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 | 黄朴民:汉武帝de政治遗产

2018-12-14 12:36:48 网络整理 阅读:174 评论:0

历史 | 黄朴民:汉武帝de政治遗产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几个积极有为的皇帝之一,他的文治武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汉社会的面貌,成为了两汉政治遗产。对待这份遗产,他的继承者抱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这就直接关系到国策的制定与实施,并进而制约着汉朝国运的盛衰。本文旨在通过对武帝身后政治走向的考察,以概略说明当时朝廷有关国家战略抉择的得失与利弊。

一、武帝晚年的社会政治危机

汉武帝奋发有为,自登基之日起就孜孜进取,希望成就一番伟业,为汉家天下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所谓“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武帝征和二年)。为此,在政治上,他贬抑相权以强化君主独裁专制,“举贤良文学”以扩大地主阶级统治基础,举行封禅典礼以提高皇帝权威,实施“推恩法”以削弱地方势力,任用酷吏以保证专制措施畅行全国。经济上,他重农抑商以巩固国本,算缗告缗以大量征收工商税资,设立盐铁专卖制度以控制经济命脉,推行“平准”措施以垄断商业活动,按“利出一孔”的原则操控国家全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上,他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立五经博士,兴办学校以明确文化建设的导向,倡导孝行,宣扬廉德,移风易俗以教化天下万民。当然,他平生做的最大一桩事业,是自元光二年(前133年)起连续39年之久从事反击匈奴的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匈奴传》)。其间他又先后平定东瓯、南越,“通西南夷”,成就一番赫赫功业,这正如司马相如《难巴蜀父老书》中所说的那样:“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汉书·司马相如传》)以武帝一生行迹看,其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而立“非常之功”,乃是实至名归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