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小舍-探索世界新奇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另类排行 >

电影《奥本海默》:在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后 奥本海默是英雄?还是罪人?

2024-01-18 06:05:52老黄小舍

电影《奥本海默》:在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后 奥本海默是英雄?还是罪人?

1

2022年,在43名美国参议员、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现任和前任负责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所有在世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共同要求下,美国能源部再次审议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简称AEC,美国能源部前身)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特许权的决定。

在2023年上映的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影片《奥本海默》中,有将近一半篇幅围绕这桩尘封68年的公案。

2

在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从好莱坞到原子能委员会,美国当局挥舞意识形态大棒,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无孔不入。在那个“冷战”铁幕下的世界,美国忙着防“左”,涉及苏联的都是敏感词。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主导的“曼哈顿计划”科研团队也遭到清查。在新墨西哥州荒漠中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共同奋斗3年的4000多工作人员中,有的被认定为苏联间谍入狱,有的被指认做过“美共”而流放,就连奥本海默本人也被质疑政治“左倾”、消极对待美国氢弹研制。

在近乎疯狂的无休止的质询中,一向内敛、沉稳、理智的奥本海默忍无可忍,他极为反感美国国会调查团提出的“道德顾虑”。画面中一片核爆后的高光将现场所有人吞没了,而质询的画外音还在继续——“广岛和长崎死了22万人”!

3

如果此处诺兰能回放奥本海默被二战末期执政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接见时的场景就更精彩了。那时,奥本海默没有表现出胜利者的狂喜,相反,他说“自己手上沾满了鲜血”。而杜鲁门很是不屑,他冷冷地掏出手帕,做了一个擦拭的动作,“你不会有事的,谁会记得原子弹是谁发明的?但大家都知道是我杜鲁门按下了投掷原子弹的电钮。”

在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后,奥本海默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而他的即席演讲显得语塞,影片中他甚至听不到现场热烈的掌声,而是核弹爆炸后恐怖的震颤声。英雄?还是罪人?奥本海默内心难以平复。

他只想比纳粹更早造出威力强大的武器(那时纳粹德国研制成功的V-2型导弹已经向英国等欧洲国家发射,并造成重大人员损失),保卫祖国,保卫和平。他向杜鲁门建议的也是在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如何限制核扩散,不能轻视苏联的核能力。

然而,政客们没兴趣听这些幼稚、怯懦、不合时宜的劝诫。美国国会调查团不会调查策划研制核弹的“曼哈顿计划”的罗斯福政府,也不会质疑下令释放核弹的总统杜鲁门的道德水准,他们把锅甩给奥本海默。

4

导演诺兰直面研制原子弹的“道德悖论”,并以此作为贯穿全片和人物塑造的主线。

“诺兰式”的倒叙、闪回在影片《奥本海默》中运用纯熟,奥本海默的学术、科研生涯与美国国会调查团的质询相互依托,克制的激情与喷溅的质疑相互缠绕,冰火两重天的设置艺术诠释道德悖论的复杂与纠结。

收放自如的诺兰给全片加了一个“豹尾”:影片前段中出现过的奥本海默在哈佛校园中走向爱因斯坦并与之交谈的远景,在片子结尾处以闪回形式予以全景诠释。

爱因斯坦不愿介入原子弹的研制,他警告奥本海默:“有一天,当他们对你的惩罚足够多时,他们会给你提供鲑鱼和土豆沙拉,给你发表演讲的机会,给你一枚奖章。请记住,这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爱因斯坦这番话之前,屡遭质疑的奥本海默被美国国会调查团宣布为“忠于国家的爱国者”,尽管他被剥夺了参与美国国家安全项目的资格。他还被授予奖章——1963年底,由时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授予他原子物理学研究领域国际最高奖“费米奖”。

2022年12月16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正式签署命令,对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特许权的决定予以撤销,而奥本海默已于1967年因癌症去世。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