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小舍-探索世界新奇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另类排行 >

关大王青龙刀月下斩貂蝉 关羽为何“月下斩貂蝉”?

2024-03-01 17:14:34老黄小舍

关大王青龙刀月下斩貂蝉 关羽为何“月下斩貂蝉”?

关大王青龙刀月下斩貂蝉 关羽为何“月下斩貂蝉”?

导语: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貂蝉,据说她美貌宛若仙子下凡,所以月亮见到她都自觉羞愧,偷偷躲到云彩里面去了,这就是所谓的“闭月”,她生活在三国末年,来历不详,有人说本是宫女,因为宫中动乱逃出,被司徒王允收养为女,红颜薄命,最后被关羽月下斩杀。

貂蝉美貌,王司徒当初收留她,说是为了悼念亡女,实则只怕本就别有用心。所以,这一年,当何进引虎驱狼,董卓进京,十常侍之患没有了,但更大的灾难也来了。董卓扰乱朝纲,独霸专权,猎杀百姓,夜宿龙床。其卑劣行迹令人发指,所以貂蝉终于派上了用场。

貂蝉,你不是感念我王司徒的收容之恩吗?好的,现在朝中文武,天下百姓需要你,请你替代义父去做一件事,离间董卓和吕布,让他们反目成仇,让他们互动干戈。于是,貂蝉去了,她忍辱负重,成了董卓床榻上的人;同时,也和吕布暗送秋波,眉目传情,在吕布面前,她目光幽怨:温侯,我本该是你的,你英勇无双,本该纵横天下,却偏被董卓压制。

吕布看着梨花带雨的貂蝉,想到董卓抢了自己的女人,哪能不恨。于是,他不久后结果了董卓姓命。美女配英雄,貂蝉也终于得以朝夕陪伴吕布左右。但是一场战争,再一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吕布为人反复无常,各路诸侯容他不下,只有徐州刘备收留了他,结果趁着张飞醉酒,刘备不在,吕布来了个趁火打劫,强占了徐州。刘备没有办法啊,几经周折后和曹操共同对付吕布。吕布哪里是对手,白门楼下,吕布魂令归天。

吕布的西凉赤兔,还有他的美人貂蝉,都成了战利品,落到了曹操手里。之后俘虏了关羽后,他像物件一样把貂蝉转赠了关羽。二爷是个血气方刚的英雄,他确实爱美人。美人在侧,共度春宵,何乐不为?但其实他没有这么做。关羽自从出道,就追随大哥刘备,从刘备一穷二白,到后面的小有成绩,再到现在四处颠沛。一路走来,兄弟之间的情谊根深蒂固,所以就算身在曹营,他的心还是在刘备那里,只要一有机会,他终究是要回到刘备身边的,不管你曹操用美女还是金银都奈何不了的。所以,那天晚上月光皎洁,他伏案看书,又看到月下貂蝉起舞,多么美的画面,他看得出神。

但是很快,他清醒了:只怕这里暗藏曹操和貂蝉的秘密诡计!如此美人就是祸水,她会迷乱了自己的心志,古来多少人就因为美人误事。所以他一剑飞出,貂蝉受惊,内心已经如同死灰。乱世之中,她已经活厌倦了,所以在廊下,她擦干眼泪,平静的举剑自刎了。关羽就是想吓唬吓唬她,让她明白自己无意美色,让她再去寻找更合适的良人,不料她却是个烈女。虽然她不是自己亲手所杀,但这跟他亲手所杀有什么区别,是他率先杀了她的心。英雄一声长叹,无限惋惜。所以,月下杀貂蝉,不怪关羽残忍,只怪这乱世,让人生存艰难。

结语:红颜是祸水,红颜也薄命!除了貂蝉,还有西施、赵飞燕、杨玉环,又有谁逃过了美人劫!今天,翻开史书,走近她们,去感受她们的命运,感受她们的悲喜快乐,你会发现,其实她们也是普通的女人,她们也有一颗肉长的心!

关羽为什么杀貂蝉?

《三国演义》里白门楼之后,吕布死后,貂蝉的戏份就结束了,再也不提貂蝉了。

但文人们的好奇心却没有结束,在各种戏曲故事里有许多脑补的结局。特别是关二爷曾经身在曹营,曹操对他各种糖衣炮弹拉拢,《三国演义》里就说还送了美女十几个,貂蝉自然也有可能成为其中之一。

特别是《华阳国志》里面提到关二爷跟着曹操围攻下邳的时候,屡次向曹操请示说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妻子长得特漂亮,希望灭了吕布赐给我。一开始曹操答应了,但后来曹操自己先过了一下目,果然漂亮,于是就近水楼台当仁不让了。

这就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了,关二爷原来也好这一口,如果将貂蝉送到他面前,他会怎样呢?

其实也不能怎样?

从元到明、清就流传许多这样的戏,例如《关公月下斩貂蝉》、《关羽斩貂蝉》《桃园记·关斩貂蝉》,从题目看就简单明了,关二爷杀了貂蝉。

关二爷为什么杀貂蝉?

