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2020-12-23 12:20:38 未知 阅读:982 评论:0

萧山“智造”,已点燃星星之火,但如何形成燎原之势,对于萧山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大胜达、友成机工、晨钟凯瑞等一批萧企,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成本下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这些先行者真正尝到了“智造”红利的甜头。然而,相比这样数量有限的先行者,更多的萧企,则面临着制造向“智造”转型的难题:萧山40%的产能是2005年之前形成的,这就意味着萧山2万余家制造业企业,由于能力与资金不足,不少企业陷于低端化、低质化、低效化的困境中。

要迈向高质量发展,萧山“智造”就必须形成燎原之势。“目前萧山制造业迈向‘智造’,还存在三大不足: 企业家认识不足、企业数字化改造能力不足以及全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尚未形成。”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我区 以破解“三不足”问题为切入点,将 数字化理念融入发展全局、把 开放合作作为最强战略支撑、以 “四链提升”促进制造业智慧蝶变。通过一系列非常规又超常规的创新举措,推动萧山制造加速转型,开创万企迈向“智造”新未来的全新发展局面。

缺认识

政府精准引导促升级

今年,达美塑胶与友成科技达成合作协议,将深入车间开展数字化改造。怎么从“小富即安”的思想转变到激活制造“春水”的坚定,总经理倪建赟表示,“依赖原有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我们企业也能过得了,活得下去,没必要又‘改’又‘转’。但今年年中,瓜沥镇党委、政府组织我们参观了德意电器智慧工厂和友成机工智慧化车间,让我下定了技改的决心。”

每台设备、每件产品都贴..,14块电子屏幕看板实时滚动生产链、供应链全部消息。在友成机工智能改造前,工厂安排专人接收订单、下单、排产、排序出货产品;改造后,系统自动分配订单所需原料、生产、交付时间、序列号等,工人只需执行系统指示,从而大幅降低各生产节点间“协调成本”。“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引入智能制造软件系统,打通每道工序间的‘信息孤岛’,这些示范企业给我上了一堂着实生动的智能制造课。以后达美塑胶要发展,必须升级现有技术,提升、改造智能化设备。只有我们转变思想,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才能拓宽现有企业的发展前景。”倪建赟感慨地说。

这只是我区制造企业决心智能化的一个缩影。在萧山,很多企业家对产业数字化的重视不足、理解不足,缺乏数字化思维。怎么改变这部分企业家群体存在的“认识不足”现象?政府精准引导是关键。以瓜沥镇为例,精选《智能制造创新与转型之路》《铸魂软件定义制造》等前沿读物赠送给全镇规上企业;组织数字化改造相关业务..会议4次,引导企业家牢固树立“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机器人比人还便宜”“数据比原料还关键”三大发展理念。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分行业学习是必由之路。瓜沥镇以每月一活动的频次,先后组织五金、塑料、纺织、印染、化纤、热电等6个行业150余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走进德意控股、逸暻化纤、圣山集团、福恩纺织、友成机工等企业的生产车间,学习同行业触手可及的智能化改造成果,复制借鉴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场景。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这只是萧山镇街..发力的缩影。全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428家,但MES软件应用在全区规上企业中占比还不足30%,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打造新制造中心,实体经济唱主角,提高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积极性迫在眉睫。”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政府给企业办数字化改造专题..班、拨款进行分行业轮流“会诊”、在龙头企业召开数字化改造现场交流会等举措,目前全区已实施78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325个,涉及化纤、纺织、印染、汽车零部件、纸制品等20个行业,基本覆盖了所有规上制造业行业门类。

缺能力

标杆企业示范提质效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在日前举行的萧山区智能制造推进“万企大会”上,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能斌向“万企”隆重推荐了具有专业包装设计能力的人工智能虚拟人“小方”。“小方”可以在长时间的强化训练下形成用户的包装设计数据库,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包装设计服务。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通过与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大胜达落地了八大AI应用场景,实现了“12810”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即“1小时响应,2小时接单,8小时生产,10小时交付”。随之而来的,便是产效提升、劳动力减少、服务水平跃升。方能斌说,“接下来,大胜达将继续深化智能化与数字化的进程,推进包装行业的产业互联网..,最终建成一个合作共赢的包装印刷生态系统。”

