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全宋文》出蜀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3)

2018-06-15 07:53:20 网络整理 阅读:188 评论:0

《全宋文》收录的10余万篇各种体例文章中,95%的作家在此前未被编入过专集。《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的研究空白都具有深远意义。

2018年,距离《全宋文》编纂工程开启已有33年时间,距总集出版完毕也流逝了12年。在成都家中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曾枣庄庆幸那个时代编纂《全宋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还是赶上了好机遇,“再晚几年可能就编不成了。”而他也坦率地慨叹这一路走完的艰辛——“如果问我来生还编不编《全宋文》,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编了,因为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

《全宋文》编纂工程,为何发轫于蜀地?修书21年,一群人又曾在岁月河流里书写了怎样的沧桑和心血?

刚满一岁的古籍所,和一个知难而进的选择

1984年6月,曾枣庄和刘琳分别从四川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调到刚诞生一年的古籍整理研究所,但当时古籍所经费和研究人员都极其紧缺,几乎就是一个空架子。于是古籍所紧急招兵买马,引进一批文史方面的青年研究人才,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后来这群青年就成为编纂《全宋文》的主力军。曾枣庄说,正因为他们比较年轻,学历也高,所以编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

“本来刘琳研究魏晋南北朝,我一直研究宋代,最初古籍所是想搞两个方向,后来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上都集中到宋代了,魏晋南北朝那一块基本上就没有做了。”

研究人员队伍初步成形,古籍所开始筹划“上项目”。

“当时最早提出来是要编《全宋诗》,后来北大说他们已经上了,当然我们跟北大就不能比,北大要编我们就只好改为编《全宋文》。”

最早是刘琳先提出编撰《全宋文》,认为这样学文、学史的力量都可以上。曾枣庄比较担忧《全宋文》难度大,“我主张系统整理点校宋人别集,拿得起,放得下,风险小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