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小舍-探索世界新奇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另类排行 >

三国牛人董允的故事:皇帝偷情他都敢抓奸的三国强人是谁

2024-03-05 09:44:16老黄小舍

三国牛人董允的故事:皇帝偷情他都敢抓奸的三国强人是谁

三国牛人董允的故事:皇帝偷情他都敢抓奸的三国强人是谁

昨天我们讲了三国牛人董和,其实董和之所以牛,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董允,今天就来说说这位被称为蜀汉四相之一的董允。

董允幼承庭训,学养均好。刘备先后叫他作太子舍人、太子洗马,意思是叫太子阿斗有他这样的一个好人作朋友,免得走入歧途。

阿斗继位以后,把董允升为黄门侍郎。诸葛亮在建兴五年离开成都北上,进驻汉中,写了《出师表》向后主临别赠言,希望后主把“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征求侍郎董允与他上面的两位侍中(郭攸之与费祎)的意见。倘若这三人没有“兴德之言”,就杀掉他们“以彰其慢”。

事实上,郭攸之是好好先生,不太坚持自己的意见。费祎不久便被诸葛亮调去丞相府作“参军”,剩下来作为后主身边的“诤友”的,只有董允一个人。

后主升他为“侍中”,又让他兼领“虎贲中郎将”的职衔,统领在宫中宿卫的“亲兵”。

后主在即位的时候,年龄是十七岁。到了建兴五年,便有了二十一岁(他即位的一年是刘备章武三年,没等到第二年便改元建兴。所以,在建兴五年之时,他的虚岁是二十一岁)。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还把董允称为贤臣。

尽管董允身居要职,位高权重,但他从不依仗权势,跋扈飞扬,而是兢兢业业,埋头打理朝政,忠于蜀汉王朝,躬耕建设,努力于国泰民安,让蜀汉之地繁荣兴旺。董允不仅勤民为政,还大胆直言,常常纠正刘禅的种种不当之事。

后主对于美丽的女子颇有兴趣,虽则他的皇后、张飞的大女儿,并不难看(可能甚美,因为张飞本人曾经是美少年)。后主除了皇后张氏以外,也有若干位妃嫔之类,却贪心不足,颇想广采民间的美女,收入后宫。有一天晚上,他身着便服,带着宦官黄皓,溜出皇宫,来到成都最繁华的一间歌舞坊。他看上了一位妖冶的舞女,便悄悄地带了回去。不料此事被董允知道了。董允下令将那舞女遣出宫中,并正颜厉色地批评了刘禅:“今嫔嫱已具,实不宜增加。”由于畏惧董允的威严,此后刘禅再也不敢到处“海选”美女了。那位宦官黄皓,常常谄媚刘禅,想升官发财往上爬,董允看得明白,每每严肃地劝谏刘禅,怒斥黄皓,黄皓十分惧怕董允,不敢胡作非为,董允在世时,始终也只是个小小的宦官而已。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鉴于其政绩显著,很多蜀汉官员甚至担任了益州刺史的蒋琬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奖赏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绝。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听说此事之后,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董允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分水乡民,他们至今都还在津津乐道地传说着这个故事呢。

董允在费祎于延熙六年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的时候,被加官为“辅国将军”,以“侍中”的本职兼“守尚书令”,成了费祎的副手。

老百姓对他的印象极好,把他列为所谓“四相”,即四个丞相之一。这所谓四相,是,诸葛亮、蒋琬、费祎与董允(其中,只有诸葛亮一个人是丞相;蒋琬与费祎均有过“录尚书事”的实权,算得上是事实上的“真宰相”。董允仅仅做了“守尚书令”,不曾“录尚书事”;他是无论怎么说,也算不上是一个“相”的)。

可惜的是董允做“尚书令”的期间,也极短,只做了三个年头,到了延熙九年便病故了。若他不死得这么早,蜀汉的天下也许还能多撑几年。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