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2020-01-20 09:29:46 暂无 阅读:1006 评论:0

导读:《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这部书中,提到了很多兵器名称,有林冲的丈八蛇矛、呼延灼的雌雄虎眼鞭、鲁智深的水磨镔铁禅杖、武松的雪花镔铁戒刀以及李逵的板斧等等,百般兵器,琳琅满目,使得《水浒传》成为了涉及兵器最为丰富、种类最为齐全的不朽之作,同时,也让《水浒传》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我国博大精深的兵器文化。本文,笔者将从四个部分谈谈古代兵器文化。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古代各式各样的兵器

一、古代兵器的历史发展

二、《水浒传》中的兵器分类

三、兵器对水浒英雄的塑造作用

四、兵器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一、古代兵器的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兵器和农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起初,人类先是发明了打猎用的工具,尽管这些工具的材质大多都是石器、木棒,但是,它们是人类必须的生活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生活需求。

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部落之间的激烈竞争,生产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狩猎、农耕所用的工具慢慢演变成了人与人之间战斗的兵器。

根据演变过程,我国古代兵器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石器时代的兵器

第一个阶段是石器时代。这一阶段又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虽然分类很细,但是,这一阶段都是以“石器”为主,只是有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之分。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青铜时代的兵器

第二个阶段是青铜时代。在新石器后期,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青铜时期,人类的工具和兵器便从石器变成了青铜。由于在铜中加入了铅和锡,最后形成了青铜合金,这种合金硬度很高,表面氧化后又对器体形成很好的保护作用,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成熟,青铜慢慢取代了石器。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剑,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1965年12月,这把剑出土于湖北江陵一座楚国古墓之中,距今大约2500余年,今天来看,这把剑做工精美,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不愧是“天下第一剑”。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铁器时代的兵器

第三个阶段是铁器时代。青铜虽好,但只利于切削,不利于劈砍。到了秦末汉初时期,战争形态慢慢由车战演变成了歩战,又由歩战演变成了骑兵作战,很明显不利于劈砍的青铜兵器已经不适用当时以冲锋陷阵为主的战术了。因此,在青铜冶炼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钢铁制的兵器。与青铜相比,钢铁制的兵器在硬度和韧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更能适合骑兵使用,于是,在西汉末年,钢铁兵器几乎完全取代了青铜,锻造水准也领先了世界一大截。比如说,这个时期的湛卢剑,堪称五大盖世名剑之首。

由于骑兵作战时,冲击速度非常快,不管是短剑,还是长剑,已不适合这种作战模式,于是,又发明了长刀。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火炮

到了大宋时期,骑兵作战又转变成了歩战、城池攻防战和水战,人们结合火药的使用,又发明了火器、火炮;同时,结合西域少数民族的风格,又发明了鞭、棒、锤等兵器。比如,《水浒传》中提到的秦明的狼牙棒,棒头上插满了尖锐的铁钉,再加上本身的重量,在战场上,往往产生奇特的杀伤威力,哪怕对手穿着厚重的铠甲,也会被锤下马来,更别说那些没有穿铠甲的士兵了。

由此可见,兵器的发展历程与冶金锻造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又要适合作战模式,与时俱进。可以说,古代兵器见证了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二、《水浒传》中的兵器分类

读罢《水浒传》,我们可以发现,书中描写了枪、矛、剑、刀、戟、棍、棒、禅杖等多种兵器,种类多达250多种,可以说,梁山泊是中国古代兵器的集结地,由此,《水浒传》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兵器最多的小说。

下面,我们将书中提到的兵器分为5大类: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林冲的丈八蛇矛

1. 长兵器

长兵器,顾名思义,指得就是古代较长的手持格斗兵器,比如,豹子头林冲的丈八蛇矛、小李广花荣的点钢枪、金枪手徐宁的钩镰枪、玉麒麟卢俊义的枪棒;这些长兵器相对于短兵器来说,在战场上厮杀时,更能给对方带来凶猛的刺杀行为,威力十分凶猛。

