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2019-04-23 06:31:17 暂无 阅读:1387 评论:0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4000多平方米的面积,300多年的汗青沧桑,3层的..土楼,每层20间房,共有60间,从屋前的这头走到那头,是200米的距离,像走过横卧着的40层楼……

探访南安金淘镇朵桥村这座名叫“聚奎楼”的土楼,三四名退休了的白叟带着逛了三四个小时,想要记录下更多关于这座房子的故事,最终留下的倒是这一组经由测量、肉眼可见的要害词。“传闻建屋的先祖两兄弟很穷,以前给人抬轿子。”“因为抬轿子,所以这楼也被叫‘抬轿’楼吗?”“据说也干粗活,运土挖山。可是,如许怎么有钱盖这么大的房子啊?”“或许他们很拼命……”

白叟们也有好多的疑心,也有好多想要知道的,对于这座土楼,处所志里没有更多的记载。究竟这曾经的主人有着如何的曩昔,在这场来往返回的商量里,很难理出一个清楚的故事来。

眼看着中午已至,70多岁的傅少白倏忽想起,9年前村里挖掘到三片墓志铭,墓主恰是这土楼的主人。

白叟慌忙回家,找来一份昔时抄录的内容。终于,一丝一缕的线索在纸上串联起来。

这是一座为念书而建的楼。

草木青青的季候,并不是朵桥村最美的时候。

村子里有大片的水稻田,平展相衔,30多座古大厝在野外间散落,这个时节来,野外里上一季的稻茬抽着凌乱的绿芽。但若是初秋时候,野外一片金黄,与红的古厝编织着一年最烂漫的色彩。

土楼前原本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稻田,傅少白说,上世纪80年月前,每到稻穗变黄的时候,这里是村子里最美的一个角落。“水稻金黄,土楼是米黄。”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这座土楼为正方形,康熙年间建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高近14米。土楼的外墙,一二层由石条砌成,不留窗口;三层则为..三合土墙,四面墙皆开了7扇窗。听白叟说,建这土楼的石条,凿自山上的巨石,石色乳白,与大门的辉绿岩分歧,色调上却极为相衬。一场场春雨浸泡,数百年阳光拂过,这外墙的石条有了岁月的包浆,从淡黄到锈黄,一个个色块拼贴,也是斑斓。

“外墙足有两米多厚,土楼除了大门外,还有摆布各一个侧门,你看,大门顶上各有条不足一厘米的裂缝,消防用的。”

白叟说,在清朝时,这座坚硬的土楼不怕山匪的攻击,“若是山匪放火烧门,土楼里的人就提水上二楼,倒入门上的这条裂缝。像水帘洞一样,将火浇灭。”

经由那绿色大门进到土楼内,便觉茅塞顿开,数百平方米的石埕庭院露着大片的阳光,举头就是三层的内部楼舍,围绕而上。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每层20个房间,一间间相连,用木作的墙堵离隔,每个房间一般大。二三层的房室,前有回廊,后有通道,前后皆可环走土楼一圈。”

土楼里,最细腻的是面朝庭院的回廊。二楼的回廊木栏能数出十几种样式来,从几许图形到花式纹路,各个纷歧;三楼的则以竖条的隔栏为主,三五莳花样,间或穿插。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这座300多年的土楼,在近70年内鲜少有人住下。没有人常住的楼,就像断了线的汗青一样,没有生齿口相传房子曾经的过往,也没有人将它记录到新修的志书里。待到村人缓过神来,那些故事已跟着故人一路长逝地底了。

这座土楼是若何建筑的?白叟们说,村里人却是津津乐道如许一个传说。

土楼由名叫傅方升、傅方进的两兄弟结合建造,相传,清康熙年间,两兄弟十分勤勉,做稼穑、当小工还兼为人抬轿子。有一年,村里有户人家要在山边建房,请来两兄弟帮助平整山土,他们在平整中挖到了一处已无墓碑的坟,这下建房的主人慌了神。

