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发声:“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
2021-02-21 14:28:54老黄小舍
原标题:贵州日报:“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
这几天,舆论对贵州省科协拟推荐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女士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讨论已趋于理性,拨开纷繁芜杂的言论云雾,绝大部分网友认为只要公开、公平、公正推选,只要具备过硬的科研水平,就不应贴身份标签。其实,不论哪个技术领域有实力的科研人员,都有权利通过正常渠道在高水准平台上进行“高手过招”,这种自信与勇气本就不应该被轻慢评判,让科技的归科技,王莉女士最终是否能入围或入选,都需要更为细致和专业、更高层次的评价筛选,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轻慢嘲讽之论,不是理性与科学的监督、讨论态度。
组织机构对拟推荐人员进行公示,其目的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已经初步遴选出了在业内受认可的科研工作者,并愿意接受社会监督。就王莉女士的提名而言,贵州省科协也没有回避部分网友的尖刻质疑,通过媒体表达了推选过程的问心无愧。就科研工作而言,很明显的一点是,如果不去关注科技成果本身的价值,抑或忽视“院士”增选提名程序的正当性,而一味进行科研以外的极端情绪化评论,对科研工作者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理性质疑、讨论都是有价值的,对促进、改进科研工作和遴选程序都是有益无害,而那种非正常“围观”心态和行为,迟早会被扫入舆论垃圾堆。
每一届“两院院士”增选工作,都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哪些科研工作者位列其中,其实在更深层次上关心的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新成就、新方向、新趋势。创造美好生活,科技创新很关键,只有不断强化各领域科技创新的智慧力量,通往美好生活的途径才有更多选择。对于科技创新、科学研究,一定是“上管天下管地”,因此,人民群众吃穿住行这些“接地气”的事情,也需要科学家们注入大量心血,这个道理很明了,所以不能把研究白酒生产的科研工作者排斥在“院士”增选的台阶之下。
贵州科协的公示截图
公平公正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坚守,院士增选工作之纪律严肃绝不可放松。这是一个信息获取、观点交流相对便捷的时代,也是监督信息化程度、监督效率都比较高的时代,公众力量促进科技工作更好开展的渠道并不缺乏。完善科研体制、改革创新机制,是全社会共同的追求,弥补一些“两院院士”增选中的遗憾也是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但不管是改革还是弥补遗憾,在这个过程中,对关心支持科技创新的网友、社会公众而言,都需要注入理性态度,而不能把躲在屏幕后进行谩骂嘲讽、戾气释放当成个人之能事儿。
热门推荐
- 吴孟达出殡仪式举办 妻儿一身素服面带哀色2021-03-09
- “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岛内怎么看?2021-03-09
- 拜登白宫会晤的首个外国首脑或是他,还会谈到中国2021-03-09
- 港媒:香港律政中心职员收到粉末信 警方介入调查2021-03-09
- 欧阳娜娜参演建党百年献礼大片 绿媒又酸了!2021-03-09
- 怎么想的?汉堡王妇女节发推:女性应该待在厨房2021-03-09
- 民航局通报“东海航空机组互殴”:将依法严厉惩处2021-03-09
- 天津气温回升 桃花和迎春花相继绽放2021-03-09
- 航母还没来南海 英国人先心虚了2021-03-09
- 要坚持造谣?澳外长声称将继续就中国涉疆事务“发声”2021-03-09
阅读排行
- 台媒紧张炒作:福建翻修离台最近两军用机场,战机升空7分钟可现身台北上空
- 70国支持中方涉港举措 外交部回应: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
- 官方通报7人讨薪在食堂吃菜被收7万 老板曾叫嚣"不是想吃就吃的"
- 台媒又紧张了:解放军战机7分钟到台北上空
- 最高检报告点名辣笔小球:英雄烈士不容诋毁亵渎
- 拜登邀菅义伟4月访美讨论应对“中国挑战”?日本官员:还没定
- 70国支持中方涉港举措 外交部回应:事实胜于雄辩
- 去年结算新冠患者医疗费28.4亿 医保基金支付16.3亿
- 张伯礼:明年开春或能摘口罩 国外疫情不能掉以轻心
- 中央纪委拿下的十大"内鬼" 有当地高考状元高材生
随机文章
- 泰国前副总理披尼:越了解中国,就越感到敬佩
- 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拒签宣誓声明,近200港公务员须离职!
- 牛弹琴:韩国人心里苦,被拜登狠狠敲了一笔竹杠!
- 代表建议为缩小贫富差距可考虑开征遗产税
- 叙利亚总统及妻子新冠检测阳性 目前二人情况稳定
- 日本中学生问“为什么议员只有男性” 菅义伟这样回应
- 日本84岁女高中生毕业,四名已经年过半百的子女也到场祝贺
- 火葬场送最后一程 吴孟达儿子透露爸爸临终遗愿
- 外媒:“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为何失去中国粉丝? ”
- 中国美术馆馆长谈网红展打卡拍照:拍照是培养大众对博物馆美术馆感情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