另外,像霹雳火秦明的狼牙棒、急先锋索超的金蘸斧,虽然是钝器,但是也是长兵器的一种,使用技巧主要是用大力气猛砍,所以,使用这种兵器的武将一般都是力大无穷、有万夫不敌之勇的悍将,在战场上,使用这种兵器可以克制对手的重装甲。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杨志的宝刀

2. 短兵器

短兵器,相对于长兵器来说,短小精悍,在战场上,虽然没有长兵器那样冲刺有力,但是,便于操控,易于携带,可以灵活应对更多类型的战争场景,尤其是在近身战中,更能发挥出它的优势。

梁山好汉们使用的短兵器主要有:九纹龙史进的三尖两刃刀、青面兽杨志的祖传宝刀、立地太岁阮小二的玄铁霸王刀、活阎罗阮小七的龙王刺、赤发鬼刘唐的朴刀等。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双枪将董平

3. 双兵器

说起双兵器,第一个就会想到双枪将董平,他使用的就是两杆出白银抢,威风凛凛,英勇无比,凭借双枪,做上了梁山五虎将;另外,还有行者武松的雪花镔铁刀、一丈青扈三娘的日月双刀、母夜叉孙二娘的两口钢刀以及黑旋风李逵的板斧、双鞭呼延灼的雌雄虎眼鞭等。

这些双兵器可以提高作战时的防御能力,但是,双手操控,左挡右拆,讲究的是灵活性,要求的是稳定性,因此,要求使用者具有丰富的武术经验和操控技巧。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铜链

4. 软兵器

在《水浒传》中,使用软兵器的好汉并不多,他们的武术造诣也并不突出。

就像智多星吴用,善使一条铜链,而他的武力值几乎为零;混世魔王樊瑞使得是流星锤,但是平时作战时,还是以混世魔王剑为主;金眼彪施恩用得是九节花蟒鞭,但是,却打不过蒋门神。

可见,软兵器在实战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一招制敌,但是,这类兵器也有其他兵器所缺乏的优点。比如,软兵器可以弯曲变形,不仅可以缓冲对手的出手力量,还可以实现多角度打击,扩大打击范围,更能缠绕对方的兵器,限制对方兵器优势的发挥,而且,这种兵器便于携带,利于隐藏,可以出其不意,置人于死地。就像梁山好汉征方腊时,急先锋索超忙于追赶石宝,不料,被石宝一记流星锤打于马下,死于非命。

因此,不要小瞧了软兵器。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花荣射箭

5. 投射型兵器

投射型兵器,最典型的就是“箭”,像小李广花荣,箭术精准,连射两箭吓走刘高派来的亲信。方腊手下庞万春也是个神箭手,绰号“小养由基”,昱岭关一战,接连射杀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等七员大将。可见,箭在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术地位。

另外,说到投射型的兵器,就要说说“没羽箭”张清及其夫人琼英的石子,这两人的兵器可以称得上是整部水浒中的另类,他们凭借一枚石子威震江湖,尤其是张清,投掷石子的速度极快,可以说是张手就来,百发百中,在东昌府一战中,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这十五员甚至包括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花和尚鲁智深、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青面兽杨志等武术功底深厚的勇猛战将。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张清正在扔石子

除了箭和石子,水浒中还有飞枪、飞刀等投掷型兵器。比如,花项虎龚旺善使飞枪,八臂哪吒项充会使飞刀,两人武术功底一般,但是,他们的实战能力较强,飞枪和飞刀在他们手中运用自如,对付一般士兵绰绰有余,但是,在乱军之中作战,尤其是面对一流武将时,那就豪无招架之势了。

上面的箭、飞刀、飞枪、石子,都是冷兵器,但是,在水浒中还有一种投掷型兵器,威力无穷,杀伤力很大,甚至可以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

这类兵器不是刀枪剑棍,而是一种火器,那就是轰天雷凌振的火炮。在《水浒传》中,凌振号称是“大宋第一炮”,除了弓马娴熟之外,更善于制造火炮,也善于使用火炮,书中描述的有关他的战斗细节中,使用火炮就是他的主要攻击手段,包括母子炮、轰天炮、风火炮、车箱炮、金轮炮,能打十四五里,威力很大。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火炮

