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电影||《远去的牧歌》

2020-09-17 12:41:02 未知 阅读:850 评论:0

#影视杂谈#

驻村的关系,和柯尔克孜族老乡相处地久了,无意间就会对和柯尔克孜族老乡有关的人情事物,产生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作队和村里柯尔克孜族的大队书记以及从乌鲁木齐来的一位哈萨克族第一书记坐到了一起,席间谈论起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时,从他们口中了解到,原来两个民族无论是在以前的游牧、驯鹰、转场大迁移,还是现在的吃羊肉、喝马..酒、跳黑走马、民族服饰以及花纹图腾等诸多风俗习惯及变迁上均如出一辙,所以两个民族均称彼此为自家兄弟,说话间,语气自是多了几分亲切之感。

电影||《远去的牧歌》

对《远去的牧歌》这部电影的关注,首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身边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老乡更多一些了解的动力驱使,其次,来源于我个人原本对反映真实生活写照的文艺类电影的偏爱。

电影||《远去的牧歌》

《远去的牧歌》,讲述了在全国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下,哈萨克民族的游牧生活在80年代、90年代以及千禧之年后的历史变迁,没有夸张、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各种炫技手法,只有娓娓道来的真实,像是一部历史影像的纪录片,处处是生活。而生活之中的人和事儿,无不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潜移默化的被影响着和改变着。影片,不负我望,深得吾心!

电影||《远去的牧歌》

《远去的牧歌》中,哈萨克族老乡的牧场生活场景看似简单纯粹,长途跋涉的转场看起来也浩浩荡荡,可牧民的生活就是在这样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四季轮回地处处充满着艰辛。所以,异地搬迁的政策无疑是对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牧民在对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及富裕生活无比渴望的前提下,国家给予牧民生活向善向好改变的最好的一种办法。影片最终在国家异地搬迁的惠民政策下,在牧民浩浩荡荡地“最后一次转场”中落下帷幕。

电影||《远去的牧歌》

由影片,想到我们所驻柯尔克孜族村的部分老乡,虽然全部搬迁定居到新村来了,但是,就像影片中安土重迁的胡玛尔大叔一样,仍有搬迁之后该以何种方式维系生活、牛羊又该如何喂养的顾虑。即使政府在每一所定居的房子中建立了配套的暖圈,统一科学养殖的合作社,但个别柯尔克孜族老乡仍固执地坚持以传统的方式到山中放牧,而到了转场的季节,再辛苦地来一次大转场。只不过把孩子放在定居的房子生活、受教育,而他们在闲暇的时候再来定居房子生活。我想这就像胡玛尔大叔最后的倔强一样,最终也会在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迅速发展与大变革之中彻底改变。

电影||《远去的牧歌》

影片中的很多生活场景,即使放到现在,仍能在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老乡的生活中司空见惯,所以,我认为,“牧歌”远去的是牧民生活的艰辛,而那些能够承载民族风俗记忆的鲜活生活方式,比如,热气腾腾的马..酒及奶茶、牛粪烤制的塔巴馕、香甜如糯的波尔萨克、各种喜庆节日中欢快的黑走马、风格迥异的被褥抱枕、慈祥坚毅老人的貂皮帽等还在一代代传承着;而运载生产生活物资的原始雪橇、疾驰如飞的骏马、可爱的羊群、美丽的牧场、鲜艳的民族服饰以及固若磐石的大毡房等等,更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变成了吸引四面八方游客的靓丽名片。

电影||《远去的牧歌》

《远去的牧歌》不是悲壮的挽歌,恰恰相反,它是一曲和平年代牧民生活逐渐向好向上发展的历史颂歌,是一个民族生动鲜活历史印记的影像。历史的车轮终究要随着时间的流逝,缓缓地向前滚去,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应潮流,然后在顺应的过程中,传承好我们的民族文化,继续向前书写新的历史。

电影||《远去的牧歌》

【后记】

新疆不单单有能歌善舞的维..民族,还有大多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如果,你有对北疆喀纳斯一带或者南疆帕米尔高原的向往,如果你想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的话,《远去的牧歌》无疑是一扇丰富多彩的门和窗。

标签:牧歌 远去 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