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周末艺术鉴赏会)西方歌剧欣赏(下)——从巴洛克到浪漫(10月13日)

2018-10-13 21:31:45 网络整理 阅读:152 评论:0

主讲人:肖玛

本周六上午,在我馆第一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周末艺术鉴赏会”活动,讲座主题是“西方歌剧欣赏(下)——从巴洛克到浪漫”。主讲老师是中国声乐界第一位高男高音歌唱家,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国宝”的肖玛老师。

(周末艺术鉴赏会)西方歌剧欣赏(下)——从巴洛克到浪漫(10月13日)

讲座开始,肖老师先从喜歌剧讲起,音乐史学家:唐纳德·杰伊·格劳特说过喜歌剧给原本沉闷压抑的景观射入了一缕阳光。肖老师和现场读者朋友一起欣赏了《女仆做夫人》,1733年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做夫人》在那不勒斯首演。在当时是作为作曲家的一部非常沉闷的歌剧《骄傲的囚徒》中的幕间插剧。

接着介绍了维也纳的古典三巨头,18世纪下半叶,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使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新的政权形式。奥地利维也纳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三位音乐大师为代表的作曲家形成了一个群体——“维也纳古典乐派”。并欣赏了《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作品。

紧接着,介绍了浪漫主义乐派,音乐上的浪漫主义时期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于19世纪初叶至末叶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音乐流派。美国批评家亨利·克雷贝尔写道:从来没有一部歌剧,也不可能有这样一部能够把爱情、感情、同情心、情绪、迷信、社会风俗和民族特性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周末艺术鉴赏会)西方歌剧欣赏(下)——从巴洛克到浪漫(10月13日)

又给读者分享意大利的美声三杰,1828年在意大利旅行的海涅写道:自然,为了热爱今日的意大利歌剧,并进而去理解它,就必须首先看到民众,看到他的生活天地、他的性格、神态、烦恼、欢乐,简而言之,要看到他的全部历史。在贫困的、被奴役的意大利没有言论自由,只能借助音乐道出自己的心声。在意大利歌剧史上,1850~1900年是威尔第时期。19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歌剧创作面临青黄不接:罗西尼早已不写歌剧;贝利尼英年早逝;多尼采蒂也将告别人世。而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正在这个时期趋于成熟。到了19世纪50年代,威尔第的歌剧已在意大利深入人心,,中期作品有《弄臣》(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西西里晚祷》(1855)、《西蒙·博卡涅拉》(1857)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