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中药故事:“红豆”生南国,“相思”最断肠(2)

2018-08-12 21:53:07 网络整理 阅读:77 评论:0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上的“红豆”是赤小豆,与人们常说的红豆还是有所不同的。赤小豆除湿的功效较强供药用调理,而红豆主要供食用。

中药故事:“红豆”生南国,“相思”最断肠(2)

【采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荚壳,杂质,收集种子备用。

【选用入药】《本草纲目》认为,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并不治病。因此,在选择赤小豆时也要有所取舍。

【性味归经】性味甘,酸,平,归心,脾,小肠经。

【功效主治】利水消肿退黄;清热解毒消痈。主水肿;脚气;黄疸;淋病;便血;肿毒疮疡;癣疹。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神农本草经》言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赤小豆来源有二,功效应用大致相同,赤小豆偏凉,药用力优,赤豆甘平略偏于补,多当食物。现在二者已混用。

赤小豆医好宋仁宗的痄腮

北宋仁宗年间的一个春天,皇帝赵祯一日起床时觉得耳下两腮部发酸、隐隐作痛,用手一摸,感到有些肿胀,遂唤来御医。御医给赵祯切脉后,又细细地察看了两腮,然后奏道:“陛下此症,名谓痄腮(腮腺炎),乃风湿病毒之邪,由口鼻而入所致。当以普济消毒饮内服,如意金黄散外敷,可保龙体安康。”

中药故事:“红豆”生南国,“相思”最断肠(2)

宋仁宗

不料三天以后,赵祯病情恶化,恶寒发热,倦怠呕吐、两腮肿痛坚硬,张口困难,御医们慌了手脚,一个个走马灯似的为之诊治,然后研讨方剂,有的说:“陛下乃邪与气血相结,当服软坚消肿之剂”;有的说:“万岁系湿毒内袭,需用清热解毒之法”。众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也未能确定治疗方案。赵祯知道后大怒,急下诏求天下名医。

中药故事:“红豆”生南国,“相思”最断肠(2)

“万应鲜凝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