除了上面这些兵器的划分之外,水浒中还有几种特殊的兵器,比如说,花和尚鲁智深的水磨禅杖,重大六十二斤,可以说是整部水浒中最重的兵器了,在力大无穷的鲁智深手中耍起来是虎虎生威;八臂哪吒项充的团牌与二十四把飞刀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自己的防御能力;九尾龟陶宗旺虽然武力值偏低,但是一把铁揪使得十分精彩。另外,还有操刀鬼曹正的杆棒枪;解珍、解宝兄弟的浑铁点钢叉;菜园子张青的地锄;金钱豹子汤隆的铁瓜锤等。

由此可见,《水浒传》中的好汉们所用兵器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八百里梁山泊堪称大宋的兵器库了。三、兵器对水浒英雄的塑造作用

《水浒传》中提到了这么多种类的兵器,施耐庵老先生给每种兵器都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刀类有:青龙偃月刀、九龙朝阳刀、雪花镔铁戒刀、三尖两刃刀、玄铁霸王刀等;枪类有:穿心透骨点钢枪、浑铁点钢枪、出白银抢、出白梨花枪等;鞭类有:雌雄虎眼鞭、竹节钢鞭、水磨钢鞭、九节花蟒鞭、马王鞭等;剑类有:松纹古定剑、丧门剑、疾风剑、吴钩剑、魔王剑等。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双鞭呼延灼

这些兵器的名字可谓是生动形象;不仅可以烘托出整部作品的语言描述,更能描述出使用者的人物形象。结合《水浒传》,我们总结出兵器可以烘托出使用者3个方面的内容:

1.兵器象征着使用者的身份

就像大刀关胜,使用一口青龙偃月刀。而青龙偃月刀是三国时期关羽的宝物,象征着忠义神武,因此,施耐庵老先生就用关羽的神情来描述关胜,“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发现关胜着实很像关羽,再加上那口青龙偃月刀,俨然是关羽在世。因此,青龙偃月刀给关胜的身份增添了几分侠肝义胆、忠诚善良。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杨志卖刀

再看青面兽杨志。他有一把祖传宝刀,砍铜剁铁,刀口不卷,吹毛得过,杀人不见血,足可以证明这把宝刀的锋利与贵重,也可以说明杨志的祖上绝非普通之辈,必是将门之家。而根据施耐庵老先生的描述,杨志是将门三代之后,令公五世之孙。

从关胜和杨志的兵器来看,两人绝非等闲之辈,祖上必是将相阶层。

2. 兵器突出了使用者的勇猛

俗话说:“枪挑一条线”。《水浒传》中有许多枪类兵器,如花荣的浑铁点钢枪,张清的梨花枪,徐宁的金枪,董平的双枪,林冲虽然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实更偏枪类。这部分战将出自军营,有的是教头、有的是知寨、有的是城中守将,有的是金枪班教师,他们算是武术科班出身,本身具有丰富的武术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因此,使用枪类兵器的战将一般具有勇猛无比的特点,这也符合枪类兵器利于冲刺的显著特征。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长枪

尤其是林冲,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再加上手中的丈八蛇矛,活脱脱的猛张飞的模样。

3. 兵器渲染了使用者的信仰

梁山好汉中,先是游说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刘唐七星聚义,后又与高唐斗法的便是入云龙公孙胜,他本是一名道士,后来入伙梁山。

他使用的兵器是松纹古定剑,但是在战场,从未有过他用剑杀人的描述,每逢危难之时,他都是与对手斗法制胜。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公孙胜

其实,论冲刺,剑不如枪;论砍劈,剑不如刀;论打击力度,剑不如锤和斧,所以,在汉代末期,剑就已经退出了战争舞台。之所以,有的战将佩戴宝剑,那是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就像电视剧中征方腊时,宋江腰间悬挂一柄宝剑,就是象征着他是主将的意思。

而公孙胜佩戴松纹古定剑,是因为公孙胜是道家子弟,信奉的是道家文化,此时的剑,又是与道家文化的一种有机结合,披上了道家文化的神秘面纱。所以,施耐庵老先生用这把松纹古定剑描述出公孙胜的信仰。

