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羽毛球机器人“进化”成“小贩机器人”能招揽客人还能卖东西(2)

2018-10-14 04:07:58 网络整理 阅读:168 评论:0

实现商业化落地 从“羽毛球机器人”到“小贩机器人”

作为来自成都的创业者,,黄山在机器人行业内可以说异常显眼,毫不输于北京深圳同行。出生于1992年的黄山,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就和她的团队一战成名。2016年4月25日,..总理来到成都菁蓉创客小镇,在与创业者的交流中,总理应邀与电子科技大学创业团队设计的羽毛球机器人“切磋”球技,这个创业团队的领头人就是黄山。

“当时,总理在鼓励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之外,还提醒我创业要关注市场。”谈及“小贩机器人”的诞生,黄山至今依旧有点兴奋,她告诉记者,这促使他们尝试将团队从技术研发转变为产品化团队,积极寻找适合技术落地的最广阔的市场空间。

“商用的服务机器人领域,更多的时候对机器人要求是要在更大面积、更复杂环境、更稳定地进行长期运行,而且要考虑聚焦行业,要能够适应的环境更多,并且能够成本更优的去实现转化。”基于这样的思路,黄山和团队从羽毛球机器人转化到“小贩机器人”,聚焦到整个泛零售场景。

“人工智能要长出手脚,成为智能机器人,老百姓才能近距离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与便利。”在黄山看来,机器人“Robot”的概念诞生了近百年,但实用的机器人长期停留在工业领域,跟机械设备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流程执行。她将目光投向泛零售市场,“商铺零售空间只占商场面积40%,剩下60%的空间用于人流。智能机器人移动售货,既不会占用人流空间,还拓展了零售空间,是零售..和服务升级的一大利器。”正是看到这一点,黄山决定带领团队转战泛零售,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团队成员多是“蓉漂” 从成都创新创业土壤中开出“花”来

黄山说,两年过去了,自己目前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可靠性方向博士,越凡创新的技术专利数量是2016年的3倍,公司员工人数翻了一番,也成功推出了3个系列产品。

在黄山看来,从当初初出校门的创业团队,到创建越凡创新,成长为全国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将羽毛球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创新,运用于泛零售市场,与成都的创新创业土壤密不可分。“成都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在同等薪资条件下,高素质人才不容易流失,这是这座城市的一个客观优势。同时,成都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供应。”黄山表示,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蓉漂”,之所以进入这个行业,是基于认可机器人是未来人们必然会习惯的、广泛存在于每个生活场景中的新型终端。作为与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一起成长起来的第一批技术创业者,黄山和她的团队相信,未来真正的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了解人们的需要,增加人们的安全感。

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 摄影 王红强

编辑 邱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