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水鲜为人知的抗战史!从莲滘小学出发,追溯历史拐点的红色往事!

2018-10-12 20:32:23 网络整理 阅读:57 评论:0

“祠堂正西方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有一座土名叫做大岗的山,山顶约100平方米,登上去可以瞭望四周,,晴朗时还能看到下游的河口。”

9日上午,在大塘镇莲滘村罗氏宗祠外,现年73岁的老支书罗威强向记者道出了他尘封已久的记忆。

大岗山在三水籍籍无名,但在三水抗战史上,它也有着难以磨灭的红色印记。抗战时期,山上曾有侵华日军驻防。在山脚不远的莲滘村,曾经有中共地下..开展活动。

三水鲜为人知的抗战史!从莲滘小学出发,追溯历史拐点的红色往事!

据中共三水党史研究资料记载,莲滘村罗氏宗祠与芦苞麦街6号一度成为战时三水县工委和县委领导机关旧址所在地。

有侵略和压迫的地方,就有中共党组织领导斗争。大塘紧挨北江航道,又地接芦苞、乐平、花都等地,在大塘莘田村、梅花村、噉咀一带的高山也曾发现有侵华日军遗留的战壕、碉堡等旧址或文字记载。

历史拐点赋予了这片土地红色的基因,注定要在三水抗战史诗中谱写不平凡的篇章。

了哥楼铭刻侨胞抗战史

沿着乡间小路驶进莲滘村,一座修葺一新的罗氏宗祠气派雍容。80年前的1938年,这里曾经战火弥漫。当年10月,广州、三水县城相继沦陷,三水成为沦陷区和半沦陷区。整个抗战时期,靠近大塘的芦苞、花都炭步等地曾受侵华日军铁蹄蹂躏。

三水鲜为人知的抗战史!从莲滘小学出发,追溯历史拐点的红色往事!

莲滘村罗氏宗祠曾是中共三水县工委和县委领导机关驻点所在地。/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听说村里有一个老师是地下党,名叫马光毅(音)。”罗威强说,莲滘村村民都姓罗,解放前约有800多人,与隔壁的莘田,以及大塘村并称大塘三大村。罗氏人口众多,是地方大族,中共地下..以教师为职业开展活动,容易得到掩护。

“抗战早期,大塘镇的莲滘村小学(即罗氏宗祠)与莘田村小学的确曾经是中共三水县工委和县委领导机关驻点所在地。”三水区档案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三水地理位置特殊,抗战时期各种政治和军事力量都在争夺这个片区。中共..在莲滘一带驻点活动,既可以宣传抗战救亡,又可以搜集情报,是虎口夺牙,更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

据其介绍,芦苞是战时三水的大后方,省、市机关也曾在此办公;与沦陷区接壤的乐平源潭、桃土布一带则成为南三纵队开展活动的革命老区;大塘镇与芦苞、乐平,以及花都接壤,侵华日军占据大岗山,可以将四个方向尽收眼底,架起的炮台可以控制不远处的北江河面,在瞭望军情的同时,还能串联敌占区。

因此,有中共地下..在此活动也就不会让人意外。摊开一张卫星地图,记者在大塘镇党委组工办相关人员的协助下作进一步考证,在莲滘村相隔五六公里的莘田村,有一处了哥楼,抗战时期曾有中共地下..在此活动。

该村党委书记李毅华说,莘田村有不少爱国侨胞支持抗日,他们捐赠的物资通过活跃在了哥楼的中共地下..而转运到抗战前线。解放后,当年的地下..还曾故地重游,并寻访当年的联络人。

三水鲜为人知的抗战史!从莲滘小学出发,追溯历史拐点的红色往事!

现年73岁的罗威强(左)在向大塘镇政府工作人员讲述他所知道的莲滘村红色往事。/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