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快到年底了!古代人是怎么发年终奖的,汉朝最大气,清朝最神秘

2019-12-13 12:41:13 暂无 阅读:834 评论:0

东汉时期,每至腊月,皇帝就会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记: 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咱没有在汉代当过官,也不知道当时人们拿到这钱有多开心,因为从数量上看,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西汉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三套平行的官僚体系,分别为丞相率领的外朝官、大司马、大将军率领的内朝官、以及处理皇帝与皇族私人事务的宫廷官。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由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分掌。这些人的工资非常高,如“三公”每月有俸350斛,中二千石官月俸180斛,最低一百石官月俸16斛。(注:1斛=1石=10斗)

快到年底了!古代人是怎么发年终奖的,汉朝最大气,清朝最神秘

第二类是斗食、佐史(颜师古注引《汉官名秩簿》:“佐史,月俸八斛也”)之秩也就是三公之分设的九卿、列卿等,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是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这些人俸禄很少,养家糊口不容易(《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但是,“三公”们的工资很高(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17500钱,一年为21万钱;月谷350斛,一年为4200石),以致“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

有人计算过,汉朝皇帝给大臣们发的“年终奖”相当于各位一年的工资(笔者估计,还是免税的),而这仅仅是“腊赐”,腊月里皇帝给大臣们的大..,过了年还有“春赐”呢,皇帝还要给大家伙发衣服,..多好啊!

快到年底了!古代人是怎么发年终奖的,汉朝最大气,清朝最神秘

到了宋朝时,年终奖就没这么阔气了,据记载,每年到了冬至时,皇帝给高级官员们发的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黄酒。但是,宋代官员不但工资很高,不且还有些巧立名目猛花纳税人钱的意思,在工资之外还有很多的“补助”,让人看着都眼红: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等。

清朝的皇帝比较小气,官员的工资赶不上宋朝不说,“年终奖”还光给大官发不给小官发。《啸亭续录》: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这“荷包”到底有多大呢?学者的说法是,大小不一,在小包的基础上分小小包:大的是赐亲王的,一对儿,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分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在这个基础上皇帝又分了个“小小荷包”,给那些小官的,但不是每人都有,里面一般装着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

快到年底了!古代人是怎么发年终奖的,汉朝最大气,清朝最神秘

看来,清朝的皇帝把年终奖这么正大光明捞收入的美好事情,弄成了一种“意思”,就像我们今天给孩子压岁钱那样,“意思意思”得了,发不了什么财,不发也不会影响太大。也许正是清朝皇帝这种蜻蜓点水的“意思”,让一些商人都觉得当官的有些“穷”,开始在这个时候名正言顺的“孝敬”拿到年终奖少甚至没拿到的官员,进行钱权交易了。

于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了这么一个怪异的词儿——炭敬。啥是个炭敬呢?即是每当冬日降临,各地官员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纷纷向自己的靠山孝敬钱财。当年的诗人们还为些写下了“动人”的句子:“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

快到年底了!古代人是怎么发年终奖的,汉朝最大气,清朝最神秘

那些炭敬的人仿佛很“有文化”,从不提 “钱”这个铜臭气极浓的字眼,发明了这么个体贴入微的词,真是温暖人心。

据说,当年炭敬之为了显得儒雅,他们所附信上一般不直接说数目,以梅花诗八韵、十韵或数十韵来代替;“四十贤人”为四十两银子;三百两就说“毛诗一部”。但这也容易出问题,即是没文化的人看不懂会闹出笑话,而且这事儿还真的发生了:有人曾经给一位贝勒“炭敬”,信封上书“千佛名经”四个字,可这位贝勒是个花花公子看不懂,拿去问别人,拆开才发现里面是一千两银票。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汉朝皇帝“腊赐”过后有“腊赐”,清朝人“炭敬”过后有“冰敬”同是地方和下级官员在夏季给六部司官的“孝敬”。而且,这两样东西是官场的规矩,不干还不行。嘿嘿,这不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潜规则”嘛!

快到年底了!古代人是怎么发年终奖的,汉朝最大气,清朝最神秘

到了民国的时候没了皇帝,老板勇敢地担当起了发年终奖这激动人心的角色,虽说没个准数,有多有少,但一般都有。而地主家则给长工给吃一顿肉,以示鼓励和拉拢。对于那些不给员工们年终奖或者吃肉的老板、地主们,人们会在背后骂他们的。而这一事儿依我看也不是清朝老板和地主的发明,古来有之,只不过是民间的东西缺少记载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