4. 兵器倒映出了使用者的性格

武将与兵器可以用“人机结合”四个字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兵器看使用者的人物性格。比如,从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醉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的事迹来看,可以得知鲁智深豪爽粗放,不拘小节,而他使用的兵器是六十二斤水磨镔铁禅杖,更能突出他风风火火、敢闯敢拼的人物性格。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鲁智深的六十二斤水磨镔铁禅杖

黑旋风李逵使用的是两把板斧,板斧利于大力劈砍,这就折射出李逵嗜杀成性、野蛮无度的性格缺陷。

吴用虽然武力值较低,但是,他使用的是一条铜链,前面我们介绍过铜链是软兵器,需要较高的操作技能,这就反映出吴用是一位心灵手巧、肯于用脑的人物。

简而言之,兵器对水浒英雄们的塑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准确反映出好汉们的人物性格、身份地位和心中信仰,这也是对水浒英雄们的一个完美诠释。四、兵器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水浒英雄们所用兵器种类繁多,长短不一,材质尽不相同,功能多种多样,形成了一种高大上的兵器文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它们反映出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时代变迁,重现了大宋时期武术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透过《水浒传》中的兵器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1. 实用文化

武术讲究套路,但又不拘泥于一招一式。攻,是为了有效打击对手;防,是为了有利保护自己;攻防之间透露出的是实用文化。而实用文化又是十八般武艺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优化传承的原则。

就像菜园子张青,本身只是一名普通的菜农而已,虽然会些拳脚,但是没有什么武术功底,所以,武力值很低。只不过他秉承“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交友原则,结交了鲁智深、武松、杨志等好汉,并去梁山入了伙。他的兵器很简单,仅仅是一把地锄而已。为什么会是地锄呢?就是因为菜园子张青平时用它干一些农活,久而久之,习惯了,也拿顺手了,在地锄的使用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在战场上,张青就使用一把地锄与敌人厮杀,虽然武力值偏低,但是,张青依然能够杀死一些对手,尽管那些对手只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虾兵蟹将,但也足以说明张青讲究地锄的实用技巧。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菜园子张青

再看白日鼠白胜,使得是一根哨棒,乍听上去,毫无凶猛之意,但是,俗话说“棒扫一大片”,可不要小瞧了这哨棒。白胜的这根哨棒平日里可以当成挑东西的扁担,战场上,可以在哨棒前头安装一根梢头作为武器使用。白日鼠白胜的武功不高,但是,手中的这根哨棒却是实用之物。

2. 艺术文化

前面我们讲到了水浒中各式各样的兵器名称,比如,天目将彭玘的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一丈青扈三娘的红锦套索、鬼脸儿杜兴的..匕首、出洞蛟童威的蛟王刀。这些兵器的名字听上去就给人一种寒光逼人、锋利无比的感觉,这正是因为施耐庵老先生运用了艺术性的写作手法,描述了各种兵器的精美和犀利,凸显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包罗万象。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

3. 相生相克的哲学文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物降一物。在水浒兵器文化中也蕴含着这种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挂甲只露着一双眼睛……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摘自《水浒传》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呼延灼的连环马和徐宁的钩镰枪了。呼延灼征讨梁山时,摆起了三千连环马,大败宋江,使梁山军马陷于苦难之中。后来,金钱豹子汤隆和鼓上骚时迁赚取金枪手徐宁上山,这徐宁得家传秘诀,金枪法和钩镰枪独步天下,上梁山后,徐宁便将“钩、拨、搠、缴、攒、分、斗、夺”八字口诀悉数传授给了梁山军马,这种四两拨千斤的以巧破敌之术,正是连环马的克星。

再读《水浒传》,探究兵器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钩镰枪

因此,我们可以说钩镰枪对连环马是相克的关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为什么梁山好汉亟需徐宁上山解围?那是因为连环马对钩镰枪,是相生的关系。连环马先置众好汉于危难境地,然后,才让宋江想起了钩镰枪,才让徐宁的钩镰枪法展现世人。

结语:一部《水浒传》说尽英雄事,英雄们所用兵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是历代人民在劳动工具基础之上的创新和运用,是武术爱好者的传承和发扬,久而久之形成的兵器文化,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其中的深邃令人敬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