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登风物志—文登营的“海权遗迹”

2018-10-11 15:00:19 网络整理 阅读:178 评论:0

文登营村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胶东村落,已经看不出兵营的样子,但在600年前的明朝,这里可是中国海防重镇,扼黄海而防倭寇,陈重兵而御京师。如今的文登营村还有当年的遗迹,诉说着中国历史上最后的“海权辉煌”。

文登风物志—文登营的“海权遗迹”

戚继光像

明朝年间,沿海倭患四起,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起,朝廷为防御倭寇,在今威海境内相继设威海、成山、靖海三卫,宁津、百尺崖、寻山、海阳四个千户所。明宣德二年(1427年),又设文登营,指挥节制上述三卫四所和宁海卫(今烟台市牟平区境内)。设文登营伊始,驻军1140人,马414匹,最高将领“把总”、“指挥”大多是将军级,授“护国大将军”衔。宣德十年(1435年),文登营迁往县城东五公里。当年驻军将校士兵以及眷属定居于此,遂成村落。

卫所和营对于抵抗倭寇,保障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仅威海卫等卫所和文登营从明永乐四年到清光绪二十年就与倭寇和海盗发生大的战事20多次。虽然有的战役卫所兵员有较大损失,但多数是将倭寇击败、击退或者斩杀。

文登风物志—文登营的“海权遗迹”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时任山东都指挥佥事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到文登营巡查,还曾作诗《过文登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