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李清照16岁时写了两首词,瞬间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

2020-02-21 09:18:49 暂无 阅读:1565 评论:0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张爱玲说:

“出名要趁早。”

这句话用来形容李清照再适合不过。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一个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美誉的天才女词人,芳龄十六岁时,便已名满京师。

李清照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师从苏轼,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则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有如此家庭氛围,又有如此优良基因,李清照生来就注定不凡。

李清照16岁时写了两首词,瞬间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跟随父亲在汴京度过的,十六七岁的年纪,正如一朵娇艳的花儿含苞待放,但李清照岂会是庸脂俗粉,顾影自怜不是她要的生活,蜚声文坛才是她的理想。(注:本文涉及年龄,按照旧时习惯,均采用虚岁,下同。 )

李清照的诸多作品中,后世最熟知的莫过于两首《如梦令》,但你可曾想到,如此惊艳时光的千古名篇,竟然是出自一位十六七岁少女之手?

第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16岁时写了两首词,瞬间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

开篇“常记”二字已经交代清楚,这是一首忆昔之词,而非当时当地所作。据考证,这是李清照的处女作,写于她十六岁时,即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彼时,李清照刚到汴京不久,因回忆起早年的故乡往事而作此词。

这首小词,充满了青春律动和生活情趣,用词简练而有代表性,只选取了溪亭日暮、宴饮沉醉、兴尽回舟、误入藕花等几个片段,形象勾勒出一幅少女赏游图,最后画面随一滩鸥鹭消失在苍茫暮色中,言尽而意未尽,分外耐人寻味。

第二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6岁时写了两首词,瞬间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

根据《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也是创作于李清照十六七岁时,即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前后。相对比于前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名度更高,最后“绿肥红瘦”一句更是千百年来备受推崇,堪称绝妙之笔。

一夜风雨,宿醉酒醒后,李清照最关心的却是后院的海棠花,这充分体现了词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得知“海棠依旧”后,李清照却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其中,“绿”代指绿叶,“红”代指红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厚,“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风吹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四个字的完美组合,意外拼凑出一幅雨后绝美图,“红瘦”是逝去的春天,“绿肥”是将至的盛夏,一切的哀伤与憧憬,都在这“绿肥红瘦”之中。

李清照16岁时写了两首词,瞬间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

两首《如梦令》,都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作品,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和花美,都佳句频出、意境优美,都充满了青春的美好和生活的情趣。天才少女李清照刚入汴京不久,便凭借这两首《如梦令》名满京师。即便以今人眼光去看,李清照的这两首处女之作仍不失为婉约词派的巅峰之作。

《尧山堂外纪》记载:

“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而在诸多仰慕李清照才华的文士中,有一位叫赵明诚的翩翩公子,他的倾心,不仅在于词作,还在于写词之人,由此演绎出的那段千古爱情佳话,则是另一个有待详叙的故事,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全宋词》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