽2~3毫米,长达30厘米,在漆黑的夜晚犹如闪光灯似地闪烁着吸引昆虫来到近旁。

其实,这些带状东西就是鼻行动物的鼻子,上面具有黏液,能捕捉前来的昆虫。这种鼻行动物警惕性很高,一旦有光照到洞口,它们立即麻利地退缩进洞中。

另外,还有一种全身长着长毛被称为“长毛鼻行兽”的。这早先的动物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即人为地把尾巴染成金黄色的雌性放入群中,结果同样引起了追随效应。

五:鼻行动物的灭绝

 位于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于1941年由瑞典人谢姆维斯特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谢姆维斯特从日本战俘营里逃脱,漂泊到了哈伊艾伊群岛中的哈伊达迪菲岛上。这是一个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6千米的小岛,由石炭岩和粘板岩构成,上面还耸立着一座高为1 752米的活火山。
哈伊艾伊群岛的气候全年变化不大,人们对其上生长的热带植物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但已发现许多古生代的特有种群。从地质上看,群岛地层几乎全是古生代地层。尽管总面积仅1690平方千米,但是岛上特有的奇异生物群比新西兰群岛的还要丰富,这意味着该群岛自古以来就存在,或许是在白垩纪后期就从大陆分离出来了。岛上曾经生活着土著居民700多人,他们把这个小岛称为“太古之岛”。但遗憾的是,岛上的土著人被后来登上岛的外来者携带的流感所传染而灭绝了。
在群岛中的马伊尔维利岛的东海岸有一座达尔文研究所,供国际生物考察队在此进行研究工作,也就是在这里科学家发现了奇异的鼻行动物,并获得了大量的生态观察资料和记录。鼻行动物的发现及其科研成果轰动了国际动物学界,被一致认为是20世纪动物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现。

 遗憾的是,1957年美国在南太平洋进行的一次秘密核武器试验让群岛沉入海中了,整个鼻行类也随之消失了。从1941年发现到1957年灭绝,鼻行动物展现在人类眼前仅仅只有短短16年,连一个活标本也没留下。所幸的是,动物学家哈拉尔特·施顿普凯留下了一本弥足珍贵的著作——《鼻行兽》哈拉尔特·施顿普凯,只写了1半,不幸去世,他妻子继续完成,书中记录了各种此类动物的解剖图和生态图,为后人了解鼻行类动物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六:鼻行动物有哪些

大型鼻行兽;飞行鼻行兽;蛞蝓鼻行兽;会钓鱼的鼻行兽;似花鼻行兽;互助鼻行兽。

鼻行动物中有一种动物或许大家会很喜欢,因为它特别温和,白天在洞中蜷缩成一个球睡觉,到了夜里才从洞口向四周伸展出4条或6条带状的东西。这些红色的带子宽2~3毫米,长达30厘米,在漆黑的夜晚犹如闪光灯似地闪烁着吸引昆虫来到近旁。

其实,这些带状东西就是鼻行动物的鼻子,上面具有黏液,能捕捉前来的昆虫。这种鼻行动物警惕性很高,一旦有光照到洞口,它们立即麻利地退缩进洞中。

另外,还有一种全身长着长毛被称为"长毛鼻行兽"的。这种鼻行兽仿佛是靠父系社会维持着,以年长的雄性为首带着一小群生活。它们以胡萝卜为食物。

4个管状鼻子粗壮有力,只轻个体或雌性不一样,银灰色的尾巴非常醒目,它们挥动尾巴便能引起群体的追随效应。早先的动物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即人为地把尾巴染成金黄色的雌性放入群中,结果同样引起了追随效应。

七.鼻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鼻行类动物是胎生哺乳动物,一个特征是四肢逐渐退化,它们的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失去了本来的功能,其功能已由鼻子取代。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就消失了。

而前腿作为一种抓握东西的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

还有一个特征是大部分体表有毛,皮毛有各种颜色,有的身上甚至有硬鳞。皮毛一般细腻、有光泽,十分漂亮。而在足尖、耳朵、头部没有毛。

其次还有特征是尾巴比较发达,有的尾巴比身体还长,尾巴不仅能套取食物,有的甚至还带有毒钩,能置敌人于死地。鼻行动物的繁殖力不太强,一胎只怀一个仔,很少一胎多仔,妊娠7个月到1年。由于栖息的群岛天敌较少,所以存活率较高。

八.鼻行动物其实是不存在的

克里斯蒂安·摩尔根斯坦是德国的一个打油诗诗人,他在1905年创作了一首名为Das Nasobem的诗。在诗中,他臆造了一种叫做nasobame的怪异动物,它走路不用腿,而是大头朝下用鼻子。

摩尔根斯坦的诗通俗幽默,在德国一度十分流行,很多德国人都可以背出几首,所以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形象居然深入人心。编造动物,古而有之,远到龙凤大鹏,近到生活在沙漠里捕食人的超大狸猫怪,都是编造出来的动物,跟科学通常是不沾边的。但nasobame后来居然成了动物学家的宠儿。

1957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一位动物学教授GerolfSteiner童心大发,煞有介事地在德国出版了一本名为《Bau und Leben der Rhinogradentia》的书。

在这本书中,Gerolf Steiner化名为Dr. Harald Stümpke,为鼻行动物编造了Rhinogradentia这个“学名”,把它放在哺乳动物家族里,作为一个“新目”,并划分出“14科189种”。

这本书做的十分精致,Gerolf Steine教授充分发挥了身为生物学家的知识和才华,详细描述了各种各样的鼻行动物:有身高1.7米的,有长四个鼻子的,有尾巴上长螫针的,都用鼻子走路,后腿退化得几乎消失;一个个都起了学名,配了精致的插图。

后来这本书还出了英译本,日译本,还给这些动物起了一个诨名“snouter”,“鼻行动物”从此闻名世界。而现今网络流传的鼻行兽多为PS照片或者鼠类标本。

如此可爱的鼻行动物居然是虚构出来的,可惜我们不能亲眼见到这种用鼻子行走的奇异生物了,不过大家依然可以通过图片了解鼻行动物,有没有被它可爱的外表所征服呢?没关系,记住它的长相,说不定以后会在电影中看到呢。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