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小舍-探索世界新奇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百态 >

1927年报纸披露李大钊就义细节:李大钊走上绞刑台,英勇就义,时年38岁

2021-06-19 00:34:41老黄小舍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走上绞刑台,英勇就义,时年38岁。次日,北京《晨报》刊登这一消息:“首登绞首台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致敬,缅怀守常先生!

网友评论

致敬,缅怀守常先生!

陈乔年履历表首次公开展出

展期3个月

如今,陈乔年的履历表

中国历史研究院

“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

——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

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展出

该展览已于5月21日开幕

展期为3个月

想要亲眼

看到这份履历表的朋友

可以前去观展

如果还有想追寻

《觉醒年代》红色路线的朋友

北京日报准备了

一份一天打卡攻略

骑行全程9.1公里

↓↓↓

  • 第一站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

    第二站为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第三站为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

    第四站为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的北京鲁迅博物馆

需要提醒的是:北大红楼暂时还未对外开放,《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李大钊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均需提前在网上预约免费参观。

在烽火年代

陈乔年等革命烈士

上下求索,一心报国

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我们将永远铭记

是他们的英勇牺牲

换来了今日的

山河无恙,岁月安康

(原标题:1927年报纸披露李大钊就义细节: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李大钊留下最后一张照片后

 

英勇就义

李大钊的牺牲震惊全国

北京《晨报》曾报道了当时的情况:

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

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

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4月30日

《世界日报》又报道了李大钊的死难经过:

闻前日安国军方面,决定将李等按律执行死刑,命令到后,即提出验身画供。李大钊首先签字,其余个人,亦均依次画押。当以汽车送入地方看守所时,表面上虽云是移送法庭,实际李等已明白矣。比因李毫不恐怖,即以相当礼貌送入汽车,其余则均有绳绊。到看守所之后,由地方厅每两人合照一相,照完之后,即送入刑台。刑事以隔离为原则,彼此不能看见。李就刑时,则呼天字。

图:《世界日报》报道李大钊英勇就义的消息

对李大钊等人牺牲情景记述较为详细的还有天津的《北洋画报》1927年5月7日《北洋画报》在第2版下方发表了署名“王郎自京师寄”的通讯《处决李大钊等琐闻》

未几执行吏来,首以李大钊送往绞刑台。李见此,知已不免,乃曰:“请以纸笔来,俟书一遗嘱。”执刑者曰,此时已晚,由不得汝矣。李无言,神色尚未变,既上。执刑者令其颈稍伸长,李如言应之,厥态殊从。二十分始绝

从当时这些新闻媒介报道来看李大钊是当日在20个共同赴难的烈士中第一个登上绞刑台的他是“毫不恐怖”地被押往刑场的刑场上他本想写一封遗书但没得到同意后李大钊不再说话神色自若地登上绞刑台在受刑时执刑者让他伸长脖颈他照做“呼天字”“二十分钟始绝”在绞刑台上他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

在《狱中自述》中李大钊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力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为了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英勇牺牲

对于信仰、对于真理

他矢志不移

他的一生

正如他最喜欢的那句话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如今

李大钊之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

已是世界第一大政党

风华正茂!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出生于河北乐亭,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李大钊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和演说,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课程,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第一代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毛泽东曾深情感怀,“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1920年秋,李大钊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探索中国实际问题,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1927年4月,李大钊不幸被捕。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牺牲时,李大钊38岁。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