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小舍-探索世界新奇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百态 >

鱼群,鱼群涌现

2023-09-01 22:43:25老黄小舍

大家好,今天乐乐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鱼群,鱼群涌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还记得昆明滇池前几天出现鱼群集体跳跃的情况吗?

就在那两天,滇池鱼群又出现了大量死亡的场景,有人说现场打捞队都捞不完,也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夸张的成分。

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如此反常有人担心是地震前兆,不过官方辟谣表示:

“鱼群密度高,水域溶氧较低,导致鱼群缺氧死亡”

按理说官方都辟谣了,也该消停了,但是网上还是有人不信!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鱼群集体跳跃

其实,鱼群集体跳跃的案例并不罕见,就在今年6月份,长江武汉段杨泗港大桥周围,也出现了鱼群跳跃的情况,估计旁边的钓鱼人都很纳闷,水里明明有那么多的鱼,为啥自己还没钓到一条。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2018年的时候,东莞寮步松元村的河道,也出现了鱼群集体跳跃的情况,密密麻麻的,水面都要沸腾了。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2022年的时候,山东济南大明湖水面上也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鱼群,有些鱼甚至跳到了湖上的游览船上,船上的游客又惊又喜。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2022年7月,长春一个公园的鱼群也出现了集体跳跃的情况,周围还有人直接在鱼群跳跃的地方钓鱼,不知道有没有钓上来。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如果你关注新闻的话,你会发现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鱼群集体跳跃的报道,甚至有些地方一年能出现好几次,但是这些地方并没有出现地震,其他自然灾害也没出现。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既然不是地震,这些鱼为啥要跳跃呢?

其实,这些跳跃的鱼,大部分都是白鲢,白鲢有个习性,喜欢聚集在一起,又生活在水体上层,更重要的是,它们非常容易受惊,一群白鲢里面,只要有几条白鲢受惊跳跃,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惹得其他白鲢也集体跳跃。

就比如:长江杨泗港大桥附近的鱼群集体跳跃,其实是几名钓鱼人用鱼竿拍打鱼群,本来白鲢就容易受惊,你一拍打,它就跳起来,它一跳倒好,整个鱼群都跟着跳,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鱼集体跳跃。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山东济南大明湖出现鱼群跳跃,是因为游船误入鱼群,游船发动机的声音惊扰了鱼群,惹得鱼群集体跳跃;还有一些地方的鱼群跳跃,则是因为有人在岸边放鞭炮,声音太大惊扰了鱼群。

昆明滇池出现的鱼群,也是因为游船经过鱼群附近。这段时间,鱼群聚集在海埂西码头处,这里经常有快艇出入,船只经过的时候惊扰了鱼群,鱼群才会集体跳跃。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鱼群跳跃之后,为啥有集体死亡呢?

主要原因是,滇池-草海连接泵排水处鱼跃时段恰值泵站向外海排水,鱼群大量聚集在这里,密度太高了,水域溶解氧较低,导致鲢缺氧死亡。

原因查明之后,你会发现这和地震没啥关系,就是自然现象,这种情况很常见,不值得惊慌。

为啥还有人不信呢?

有人是不了解动物习性,看到动物聚集就说是“地震前兆”,比如:乌鸦冬天喜欢聚集生活在城市,但是有人不了解乌鸦习性,于是说这是地震千兆。

有人则是阴谋论盛行,明明是自然现象,也要扯到阴谋论上。

但是大多数网友都很理智,看到官方辟谣,再了解动物生活习性之后,明白这是自然现象。

鱼群密度大,可以适当捕捞吗?

既然云南滇池鱼群死亡,是因为鱼群密度太大,缺氧死亡,那么长江10年禁渔,鱼群数量也有所恢复,如果鱼群密度大,可以适当捕捞吗?

事实上,长江10年禁渔,禁的是“生产型捕捞”,长江10年禁渔,让一些繁殖速度快的鱼群,种群数量能迅速提升,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鱼群太多也会造成生态恶化。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比如:保安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湖泊,10年禁渔让这里的鱼群有了繁衍生息的机会,经过多年禁渔保护后,这里的鱼群数量增多,超出了生态最佳承载能力。

这些鱼儿以草食性和底栖鱼类为主,它们以水中的藻类、水生植物为食,因为数量太多了,天敌的数量还没恢复,导致湖泊内的水生植物被大量破坏,湖泊降解污染能力直线下降,溶氧量也下降,鱼也会集体死亡,如果不解决的话,湖泊水质将会受到影响。

养鱼人都知道,如果鱼太多,又不充氧的话,鱼群就会死亡,水质受污染。

云南鱼群集体跳跃,又大量死亡!官方回应:缺氧,为何有人不信?

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方法就是“生态捕捞”,科学家提前对这片水域进行调查,制定捕捞数量和捕捞的品种,以及捕捞的个头大小,确保生态能健康运转。

就好像,野猪过去也需要保护,但是野猪繁衍能力太强,它的天敌豺狼虎豹还没恢复,这时候如果再保护野猪,就会造成野猪为患,如今我国已经将野猪剔除三有保护动物,也是在保护生态。#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