“原本认为是快无魂地,岂料碰到了坟。”主人很隐讳,命两兄弟弗成声张,换在夜间再来移坟。是夜,兄弟俩挖开棺木,发现里头有两瓮白银,也有说整个棺材里都是白银,傅家两兄弟用这些白银建了这座土楼。

与这土楼一同开建的,是土楼摆布两侧对称的三进五开间的古大厝。古大厝与土楼之间留有走廊,用石头门廊各个相接,从高处俯瞰,这土楼的外形酷似“轿子”,而双方相连的古大厝似轿夫在抬着这顶轿子。傅少白说,村里人都叫此为“轿子楼”。白叟猜,这关于主人的传说,是因这楼的外形而来的,说他们当轿夫,盖了一座轿子楼。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这座土楼是远近村子里面积最大的一座房子,在上世纪50年月初,土楼被用来存放征粮,一度十分热闹。“金淘、诗山、船埠三个处所的征粮,都要挑到土楼来,每到秋收时,进村的路上就有一队队交粮的人马进出,有的用肩挑,有的用木推车推来。”征粮的人若是从诗山来,要走上十几公里的路,一路走一路歇。土楼门前每担粮食都要过磅,人声鼎沸,孩子们穿梭其间凑热闹,傅少白就是个中一个。

几年热闹的征粮事后,土楼迎来了一批归来修整的戎行,三层楼里住得满满当当。土楼加倍热闹了,村里的孩子天天都来,傅少白记得一位山东的武士,天天带着他,讲疆场上的事,“他演的旱船很好笑,如今都能想起其时的场景来。”戎行就住了数月,临别前,那位武士赠他相片,傅少白曾小心收着。

关于土楼的故事,只有传说,与白叟他本身。这些故事,若是没人问起,它们不会被记录,也不会被说起,像一棵随时会随风而散的蒲公英。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那天,我们聊了许久的土楼,毫无头绪之时,想起了那方墓志铭。

傅少白手抄的那份内容,在家存了9年,还不曾通读一遍。白色的纸张,从装订的那周边起头泛黄,白叟一字字用闽南话读出,在那生僻拗口且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里,关于土楼的过往,终是显了山水。

3片墓志铭,离别是傅方升匹俦和傅方进的。方升76岁往生,在他的墓志铭里写着,“与弟同吃力乐,此壮而长聚,顺常如一日,钱帛不入私房。”方升与方进两兄弟,从小一同长大,情绪很深,都热爱念书,待到方进弱冠时候,傅家家道中落,不得已抛却念书这件事,一同摒挡家事和生意。终在兄弟俩中年时,家道殷实。

兄弟俩乐善好施,曾捐钱建了新文庙考棚,村人有穷苦的,他们也乐于散财互助,县令赏了“一门好善”的牌匾。傅少白年青年头时曾见过那牌匾挂在土楼里,上世纪60年月牌匾才被毁了。

福建南安朵桥那座正方形土楼,种下了一对轿夫兄弟的念书梦

凭据墓志铭的记载,方升生有3子,方进生有11子。少时热爱念书的方升,难过着其时的不如意,对子孙的念书事非常严厉,终于决意建土楼,“接诸宾客交游,讲习学务,若是有人以论文至者,迎接备至,后辈渐有以书出名”、“说笑间,杂一二谐语,饶有雅趣,虽文士风流,不克过,已故过访多名下士诸卿师长”、“轩车交游不停”……

墓志铭里没有记载具体的傅家祖业,但对这座为了念书而建的土楼,却用了大幅的文字。这座土楼填补了方升、方进两兄弟遗憾的念书事,也打开了傅家后辈尚文的家风。

白叟说,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座土楼叫“聚奎楼”,奎星也称魁星,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星宿,兄弟俩该是进展,这土楼能群集浩瀚文学才俊吧。

文 / 燕婷 图 / 吕波

起原:海峡都会报闽南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