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学生过斑马线被撞一死一伤 肇事司机非酒驾
2021-04-08 13:17:32老黄小舍
4月6日,浙江温州。警方通报“一对双胞胎学生过斑马线被撞”,事故发生于6日上午7时28分,致一死一伤。目前,肇事车辆已被警方控制,案件原因正调查。
那么,大货车事故多发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货车驾驶员的视线盲区较多。据《山东商报》报道,济南交警分析,大货车体积较大,驾驶员视线盲区较多,转弯时形成的内轮差是大货车的夺命三角区,使其在转弯、变道过程中观察不到行人及非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民警表示,行人及非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应与大货车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
另一方面,大货车驾驶员违法行车。很多货车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导致交通事故屡屡发生,据《法制日报》报道,大货车闯红灯很常见,多是由于车速快而且赶时间,经常来不及刹车,加之车辆长期沾染灰尘,车牌污损,也使得一些司机对交通违法抱有侥幸心理,另外,大部分货车都是超载行驶,整体重量过大,踩刹车再起步特别费油,所以很多司机为了节省油耗乱闯红灯。业内人士透露,大货车如果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根本没有利润空间,长此以往,会造成亏损,甚至超过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司机冒着风险多拉快跑,带来了极大的交通隐患。
那么,如何减少大货车的安全隐患呢?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解决大货车视线盲区多的问题。据《山东商报》报道,早在2013年,交警已研发出全国首例大货车红外线后视影像仪,能够全面消灭视觉盲区,降低事故发生率,但由于这种影像仪造价较高,单个仪器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很难得到有效推广,因此,未来需要降低这种仪器的单价,或开发成本更低的产品。
另一方面,为减少大货车司机的违法行为,要增加大货车司机的违法成本,减少运输成本。据《法制日报》报道,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主任罗楚湘建议:“应该化专项整治为常规整治,启用多途径整治办法,可以设置有奖举报,鼓励公民随手举报,比如手机视频录像、车辆行驶记录仪录像等。”另外,业内人士提出,要减少各种杂费、油费,让大货车司机少装点,跑慢点也能赚到钱,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大货车司机的违法行为。
热门推荐
- 瑞士主流媒体:中国一季度经济创纪录增长2021-04-18
- 一周反腐看点:本周全国落马厅官数量创下今年纪录2021-04-18
- 中国超2亿人单身,一线城市单身青年4成月光2021-04-18
- 乌克兰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官2021-04-18
- 台风“舒力基”快速增强 风力已达中国超强台风级2021-04-18
- 美国继续将泰国列入货币操纵国观察名单2021-04-18
- 白俄罗斯挫败了一起针对总统及其儿子的刺杀案2021-04-18
- 查实了!他滥用美国务院资源上百次2021-04-18
- 王毅同越南新任外长裴青山通电话2021-04-18
- 印象派的女画家(经典流芳)2021-04-18
阅读排行
- 杜伊斯堡,聆听“水与火之歌”
- “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贡献东方智慧”
- 英国菲利普亲王葬礼在温莎城堡举行
- 美国一男子见义勇为保护亚裔妇女?或为酒后斗殴
- 美日联合声明涉华内容消极,外交部驳斥
- 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两国均期待气候峰会
-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美之间应是良性竞争
- 中法德这个时候谈气候,有何深意
-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美联社专访实录
-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香港是中国的香港
随机文章
- 纽约时代广场一携带AK-47的18岁男子被巡警逮捕
-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美国不要打“台湾牌”
- 智利公布报告:中国科兴疫苗预防保护率为67%
-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方涉港声明答记者问
- 南非:顽皮幼狮爬爸爸背部玩耍遭“呵斥”表情震惊
- 中越青年民歌文化交流活动在河内举行
- 感受世界各地历史古城“古韵”
- 中企承建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轻轨红线项目开工
- 捷克驱逐18名俄外交官,美国秒站队,俄方回狠话
- 哈尔滨一重型半挂牵引车与多车刮撞,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