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崔一锤”弃锤记(故事·百姓影像)

2018-08-13 05:27:31 网络整理 阅读:149 评论:0

“崔一锤”弃锤记(故事·百姓影像)

崔惠忠(左)在夜间检查道岔设备。孙华方摄

弯着腰,低着头,叮叮当当拿着锤子一点点地敲打铁轨,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滴,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这幅酷暑下检测铁轨的画面,对于50岁的崔惠忠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老崔有着31年的养路经验,外号“崔一锤”,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阜阳工务段养路工。“一锤定音”是老崔的拿手绝活,即拿着特制的小锤敲打钢轨,根据声音的清脆程度等来判断钢轨的受损程度,行话叫“钢轨探伤”。

由于列车不断碾压撞击及金属热胀冷缩,钢轨内部会产生一些肉眼无法看见的损伤。如不及时更换,久而久之,钢轨就可能折断,甚至会引发事故。找出钢轨的“隐疾”,就是老崔的工作之一。

“以往铁轨探伤全凭锤子敲、耳朵听。正常的钢轨发出的声音清脆,锤子反弹的力道适中。如果钢轨有裂纹,声音、反弹的力道都会有变化。”老崔向记者描述这样一个画面:老养路工带着新入行的徒弟,,拿着锤子,弯着腰沿着铁轨叮叮当当敲一路,通过反复敲打来推测铁轨的损伤程度,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这活说来容易做着难。老崔刚入行时,就是听不出变化,急得一身汗一脸泪。为了练技能,老崔经常夜半时分一个人扛着铁轨,偷偷跑到废旧铁轨堆放地,先敲几下废铁轨,再敲几下好铁轨,反复练习。就这样,老崔终于能听出两种声音的不同。

能“听声辨伤”,说明养路工入了门。就敲钢轨这一招,崔惠忠每天要敲数百根钢轨,一练就是十几年,终于练成“一锤定音”:只要拿锤子敲一下,不仅能分辨出钢轨的好坏、螺栓的松紧,还能判断出铁轨与枕木的连接状况。崔惠忠也成了工务段有名的“崔一锤”。

可如今,有名的“崔一锤”却丢掉了锤子。

“现在我们给铁轨做"B超"。”老崔所说的“B超”,学名叫做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如今每逢给钢轨探伤时,老崔和工友们推着探伤仪划过铁轨,一旦钢轨内部有损伤或裂纹,探伤仪便会发出“滴滴滴”的警报。同时,钢轨内部状况会以不同的波形反映在探伤仪的屏幕上。

“现在的大型探伤仪,一小时就能检查15公里,再也不用弯腰干活了。”老崔说。

从锤子到探伤仪,只是老崔工作变化的一个缩影。"洋镐、锤子、破棉袄"曾是咱养路工的三件宝。现在洋镐、锤子、破棉袄都扔进老库房了,再也不用出大力、流大汗了。”老崔说,近年来,工务段使用的科技设备越来越多,从“捣固”“探伤”再到“换枕”“换轨”,纯人工养路的时代已经结束。机械、装备不断更新换代,讲究的是精测精调与信息化管理。几代人“扔掉洋镐把,实现机械化”的美好夙愿,终于如愿以偿。

老崔皮肤黝黑,满手老茧,握手都扎人,这是几十年养路工作留下的见证。“以前经验最重要,现在新来的大学生手把手教我们操作机器。”对于未来的工作,老崔还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咱们也得多学习高科技,跟上国家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