因为这时候关二爷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神,一切都要为他伟光正的形象让位,面对美女,不杀不足以彰显其武圣人的威风,不杀不足以粉饰《华阳国志》那点丑闻。

总结各种故事,情节大同小异,都是曹操将貂蝉送给关二爷(也有的是说关二爷直接抓住了她),想要麻痹关二爷的英雄志,关二爷在一个月圆之夜将貂蝉叫过来(你就不能白天谈吗?),关二爷大义凛然问她你说天下谁是英雄啊?貂蝉就夸奖他们刘关张,关二爷就生气了,骂她水性杨花,明明吕布是英雄你不夸他,却来奉承我(这不抬杠吗,你是人人敬仰的大神,不夸你夸谁呢),不守妇道,貂蝉哀求,关二爷才不管呢,举刀杀了她。

《三国志玉玺传》还有一段关二爷的心理描写:“眼前貂蝉心不平,容颜貌美心灵慧,忘义无情非好人。相迷董卓恩辜负,贪恋温侯误事因。不记丈夫当世杰。又来奉承吾三人。留之我入迷魂阵,日后终须遗臭名。不如及早叫她死,免得他年作祸根。”唱得很明白,关二爷真正的原因是怕自己把持不住,重蹈吕布的覆辙,这也就算了,就在这个故事里,貂蝉苦苦哀求让自己去修行,关二爷竟然用了一计,说我要看书,你把灯剔亮点,可怜的貂蝉以为关二爷要红袖添香夜读书,结果她转身之际,关二爷背后一刀——“眼中珠泪犹含滴,粉面油头已落尘。”

故事里说当时三军将士听了这事,无不“欣羡关公多美德,绝色佳人不动心。”竟然都为关羽拍手叫好,没一个替貂蝉叫屈(其实这些都是猥琐文人的意淫,自己一辈子穷酸,见不得美女,就恨不得有人出来杀光所有美女)。这事还被作为关二爷的一个英雄事迹在别的戏里也传唱,例如《古城记》上就有唱道“俺弟兄方上虎牢关才把英显,擒了吕布、斩了貂蝉,直杀得众将销魂、诸军丧魄,一个个胆寒心战颤。”合着杀了貂蝉跟擒了吕布一样都是值得吹嘘的事。

想想关二爷的武器叫青龙偃月刀,明月之下,青龙偃月一举,寒光闪处,美人头滚落,这也难怪青龙偃月刀叫冷艳锯,的确够冷血,也的确是断艳之锯。鲁迅说中国的所谓英雄们从不缺乏屠戮妇婴的伟绩,关二爷这一刀可真是一笔最好的注脚。

后来的人们也发现这样写不但彰显自己的猥琐,还显得关二爷特别不堪,他们设法将关二爷杀貂蝉的故事合理化。

我小时候在一本《山西民间文学》上看过一个故事,说关二爷得了貂蝉,在明月之下越看越觉得美丽,怎么办呢?就闭上了眼睛,结果手中青龙偃月刀没拿稳,掉在地上,落在貂蝉的影子上,关二爷这刀有斩影断首的本领,于是貂蝉人头落地。

虽然关二爷看美女提溜着一把刀有点不合理,但好在故事里关二爷对美还有反应,杀人属于误杀,读来还有一点人情味。

明朝有出杂剧叫《关公与貂蝉》直接让貂蝉自杀,说貂蝉和关羽讲述当年连环计诛杀董卓之事,然后自杀明志,表明自己的贞洁,这出戏里关二爷成了一个听众,这样一来,英雄没了心理负担,美女也得以全名,似乎两全其美,但为什么一个女英雄就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川剧《貂蝉之死》给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答案,说关二爷和貂蝉产生了爱情,两人新婚之夜,刘备对关羽产生了怀疑,认为他被曹操收买了,桃园结义产生了裂痕,为了保全他们兄弟的大业,貂蝉慨然赴死。

还真是佩服作者的脑洞,看得我都想再设计一个故事了,话说关二爷身在曹营之际,曹操使出美人计,要貂蝉勾引关羽在汉之心,结果两人擦出爱情的火化,这时候恰好传来刘备的消息,关二爷有心投奔大哥,奈何曹操看管太严,没有机会离去。于是心生一计,假意和貂蝉缠绵,似乎忘却了桃园结义,曹操放心,关二爷乘机逃跑,貂蝉明知关二爷在利用自己,但被关二爷的远大理想所感动,设法帮他,上演一出出盗令箭那样的故事,临别之际关二爷在马上对貂蝉说:“七尺之躯,已许我大哥,再难许卿。”——若不是这个故事听起来跟蔡锷、小凤仙的故事有点重合,我就写出来了。

其实有些有见识的文人就很不忿这样貂蝉必死的情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不采录这个故事,显然也是不相信,毛宗岗在他批注的《三国演义》就说,“最恨今人讹传关公斩貂蝉之事 。 夫貂蝉无可斩之罪 、 而有可嘉之绩。 ”

明朝有个叫诸葛君的,太反感这样污蔑貂蝉的戏了,就专门为貂蝉做了一部戏叫《女豪杰》,把貂蝉的故事进行专门肯定,想必写得荡气回肠,可惜这个故事没有流传下来。清朝倒是有个说唱的本子《十问十答》,将得是貂蝉和关羽的一番问答,这故事里貂蝉先是按照曹操要求勾引关二爷,关二爷要杀她,貂蝉就说出实情,她在曹操身边就想借机刺杀他。关二爷说你说出来就不能回去了(你要不杀人家,人家能说出来吗?),貂蝉就要出家,正在这个时候,西王母降临,说貂蝉原本是她的侍女,现在该回去了——这大概是貂蝉最好的结局了。

当然也有更好的选择,据说十年浩劫时期有人曾于成都北郊拾得一块古碑。上面写着: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这里的炎帝显然是关帝所误,按这么说,貂蝉是作为关二爷的家眷送到成都的,但是,关二爷在当时也就是个侯爵,怎么敢称关帝?他大哥昭烈帝怎么能饶得了他?关二爷称帝是在清朝的事了,显然是好事之徒伪造的。

也有人抬杠说,你怎么知道这里的炎帝是关帝所误,万一是先帝所误,这里指的是刘备呢……这么说来,这里面的事太多了,原来是大哥掠人之美,这里面信息量太大,我一时接受不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