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闲话办酒席

2019-11-20 12:25:09 暂无 阅读:519 评论:0

杨梓柏

黔北一带,整酒的风俗由来已久,一年中除春节前后的日子少酒席外,其余的月份,只要是请先生订下来的期辰,都是办酒席的好日子,除红白喜事这样的正席外,还有诸如“寿酒”房子酒‘‘月米酒,学酒等这样的偏席。吃酒,一词已成为黔北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闲话办酒席

办酒席首先是定日期,时间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都是不能改变的,乡里乡亲也要跟着忙碌起来,杀猪宰羊,磨豆腐,请帮忙客,给远方的亲人放信,安排谁当总管,哪一个负责买进卖出,哪几个办菜,哪几个打盆收碗,带这些都安排完后,主人家就要带上烟酒,请人来作摊子,“坐摊子”古时陈先生,一般要两个,一个记账,一个收礼,相当于单位上的出纳和会计,能够做汤子的人,往往在当地一带很有影响,是本地的名人,不但要有文化,最好是曾经当过领导,或有一亿份让人羡慕的差事,记账的不但字写得好,还要尔耳不聋眼不花,收账的就像单位的出纳一样,往往与主人家有点沾亲带故,是主人家信任的人,一切准备好后,房前我后的人便逐渐多了起来,有提前来吃酒的人,有帮忙打杂的人,小孩子和狗儿也串上串下,一场办酒席的序幕就这样逐渐来开了。

酒席一般为三天,头天的下午开正席,第二天全天正席,有的如嫁女这样的酒席,第三天早上还得开正席,如果设“丧酒”请先生做七天的斋,则时间更长,但这些主要是正席,随于大多数人认定的正常的“红白喜事”。另外的如“月米酒”、“房子酒”、“学酒”、“定门酒”这样的偏席,时间一般也有一两天,当然时间的长短,主要是要看主人家在当地的影响,家庭殷实的程度,亲戚朋友的多少,和为人处事的能力等,

闲话办酒席

办酒席还有许多仪式,锣鼓唢呐,披红挂彩,鞭炮礼花,娶媳妇要拜堂闹新房,嫁女有唱要哭嫁歌,死人要做道场,哭丧等,总之酒席中的仪式多着呢,在偏远的农村几乎近于烦冗。鞭炮响了,唢呐吹起来了,酒席的摊子就铺开了,送礼的人摸经擦背,络绎不绝,坐摊子的人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听清楚名字,又要写完整金额,还要在每一页作好小记,“人情”登记好后,还要发纸烟,遇到口齿不清的送礼者,还要耐心地询问名字是哪几个字,住址是哪儿?有的送礼者在送完礼后,因为不放心,还要挤进来看本子上记错没有,问床单被子,盆盆罐罐记清楚没有,主人家往往是不到摊子边来的,但对“人情本子”上名字的多少,经额的数目却比谁都关心,遇到有好事者告诉“人情簿子”的情况,他就将袖在衣筒里的手抽出来摸烟,一边说:“哪里,哪里......”不一会赌钱的摊子就喧闹起来,谁大宽张自摸了,哪个又杠开了,打金花,赌“暗子宝”,推“马车”的则输赢的数额更大,赢者红光满面,谈笑风生,输者则垂头丧气,唉生叹气,但事务堂中却少不了打牌赌钱,热闹啊,过事过务,不久是突过热闹吗?所以从摊子上借出去的钱,也是很多的,一场酒席下来,借个千儿八百的,也是很平常的事。

闲话办酒席

3

现在的酒席多起滥,一方面是风俗使然,另一方面是人们觉得送去去的多了,自然就要想法整酒找回来,于是酒席之风越演越烈,而酒席的民俗味、文化味却越来越淡,“丧酒”不必到灵堂去悼念,“婚酒”不知道新媳妇是谁,学酒不知道娃儿考的哪一个学校,往往都是几十百把块钱一送,几顿饭一吃,便三散了。对没有酒席办的人,一旦得到通知,虽极不情愿,但人情大过天,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是街坊乡亲,送几十块钱,全家人吃上几天,也还还是划算的,就相当于打平伙,酒席的恶性循环,是办酒吃酒的人都麻木了,办酒的人往往当街灶台一搭,几块篷布一扯,就开始摆簿子受礼,力图越简单越好,吃酒的人也就送钱了事,至于帮忙,无非是打牌吃饭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