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小舍-探索世界新奇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另类排行 >

电影《芳华》里的56式冲锋枪 符合历史事实么

2024-02-01 22:41:23老黄小舍

电影《芳华》里的56式冲锋枪 符合历史事实么

电影《芳华》上映以后,网友对于该片6分钟长镜头的战争场景给予很高评价,但同时也提出一些意义。有网友认为该片出现大量的56式冲锋枪并不符合历史事实。1979年时,我军的步兵连有138人,辖9个步兵班,只有正、副班长使用56式冲锋枪,其余战士全部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

56式半自动步枪才是这场战争中我军最常见的枪械。该枪仿制苏联SKS步枪,相比栓动步枪射速快,精度高,又能保持我军白刃拼刺的传统,在我军中尤受青睐。电影中对其折叠刺刀也进行了特别的刻画。该枪曾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表现出色,但在越南却显得力不从心。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我军一个步兵班内,尽管56式半自动步枪能够保证中远距离精确射击,但火力密度不够,压制能力差。面对敌军手中大量的苏制AKM自动步枪和中国56式冲锋枪,我军在轻武器方面吃了很大的亏。 

56式冲锋枪是50年代中期从苏联全套引进AK-47突击步枪产品技术仿制而来。由于该枪曾大量援助越南,自卫反击战期间,敌我双方都持有大量的56冲。79年战争之后,我军认识到自动步枪的重要性,加快了自动武器的配备。56冲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自动步枪,但面对越军手中来自苏联的AKM仍有较大差距,我国随即也通过研究缴获的AKM改进了56式冲锋枪。

电影中,文工团在排练民兵题材舞蹈时使用的道具枪,原型为63式自动步枪。这是以56式半自动步枪整体结构为基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支自动步枪。我军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精度高,射程远,枪身长易于拼刺;56式冲锋枪火力猛,但精度差,枪身短。63式步枪便是在尝试融合二者优点的基础上研制的一支“步冲结合、长于拼刺、远近皆宜”的自动步枪。但受当时时代影响,武器研制、验证、测试程序不正规,急于求成,从而遗留了一些设计问题。在1969年投产后,武器生产质量难以保证。此枪下发部队后问题不断,饱受恶评。最终部队又换回了56半加56冲的组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了加强部队火力,也曾将部分库存63式调送前线。在81式自动步枪定型后,63式彻底退出现役。由于当年“人民战争”思想,63式曾大量装备民兵,直至今天仍能在一些地区的民兵手中看到它的身影。

在影片中发生的唯一一场战斗,主角刘峰指挥的一个排主要装备有56半和56冲,似乎没有56式班用机枪和69式火箭筒的出现。参见电影前面,刘峰被下放到伐木连,如果刘峰在这两年没有调动单位,那么他随伐木连这支二线部队参加危险性较低的运输任务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支二线部队的一个步兵排,缺乏56班机和40火这样的“重火器”的似乎也能够解释,但影片中这个排却出现了一支74式喷火器。

这种喷火器编制级别非常高,平时装备步兵师防化营的喷火连,战时以小组为单位配属给进攻部队拔除敌人火力点使用,1979年自卫反击战乃至两山轮战中,使用74式对敌工事进行拔点作战效果显著,74式喷火器直至今日在我军服役。而此时74式却出现在一支护送马队的小分队中,如此火力配置不禁让人心生疑惑。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