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什么古代打仗都先攻打城池,这个原因很重要?

2018-11-11 09:56:07 网络整理 阅读:106 评论:0

每每看到古装电视剧打仗的情节的时候,就常常会看到一位将军带兵攻打一座城池,久攻不下。然后一整个部队都在这个城池下耗着,想尽一切办法攻城。那么为什么一个部队这么执着攻打一座城池,而不从旁边绕过去呢?

为什么古代打仗都先攻打城池,这个原因很重要?

古代打仗,主力军队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种在广场上集结几万人之后,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的一波、一波的出发。各地的后续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奔袭到集结地,合流后,再一波一波的出发。只有骑兵可以迅速集结,成建制的快速奔袭,但是骑兵培养和运维的成本太他妈高了,国家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兵。(通常来说养一名骑兵需要十多20年的马术训练,两匹以上配备马匹,为了培养战马的等还要喂养精饲料再加上武器。还要专人打理。战时出征还要携带大量战马的口粮,粮食做的马粮。马光吃草是养不成战马的。基本上来说古时后一匹战马一年的支出应该等于5个以上平民的一年支出。所以古时候只有游牧民族才养得起骑兵,从小学骑马,战时抢掠维持,训、养、两方面都在生活中就搞定。就这样养的基本都是轻骑兵。)

为什么古代打仗都先攻打城池,这个原因很重要?

而步兵就需要给养,这个时候城池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城池都是修建在咽喉要道之上,修建之时就充分考虑到周边的交通情况,往往避无可避,绕不可去,比如山海关,,雁门关、剑阁,这些地方根本绕不过去。尤其是在交通完全靠走的古代,原始森林、沼泽密布,更是难以实现战略迂回,有些根本就绕不过去。

其次,城池是死的,可城里的人却是活的。敌攻我守,敌退我追。在转移中的部队最为薄弱,你要绕的地方往往交通条件更为恶劣,据险设伏,可是不耍的,搞不好会全军覆灭。第三,两点之间,直线最近。重要的城池往往设在你战略目标最近的点上,比如山海关,从东北进入中原,占据了山海关就打开了北京的大门,虽然攻击难度大,可是一旦成功战果也大,如果从山西绕行,路远关多,难度更大。

为什么古代打仗都先攻打城池,这个原因很重要?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财,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行军作战,必须要保证粮食的补给,而原因就在于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没有一个不是人,是人就要吃东西来填饱肚子,只有这样军队才有极高的战斗力,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以少胜多的战役的转折点就是劫对方粮草,使得对方的士兵挨饿,然后丧失战斗力,所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就是说粮草的补给至关重要,没有粮草的士兵,走不了多远。而城池就意味着有粮仓,攻下城池,就能得到粮食,给军队得到补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