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的学生会:因爱国运动而兴盛,但无法长期稳定发展

2018-10-12 10:11:56 网络整理 阅读:189 评论:0

梁启超曾说道:“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尽管梁启超所言系针对“学会”,但是,这句话也是近代中国各类新式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这一现象最好的注脚。国民革命时期,有人便认为,“学生的集合,还是一切民众集合的第一步。”故而,学生会自然是这当中最有影响力的新式社团之一。由于民国时期的学生会与当下的学生会并不完全一致,其内涵与表现形态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本文首先将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简要地介绍近代中国的学生会。

民国的学生会:因爱国运动而兴盛,但无法长期稳定发展

《小学学生会的组织大纲及行动标准》,出自《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本文图片均来源于抗战文献数据..)

1926年,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曾对学生会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学生会就是各个学校里面的全体学生,为互励学业进步,改进学生利益,参加爱国运动而组织的整个的学生团体。换句话说,,就是各个学校里面的全体学生为达到解放民族和解放本身目的而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没有一个学校的学生不组织学生会而能很热烈持久的参加爱国运动并且能求得学生利益之最低限度的满足的,同时也就没有一个学生于既了解他的地位与责任之后而不迫切的要求组织学生会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并不能使我们完全了解民国时期的学生会,不过这至少揭示了学生会的出现,离不开近代史上为了救亡图存而不断发生的学生运动。

民国的学生会:因爱国运动而兴盛,但无法长期稳定发展

严复的《学生会条规序》,出自《国闻报汇编》

近代中国学生自治团体的出现,如桑兵所说,起于晚清,尽管被清廷目为非法,但在1903年前后纷纷涌现,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五四运动能够迅速发动并长期坚持,从学校到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的各级学生团体起了重要作用。当然,五四学生团体并非辛亥的直接延续,但群体组织性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历程却是一脉相承。”其宗旨主要是这几点:抵制压迫,挣脱专制束缚;把自治自立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自治为社会民主的先导表率。

民国的学生会:因爱国运动而兴盛,但无法长期稳定发展

出自《..神户华侨同文学校三拾周年纪念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