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别替魏忠贤吹了,他只不过是个庸人,他的孝子贤孙吹得比你好

2020-01-23 21:28:39 暂无 阅读:1896 评论:0

看到网上有人提出“如果魏忠贤没有被诛杀,明朝还会灭亡吗?”,很感诧异。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你是太抬举魏忠贤了。魏忠贤虽然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最有权势的太监,但他只是个平庸之辈而已。即便放在太监这个小圈子里,他都算不上出类拔萃,更别说和贤相良臣比了。

别替魏忠贤吹了,他只不过是个庸人,他的孝子贤孙吹得比你好

魏忠贤本是河北沧州肃宁县的一个泼皮无赖,家徒四壁,一次和一群恶少赌钱输了,估计是还不上赌债了,一咬牙自宫要去当太监。这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事,魏忠贤22岁,已经娶妻生女,已经过了进宫的最佳年龄,也是通过找关系,走后门,废了一番周折才进宫了。

魏忠贤目不识丁,属于没有文化的太监,没有进步发展空间,所以一直在干着倒马桶和炊事管理员等粗活,在皇宫里干了近三十年也没提拔起来。当时宫中没人注意这个被称作“傻子”的小太监,魏忠贤一天也浑浑噩噩,虽没什么权势,也是喝酒、赌钱、唱曲、踢球,和其他太监相比不同的是性格外向,比较张扬。

别替魏忠贤吹了,他只不过是个庸人,他的孝子贤孙吹得比你好

如果不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突然暴毙,16岁的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历史上就不会记载魏忠贤这个人物。而魏忠贤之所以能从一个伙食管理员一下升到有司礼监秉笔太监,其关键人物是他的“女友”客氏。

客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奶妈,也是朱由校一生最信任、最依赖的人。魏忠贤这个女友是从好友魏朝那里挖墙脚撬来的,不知为何,当“二魏”争宠时,客氏会选择年纪大的魏忠贤。要知道当时魏忠贤已经年过半百了,有人推测说魏忠贤净身时没净干净,还有推测是因为魏忠贤结过婚,比较懂女人心思的缘故。

别替魏忠贤吹了,他只不过是个庸人,他的孝子贤孙吹得比你好

唐朝和明朝都出现过严重的宦官专权,但又很大不同,唐朝后期很多皇帝的废立都是宦官操纵的,皇帝是想要“夺权”而不得。而明朝的王振、刘瑾和魏忠贤之所以能专权,是皇帝本人“放权”的结果。

明熹宗朱由校从小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算是个“半文盲”。即位后,对治理国家不感兴趣,而是醉心于“木匠活”,于是“放权”给魏忠贤,魏忠贤则成了他的政治代理人。

别替魏忠贤吹了,他只不过是个庸人,他的孝子贤孙吹得比你好

魏忠贤的全部职位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掌惜薪司、内府供应库、尚宝监印,司礼监秉笔,总督南海子,提督宝和等店太监”。在这里,我们看到魏忠贤并没有担任太监的最高首领“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甘居其下。没有了司礼监掌印的限制,魏忠贤自然一家独大,把持了大明的内廷外朝,成为帝国的实际主宰者。

政治暴发户魏忠贤此时已是五十三高龄,他目不识丁,智商也很平常,此前也没有政治经验,你说他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好呢?

司礼监秉笔之所以被称为“真宰相”,是因为他代替怠政的皇帝行使“批朱”权。目不识丁的政治家魏忠贤是如何胜任这份需要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工作呢?他每次找几个心腹太监,先把公文翻译成他能听懂的话,然后再根据他的意见“批朱”。因为中间毕竟隔了一层,这也影响了魏忠贤对全局的把握。加上政治常识上的无知,导致魏忠贤常常乱来,让人啼笑皆非。

苗棣曾评价魏忠贤“没文化,没经验,没见识,内惭微卑而外露矜傲,表面上堂皇伟大像个巨人,而实际上不过是政坛上的侏儒。”这话很中肯。

魏忠贤专权时期,是大明最黑暗的时代,造成了各方面的破坏,动摇了大明的根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魏忠贤专权三年,正经事没做多少,比较有影响的是三件事。一个是辽东军务,这也是为魏忠贤洗白的人极力赞颂之处。其实在魏忠贤的主政下,边防是混乱破败的,辽东军务是每况愈下的。别的不说,镇守辽东比较有成效的孙承宗、袁崇焕都是被魏忠贤撤换的,熊廷弼更是蒙冤被杀。在处理兵力和军饷问题上,时而为战而增兵,时而为饷而减兵,毫无定策。魏忠贤还恢复了已废止百年的太监监军制度,更是乱上添乱。

别替魏忠贤吹了,他只不过是个庸人,他的孝子贤孙吹得比你好

魏忠贤另一个政绩是修建国家工程三大殿。三大殿是一项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对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来说是雪上加霜。

最后一件就是为了应付财政上的困窘,只能在税收上不断加派,其措施有提接“税差羡余”、“带征”、“捐助”、“搜刮”。这种把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的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而这些加派也没有解决魏忠贤政府财政上的困窘。

魏忠贤却有意无意把自己看成经天纬地的能臣,他通过上谕称赞自己:“一腔忠诚,万全筹画,恩威造运,手握治平之躯;谋断兼资,胸涵匡济之略。安内攘外,济弱扶倾。”对于当时能称得上政绩的事情他都揽到自己名下。

歌颂魏公公的英明伟大,也成了当时的“政治正确”,是大小官员的例行公事。大学士冯铨在给他祝寿时称颂他“伟略高伊、吕,雄才压管、商,”什么伊尹、吕尚、管仲、商鞅统统不在话下。后来几个国子监学生竟然上书请求魏忠贤与孔子并祀,吹捧他“复重光之圣学,其功不在孟子下”。对于这些赞颂,魏忠贤照单全收,对阿谀的人大加赏赐。在当时用最无耻的方式赞美魏公公是小人升官发财的捷径。

天启最后两三年,阉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魏忠贤由一个猥琐的小人物成为国家的救星和圣人。从天启五年六月到天启六年十月,皇帝几乎每月都要对魏忠贤进行封赏。魏忠贤最后的爵秩是上公,明朝已经有150年没有封过公爵了,而魏忠贤以太监的身份晋为公爵,对国人的震撼力可想而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忠贤的家人也多是公、侯、伯,其从孙被封侯时才两岁。

别替魏忠贤吹了,他只不过是个庸人,他的孝子贤孙吹得比你好

阉党一伙对魏忠贤大吹法螺,说他“非但学识纲常之际,独萃其全;且于兵农礼乐之司,共济其盛”,“至诚结主上之知,先觉任天下之重。声溢华夷,颂腾朝野,职任擎天,功标浴日”。后来一切公文奏疏都要来一段赞美魏忠贤的话,如果没有就会当成异端受到惩戒。

就这样,魏忠贤被塑造成了一个伟人、圣人和神人。

接下来的全国各地为魏忠贤建生祠狂潮,更是把这场造神运动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都怪朱由校死得早,要不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这么一个历史遗迹了。

魏忠贤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孝子贤孙替他效力,他们吹捧魏忠贤我还可以理解,就是不知道现在吹捧洗白魏忠贤的那些人,你们这是唱的哪一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