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诛杀宗室,猜忌大臣,残暴的周宣帝为何没有杀掉杨坚?

2020-05-12 06:32:32 暂无 阅读:1598 评论:0

诛杀宗室,猜忌大臣,残暴的周宣帝为何没有杀掉杨坚?

杨坚的父亲叫杨忠,是西魏宇文泰设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老来得子,三十六岁有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杨坚。

杨坚在十三岁前受的是在寺院的尼姑教育,十三至十四岁是在太学接受的太学官方教育。十七岁开始步入仕途。独孤信看中了他,把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他。独孤氏是当时西魏八柱国之一,地位比杨忠还高。而这时候西魏政权被北周取代,西魏从此在历史上消失。因为宇文泰是当时西魏的权臣,他死了之后,宇文护一不做二不休就把西魏的皇帝废了,辅佐宇文泰的儿子当上了皇帝,于是西魏就变成了北周。后来宇文护就和皇帝争权。期间宇文护任命杨坚为右小宫伯(皇帝侍从),他想拉拢杨坚父子。此时他就在权臣和皇帝之间左右为难,就去问了他父亲,他的父亲就是说了一句“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让他不要轻易投靠,杨坚就接受了。565年杨坚晋升为大将军,出任随州刺史。后来他回到了长安后,皇帝都换了三个了,但是宇文护的地位还是位高权重。再后来北周的第三任皇帝周武帝把宇文护给杀了,从此周武帝大权在握,成为真正的皇帝。此后北周逐渐强盛,开始进攻北齐,而杨坚继承了其父随国公,大将军,正好有了表现的机会。

诛杀宗室,猜忌大臣,残暴的周宣帝为何没有杀掉杨坚?

建德二年(573年),周武帝为他的太子宇文赟纳妃娶了杨坚的长女儿杨丽华。此时的杨坚是大将军,随国公,皇亲国戚,是真正的位高权重与国休戚。在后来攻打消灭北齐的过程中杨坚又立下了大功,地位威望又得到了提升。此时周武帝身边的重臣发现杨坚有问题。如在建德四年(575年),也就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嫁给还是太子的周宣帝的第二年,齐王宪便向武帝进言:“普六茹(杨坚家族的胡姓)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在建德五年(576年),内史王轨又再次向武帝进言:“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劝武帝除去杨坚。尽管这两次危险,杨坚都在术士来和(武帝十分信任的术士,在武帝向其询问杨坚的面相时,始终称杨坚从面相上看为“节臣”)的帮助下惊险的度过。但也可以看出,在这些重臣的震摄与压制下,杨坚是有篡位的心而没有篡位的胆,被这些重臣死死压制着。

诛杀宗室,猜忌大臣,残暴的周宣帝为何没有杀掉杨坚?

宣政元年(578年),周武帝去世,皇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而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因为是皇后之父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大象初年,杨坚官任大后丞、右司武,很快转任大前疑。周宣帝每次外出巡幸,都让杨坚在朝内留守。当时周宣帝制定《刑经圣制》,法令极其严苛。杨坚因为法令严酷,不是教化约束臣民的好办法,向周宣帝强烈坚进谏,周宣帝不听。 周宣帝即位后,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齐王宪、上大将军王兴、上开府仪同将军独孤熊、开府仪同大将军豆卢绍。紧接着,又诛杀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大臣。武帝为其留下的重臣基本上被诛杀殆尽。事后,杨坚在回忆宣帝大杀忠臣重臣的时候,无不庆幸的说到:“宇文孝伯实有周之良臣,若使此人在朝,我辈无措手处也。”周宣帝大杀特杀武帝为其留下的重臣之后,朝廷上出现了很多空缺,而填补这些空缺的人便是宣帝身边的亲信宠臣。其中尤其以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最得宣帝信任宠爱。二人都曾和杨坚一同在太学学习,关系极睦。杨坚的地位和威望日益做大,周宣帝十分忌惮。周宣帝发怒之时,对皇后杨丽华说:“一定要将你家灭族!”于是召杨坚入宫,对左右侍卫说:“杨坚的脸色稍有变化,就杀了他。”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于是周宣帝没能杀了他。

诛杀宗室,猜忌大臣,残暴的周宣帝为何没有杀掉杨坚?

宣帝登基不满一年便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静帝),自己成为了太上皇,让静帝负责上朝面对朝臣,自己则专心于游玩。紧接着,宣帝又立了五位皇后,一举打破前赵皇帝刘聪“三后并立”的记录,当然五位皇后中的正宫皇后仍然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但是由于杨丽华出身高贵,又经常劝谏宣帝,所以她也是五位皇后重最不受宠的皇后,宣帝外出游玩也基本上不会带着她同去。宣帝在退位后经常带着四位皇后外出游玩(杨丽华除外),注意宣帝的外出游玩可不是驾车而是骑马,并且是不分时间的,想起来就立马出发,曾在一日之内从都城赶到洛阳。 但是残暴的周宣帝一直在猜忌杨坚,被猜忌中的杨坚如屡薄冰。在惶恐中他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去京城外做官,在周宣帝的宠臣郑译的帮助下,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杨坚迟迟没有出发,数月之后周宣帝出游宫外患重疾,匆忙被送回宫里。在宫里眼看不行了赶紧叫了两个御正大臣刘昉和郑译立其八岁儿子宇文衍为皇帝。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选辅政大臣,而这时候周宣帝已经不能说话了。这两个大臣就私下商量选杨坚当辅政大臣。杨坚是国丈,大将军位高权重有这个资历,就这样杨坚在刘昉和郑译的帮助下当上了辅政大臣。史称“刘昉牵前,郑译推后”。宣帝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刘昉、郑译等人将自己的岳父也是自己最讨厌的大臣——杨坚立为辅政大臣,奠定了杨坚篡位的基础。

诛杀宗室,猜忌大臣,残暴的周宣帝为何没有杀掉杨坚?

公元580年9月杨坚被任命为大丞相,10月又加上了大冢宰,12月杨坚的爵位晋升为随王,公元581年2月周静帝又把杨坚的职务换成了相国,而且让他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锡之礼。后来他就逼着周静帝发布禅位诏书,自己在一番推让之后就明正言顺的当上了皇帝。他原来是随国公但是他觉的“随”这个字不吉利就把这个“随”改为这个“隋”,建立了隋朝,统一了全国。杨坚的篡位称得上历史上最容易的一次篡位,赵翼称其为:“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唐太宗称其为“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

杨坚是大隋王朝的缔造者,他结束输了中国几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广阔帝国。在他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创造了诸多奇迹。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隋朝由弱到强盛,史称“开皇之治”。隋文帝被称为“圣人可汗”。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诛杀宗室,猜忌大臣,残暴的周宣帝为何没有杀掉杨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