这正是萧山传统产业升级的一个成功标杆。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让大胜达在疫情期间转‘危’为‘机’,逆势突围,数据飘红。”但不可否认,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成本较高,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区面前:萧山40%的产能是2005年之前形成的。这就意味着,萧山2万余家的制造业企业,由于能力与资金的不足,不少企业陷于低端化、低质化、低效化的困境中。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近些年,我区涌现出了包括恒逸、荣盛、兆丰机电等在内的一大批领军企业,积极引入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数字技术,领跑萧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难发现,先试先行,尝到甜头的多为抗风险能力强的头部企业。在此示范带动下,我区不少中小企业见贤思齐,开始主动发力智能制造。

大会上分享经验的浙江晨钟凯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在2019年年中到2020年6月30日,晨钟凯瑞项目一期投入500万元建设时装数字化工厂。如今,该项目实现模块一体化生产方式,体现柔性制造、柔性快返等制造模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物料损失5%,劳动效率提高30%—40%,减少了45%的产量库存,生产周期缩短20%,产品合格率达99.5%以上。该公司CEO张凯表示,生产智能化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更为均衡的柔性计划,可提供更为实时的产品与服务,“面对万物互联、泛在智能的新一波数字变革机遇,我区的龙头企业已经在智能化改造中提质增效,为我们提供了优秀样本。不进则退,晨钟凯瑞必须有所动作,乘势而上。”

以头部企业示范、中间企业带动为路径,在我区开展“六大”工程和实施“十百千万”等一系列举措后,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上云企业累计超1.6万家,全社会R&D占GDP比重较两年前提升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全市领先。

缺生态

能力中心赋能提“四链”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大胜达、友成机工、晨钟凯瑞,富有典型性,在其“数智”过程中,云集了“四链”,即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方能落地一个高能级的产业生态..。“萧山制造还处于碎片化、点状化发展阶段,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尚未形成,尤其是产业数字化的专业服务供给不足。”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怎么做?在提升“四链”上求突破、促转型。“研发创新+联合实验室+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格局,是萧山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以北大信研院与大胜达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为例,双方以企业的一线需求和系统数据作为实验背景,将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实验武器,实现了“校企”真正意义上的互融、互通、互信、互助的良好发展模式,落地效果明显。

自揭短板、破解“三不足”!萧山万企迈向“智造”

结合产业集群和数字化场景的特点,我区开展“赋能中心”计划,鼓励北大、浙大等落地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截至11月,北大信研院已经与杰牌传动、杭萧钢构、钱江电器、凤凰照明、浙江移动等11家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建立3—5年的合作关系,预计撬动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超过1.7亿元。

为最大程度发挥集聚效应,我区还有更大动作。前不久,由省市区联合打造的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以下简称能力中心)在萧山正式揭牌。该能力中心好比产业数字化的“路由器”,通过将海内外优质数字化服务商聚集到“路由器”,形成规模效应后,为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改造输出“新能力”,进而大大提升企业的智造水平。

从首批入驻能力中心的12家企业名单中可以看到,多数企业为制造领域方面的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以瀚云科技为例,其为上市公司朗新科技集团子公司,所打造的工业互联网..为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评定的五星级..,截至目前已连接了4000余家企业、约1600万台活跃设备/产品、32000多名开发者。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企业迫切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与数字化服务供给不匹配的问题,能力中心将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力争在第一个五年周期,面向全球汇聚100+家产业数字化能力服务企业,立足萧山培育100+个产业数字化标杆企业。”

同样的,面对信息技术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我区在打造能力中心的同时,区委组织部将同步建设杭州(萧山)信息技术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两段式加速赋能..,一方面积极引进数字化领域专家学者,补足企业数字化高层次人才短板,另一方面定制化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现场工程师”,五年内带动1000名数字化工程师汇聚。

文字:周珂 通讯员 施肖峰 王云平 周梦兰

资料:区经信局

编辑:李沅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