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孟浩然考不上进士,做不了官,竟然敢写诗诬赖皇帝,一辈子没官做

2020-01-18 03:51:56 暂无 阅读:1012 评论:0

唐玄宗开元16年(公元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按照当时人的一贯做法,先要拜会达官贵人、著名文人并献上自己的作品,以求得到称赞,扩大社会影响,最理想的情况是向考官推荐,使考官录取时心中有数。“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的孟浩然在应考前,已是“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据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记载:“(浩然)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足见当时孟浩然的才学与声望已被广泛认可,进士及第是不应该有问题的。谁料发榜时,26人的进士名单中偏偏没有孟浩然的名字。

孟浩然因名落孙山而愤懑和懊丧至极,作《岁暮归南山》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极端复杂的心绪。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考不上进士,做不了官,竟然敢写诗诬赖皇帝,一辈子没官做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首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应试失败,求仕不成,心灰意冷,极其绝望的愤慨之情:我不会再向朝廷举荐自己了,我要回到南山破旧的茅屋过隐士的生活。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在首联奠定的无奈与悲苦的感情基础上,颔联继续表达心中的失落:我才疏学浅,贤明的君主弃我不用;我体弱多病,交好的朋友慢慢疏远我。这两句表面上是诗人的自怨自艾,其实是用反语表达诗人愤愤不平的怨怒之情,为什么我的才华横溢得不到皇帝的重视和朋友们有力的举荐呢?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的意思是频生的白发催人日渐衰老,阳春的临近逼迫旧岁逝去。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强化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建树但却一事无成的感慨。

孟浩然考不上进士,做不了官,竟然敢写诗诬赖皇帝,一辈子没官做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承接前文的意思说,想到自己一无所成而孤独终老,便满怀愁绪,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在深夜的窗子上,让人倍感空虚悲寂。

《岁暮归南山》构思凝练,层层辗转反复,语言精妙,风格悠远深厚,通篇写诗人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之情,凄凉悲切,韵味十足,将一个满腹才华,但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忧郁的隐士形象刻画得淋满尽致。

《新唐书·文艺传下》记载了孟浩然创作这首诗之后的故事,“(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大致意思是说,孟浩然在王维的官署中偶遇唐玄宗。唐玄宗知孟浩然名声,召其作诗,孟浩然便念了《岁暮归南山》。玄宗对“不才明主弃”一句特别反感,说:“是你自己不积极主动求官,我从来不抛弃你,为什么要在诗中诬赖我呢?”于是下令让孟浩然返回家乡。

孟浩然考不上进士,做不了官,竟然敢写诗诬赖皇帝,一辈子没官做

后世有人说,孟浩然当时不应该念《岁暮归南山》,如果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好了,因为后诗中有“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我想过洞庭湖却没有船;我无所作为闲居在家里,实在有愧于圣明的君主统治下的太平盛世。)既说了皇帝的好话,又表达自己求官的意向,肯定会使圣心大悦,提拔重用。

《岁暮归南山》念给皇上听确实不合时宜,但这个时候,其实还没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呢。孟浩然落魄回乡后又过了5年,就是唐玄宗开元21年(公元733年),孟浩然再游长安时,希望得到当时的中书令(丞相)张九龄的重视进入仕途,才作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可惜依旧未能如愿。

笔者倒也不相信《新唐书》中那段记载是真实的故事,因为以踏入仕途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的孟浩然,终于得到一个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可能傻到当面抢白皇帝,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呢?

从《岁暮归南山》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两首诗来看,孟浩然虽长期隐逸,终生为布衣,纵情山水田园,但他真的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淡泊功名的诗人,他真的醉心于建功立业。就在这两首诗之间,孟浩然漫游吴越时,还作过《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其中“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依然在表达自己求仕为官的宿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