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2020-03-27 15:25:43 暂无 阅读:621 评论:0

张昭,东吴的名臣之一。在推进孙吴历史的过程中,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一生的命运都跟孙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孙权即位前期,张昭备受重视,二人亦师亦友,君臣相得,而后来,张昭与孙权却诸多不和,渐行渐远,君臣相离。

有些人认为张昭虽然忠于孙权,但因本性端肃,士品高标,故后期逐渐被孙权疏远。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是,张昭与孙权在政治选择上的背离,才是君臣渐行渐远的主要原因,这背后不仅蕴含着特定的世族阶层和文化背景,更是侧面反映孙吴政权存亡的大局变化。从成为谋士到临危受命,张昭在江东的地位达到顶峰

张昭,字子布,祖籍徐州彭城,他少有才名,与当时名士论道而不落下风,曾先后拒绝以孝廉、茂才被举荐的官职,为一方名士。直至汉末天下大乱,张昭跟随北地士子百姓南渡避乱的大潮,恰逢孙策于江东建业,与江东本土世代儒族势力水火不容,急需江北士人支持,张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孙策的谋士。

据史料记载,孙策当时尤为看重张昭,二人亦师亦友,军政大事毫不避讳,甚至在以北方士子全都赞美张昭一人的情况下,笑以管仲、齐桓公君臣相宜的佳话来比拟二人。建安五年,孙策彻底抹除了东汉朝廷在江东的势力,拥兵江东,踌躇满志,割据之势就此形成。这其中,张昭不仅为孙策平定江东出谋划策,而且其汉末流寓江东人士精神领袖的身份也是极大的助力。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同年,孙策被人刺杀,性命垂危孙权仓促上位,张昭作为首席顾命大臣,其政治地位达到此生巅峰。孙策临终针对江东现状,托言张昭辅助孙权起用儒士治理江东,甚至说出如果孙权无法胜任,张昭可以代替其位之类的话,足见江东此时形势严峻。

当时孙氏江东政治集团在内面临群龙无首、难以为继的困境,于外江东本土诸多英豪占据地利、手下也有精兵猛将,对孙氏尚有不服,而江东流寓人士顾惜己身,作壁旁观,这一时期江东境内可谓战乱频出,张昭的作用便前所未有地彰显出来。

首先,张昭忠心耿耿,即时辅佐孙权上位,点兵较将,稳定军心;其次,张昭、周瑜共同安抚招揽江东流寓人士, 先后举荐鲁肃、诸葛瑾等将相之才,这一举是扩大了孙吴政权的统治基础,形成了收抚江东人才的途径,平衡了江东、江西在军政要务上的人数, 从而极大促进孙吴政权的江东本土化,为后来孙吴在江东建国打下良好的基础。后来张昭作为文臣,不仅一手制定了吴地的典章礼制,甚至坐镇军中,亲上战场杀敌。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由此可知,张昭在江东政治集团中的核心地位及重要作用,因此孙权对其极为敬重,从把自己母亲的丧事交付给张昭,可见对其亲厚倚重。从权力的顶峰跌入人生低谷

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可比后起之秀的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诸葛亮,然而他和诸葛亮不同的是,他辅佐的帝王是一个雄才伟略之主,要在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下面讨生活过日子,可没有那么简单,伴君如伴虎是有道理的。

建安七年后,孙权与张昭因对待曹操招降的政治分歧而逐渐疏远,不过五年时间,张昭就以一种狼狈的姿态退出权力中心,可能有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何张昭会起落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对待曹操的政见不同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曹操经官渡之战的胜利,着手统一北方的同时,"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正统之名施压各地割据军阀,以图天下大业,割据江东的孙氏政治集团赫然在列。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孙氏政治集团中出现了以张昭、秦松为首的归降派和以周瑜、鲁肃为首,实际是孙权指挥的独立派,两派围绕如何应对的一系列军事布署上存在根本分歧,争论不断。建安七年,孙权就曹操令江东献上质子一事召集群臣商议,纵使张昭等人主张送质,孙权最后还是做出不送质子的决定。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夺取荆州后,欲借机将江东纳入他的政治版图中,于是给孙权写了一纸战书。孙权再一次召集幕僚,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主公不如迎合曹操,只有鲁肃事后劝孙权及早割据江东,以图大事,深得孙权的心。这两次博弈表面上是对待曹操招降的不同态度,实质是对孙氏江东政权日后所走政治道路的争论。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性格让帝王忌惮

