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宣文化与徽文化之比较(下)

2018-11-11 09:59:04 网络整理 阅读:156 评论:0

文化与徽文化之比较(下)

陆再奇

微信版第396期

(三)明清时期,徽文化异军突起,皖南地域文化中心移至徽州,宣文化紧随其后

元代,不足百年,蒙古人统治中国,人分四等,中国文化处于低潮。宣城贡氏、汪氏、张氏、王氏等文学家族的文学创作却极其繁盛。贡氏家族四世有诗文作品传世者27人,其中贡奎、贡师泰、贡性之连续三代均有个人诗文汇编传世,在元代绝无仅有的。贡奎有“元诗巨擘”之美誉,其子贡师泰则为“名高一代,文照千古”的显赫人物。明清时期,随着徽州商人群体的兴起与文教的兴盛,徽州的经济、文化实力迅速上升,徽州府(府治歙州)开始取代宁国府(府治宣城),逐渐成为皖南的领头军,并博得“东南邹鲁”的荣誉,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迁居外籍的徽州人创造的业绩远胜于徽州本土。新安理学历经元末明初的高峰期,至明代中叶开始衰败。

明代中后期,宣城科第之盛空前绝后,明万历一朝,仅宣城县一地任三品以上大员就有七八人。明天启三年(1623),宣城县洪林镇建石质三元牌坊一座,一面题额“十里三元”(即:状元沈懋学、会元汤宾尹、解元贡钦),一面题额“同朝鼎甲”(即:状元沈懋学、榜眼汤宾尹、探花舒宏志),上属四人均为明代洪林桥周围十里境内人氏。明代宣城县还派生出“宣党”,魁首汤宾尹,人称“汤宣城”。清康熙中叶,统治趋于稳固,宣城科甲再兴。康熙《宁国府志》载,宁国府有社学562所、县塾5所、书院54所,各类学校,各种形式和教育,培养了众多的人才,这些人不仅创造发展着宣文化,还继承保护了宣文化。

宣文化与徽文化之比较(下)

明至清,宁国府与徽州府地域文化各有千秋。《重修安徽通志•艺文志》载,明代安徽著作1915部,徽州府757部,居第一位;宁国府314部,居第二位;安庆府274部,居第三位。《明史》列传宁国府11人,其中宣城县8人。《清史稿》列传皖籍人物209名( 未计女性) ,安庆府和徽州府各51人,并列第一,其中安庆府桐城县49人,徽州府歙县29人、休宁12人;庐州府35人,位居第二,其中合肥县26人;宁国府19人,位居第三,其中泾县9人,宣城县5人,均属人才密集区。清代的文学家,据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记载,全国1806人,有籍贯可考者1741,安徽境内98人,其中:安庆府40人,徽州府32人,宁国府15人。清初,宁国府的施闰章与高咏、梅庚、梅清、梅文鼎、沈泌等宣城诗人凝聚为一体,自建一帜,人称“宣城体”,或“宛陵体”。

标签:文化 比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