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停重庆“网红列车”:无人机“黑飞”威胁公共安全|新京报快评
2021-02-23 22:44:56老黄小舍
▲无人机迎面撞向列车。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重庆网红列车遭无人机撞击逼停”,这样一则视频在网上热传了起来。
据媒体报道,2月22日,有“开往春天的列车”之称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被一架超低空飞行的无人机逼停。目前,重庆警方正着力整治轨道上空的无人机。
虽然此次没有人员受伤,列车很快恢复正常运营,但这一插曲既干扰了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秩序,折射出的安全隐患也让人后怕。
据了解,这次无人机之所以和列车相撞,是因该区域花海盛开,鲜花掩映的重庆轨道交通从中穿过,成了重庆一道独特风景线。不少人在轻轨周围放飞无人机,就是为了航拍这道美景。
列车丛中过,繁花入眼来,确实很浪漫。但在列车穿行线路上放飞无人机,来捕捉“开往春天的列车”的画面,一点都不“浪漫”,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还涉嫌违法违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有明确规定,禁止“在地面或者高架线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和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鉴于此,当地对此展开整治,也在情理之中。
也要看到,此事并非孤例。从以往报道看,随着消费级民用无人机的普及,因为“黑飞”、“乱飞”酿成的各类事故和纠纷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规范无人机飞行,从生产企业到无人机机主,其实都有相应要求。但“黑飞”、“乱飞”问题依旧不时冒头。
一方面,包括《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在内,无人机的规定繁多,但仍留含糊地带,如无人机算航空器还是航模,至今依旧存在争议,对应的行业监管执法权,也存在着归属模糊的难题。
另一方面,很多消费级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在反制技术不够成熟的前提下,即便机主“黑飞”、“乱飞”,如果没有酿成事故,也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罚,执法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长远来看,要破解“黑飞”、“乱飞”乱象,应完善法律法规,为无人机的行业管理确立更明确的标准和依据。在这些长远工作之外,加强实名登记备案管理,完善飞行审批程序,特别是增加对禁飞、限飞区域的管控力度,也是必要的举措。
不管怎么说,此次“撞机”事故再次提醒,日益普及的消费无人机,不能成为盘旋在城市上空的“定时炸弹”。强化监管,严格执法,规范飞行,无人机才能驶上“正轨”。
□熊志
热门推荐
- 河北沧州一男子大年初三家中弑母,原因令人愤怒2021-02-25
- 2020日本明星电视广告代言排行榜:米仓凉子和桥本环奈居首2021-02-25
- 学舞狮、猜灯谜 传统习俗让孩子们欢欢喜喜闹元宵2021-02-25
- 伍兹手术情况公布:腿部植入钢板,脚用螺丝和针固定2021-02-25
- 商务部: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2021-02-25
- 外交部:中方早已向联合国人权高专发出访华并访疆邀请2021-02-25
- 拜登承诺特鲁多帮忙在中国"捞人" 外交部回应2021-02-25
- 又一例!美国加州一30岁男子被警察“跪压锁脖”致死2021-02-25
- 新的风暴即将来袭?美警暴力执法致黑人死亡案判了,结果很美国2021-02-25
- 跳车窗女孩家属与货拉拉协商一致:赔偿额"不方便说"2021-02-25
阅读排行
- 急寻2月21日G882次高铁乘客!为确诊病例 曾乘坐的高铁终点站为北京
- 日媒又“报喜”!共同社:美国防部发言人称在钓鱼岛问题上“显然”挺日本
- 急寻2月21日G882次高铁乘客 3车厢有确诊病例乘坐
- 中国人寿被举报造假 当事人回应:准备起诉她侵权
- “在武汉,我们见到了第一例确诊患者”
- 台风“杜鹃”造成菲律宾至少1人死亡4人失踪
- 蒙古国将加强同中国在自然环境保护与旅游领域的合作
- 春节假期“后遗症”?韩政府高度警惕新冠疫情第四波大流行
- 美国得州危机背后不简单
- 长春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随机文章
- 四川自贡弑母骗保案罪犯被执行死刑
- 男子取名“骂建行” 入职前夕被银行拒绝录用
- 突降大雾 湖北沪渝高速公路四渡河大桥多车相撞
- 蓬佩奥,又作妖
- 重磅!吉利和沃尔沃宣布合并!
- 首批中国新冠疫苗运抵玻利维亚 玻总统前往机场迎接
- “高铁拓荒者”陈应先逝世,一生痴迷技术
- 两次向欧盟发“断交”警告后 俄罗斯再强硬表态
- 一个口误可以看出拜登有多惦记中国
- 美国国务卿:美国将参加2022至2024年人权理事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