孙权在魏、蜀相继建国后,建立吴国,同时选定丞相。张昭是孙吴老臣,朝野士林颇有声望,孙权却两次弃之,因为张昭刚正端肃的性格,史料记载张昭张昭容貌有威严,每每与孙权朝中对峙,疾言厉色,易起冲突。这种性格固然于社稷有益,但帝王显然不能忍受;而孙权第二次选用顾雍为相则是出于政治考虑,为推进孙吴政权本土化,采用江北人士治理江北之地的政策。

这时,在孙权的政治打击下,张昭已经处于半隐状态。他所提的建议,若正确,必先经顾雍在进入讨论环节;若与孙权相左,必得到其全力抨击。 在面对辽渊的问题上,二人辩论相当激烈,孙权甚至将刀扔在张昭面前,张昭称病不朝时,用土堵、用火烧他家的大门:在百官饮宴游戏时,孙权巧用辞令,迫使张昭饮酒,又以鸟"白头翁"揶揄之。孙权的种种折辱,使张昭在晚年政治声望跌至低谷。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张昭是传统的儒家文士,深受名节观念影响,从面上曹操背后是汉室正统,天下士子莫不倾向于曹操,对张昭也具有很大的心理吸引力;在军事战略上的判断失误,作为文士,他对当时南北形势的战略和曹操、孙权潜在的强弱转化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孙氏与曹操势力相差悬殊;最后,从天下人考虑,他认为曹操南下征战的胜负已定,天下统一安定的机会正在于此。

而孙权等人出身江北豪强,鲁肃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在州县大量施人财物,结交少年英才,勤习武艺,暗中学习兵法,早就有在江东这片冒险家的乐土以寻个人发展的打算。这样的出身修养自然异于张昭等世代儒族出身的士大夫,不会太过注重名节。而鲁肃为周瑜举荐,二者政治立场一致,鲁肃第一次面见孙权时,就提出割据江东的战略,句句无不是孙权心中所想 。

建安七年与十三年的两场争论,孙权两次否决张昭一派,斥责张昭为一己私虑折损江东,甚至拔刀砍桌泄愤,张昭政治声望大跌,与此同时,周瑜、鲁肃逐渐取代了张昭在孙氏江东政治集团的地位。直至后来赤壁之战大胜,孙权定国,功归周、鲁二人,侧面反映张昭一派的失势。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张昭与孙权的政治对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汉、魏交替之际,是中国极为特别的一段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寒门及其军事势力不断崛起,士大夫阶层却在赶赴历史的大潮中不断失败,寒门和儒士在此基础上合作。儒士为巩固的统治提供策略、制定制度,同时意欲借其军事力量复旧时秩序,这种矛盾互生的关系当时极为普遍,反射在吴地政权就是张昭与孙权的关系。

张昭与孙权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张昭出身儒学世家,少年自持,熟读经史子集,儒家文化的印记刻于骨血,自有士大夫的涵养,而孙权出身寒门,底层习气即使是做了帝王也不曾改变,好游猎、嗜酒,与张昭所秉持的礼法相差千里,他几次上谏也无济于事。在政治理念上,张昭推行儒家仁政,减轻刑狱之罚,注重名节;而孙权崇尚曹操,只要国力强盛,己身专权,底层人民的生活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讨论

张昭的学术文化活动也带动三国一时风尚。张昭是儒学名士,学术素养深厚,于经学、史学上颇有造诣。他精通《论语》,晚年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精于"《汉书》学",孙权教育太子时,就延请张昭父子传《汉书》要义,可见张昭研习《汉书》已形成家学,张昭父子在《汉学》学史的地位也非常崇高,具有开山之功。

从君臣相得,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

张昭一度是江北儒士的精神领袖,他汉末南渡的这一行为,于文化相对落后的江东之地就是极大的推进作用。而孙权江东定国后,张昭凭借特殊的身份地位与江北的学术交流更为密切,连曹丕也曾与张昭有过密切的学术交流。张昭的种种行为进一步推进了两地学术交流,对推进江北地区的思想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纵观张昭一生,荣辱参半,始终秉持儒家士大夫的礼节和道义。他年少成名,避难江东,先是跟随孙策打下江东,后效力孙权稳定孙吴政权。后因与孙权发生政治上的冲突,不堪其几番折辱,晚年醉心于学术,也算是有始有终。

参考资料:

陈寿 《三国志》

田余庆 《孙吴建国的道路》

胡三省 《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