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端午,纪念一个诗人的名义

2018-06-17 22:34:34 网络整理 阅读:157 评论:0

端午,纪念一个诗人的名义

千百年来,诗人们更是时刻不忘屈原,用心体会着屈原的悲痛与忧国忧民的良知良心。端午节就成了他们沉吟低唱的载体。屈原自然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有个诗人写了《端午,纪念一个人的名义》他最后这样写到:“每年的这一天/汨罗江都会剧烈而久远地抽搐/一只粽子也能砸痛它的神经/激起滔天大浪/而你在江底微笑/嘴角比怀里的石头更沉默/为黑夜的来临点燃最后一盏灯火/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历史上已经没有几个人能证明了/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而以纪念一个诗人的名义/赋予一个节日内涵/后人的心里/你是唯一的”这个节日因诗人而设,因此诗人虽死犹生,他是与天地日月光华同在的.诗人是永生的。所以端午节又称诗人节。史记有这样记载: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乃作《怀沙》之赋。 ——《史记·屈原列传》。

端午,纪念一个诗人的名义

诗人是清醒的,因此他无法同流合污,但又是固执的,他是诗人而不是政治家,他是真善美的化身,他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他是“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正因为如此,他才作出了用他的死"为黑夜的来临点燃最后一盏灯火",才值得拥有了以纪念一个诗人的名义名垂千古流传百世而命名的人世间的端午节这个日子。我作为他精神的弟子,高山仰之,景行行之,我写诗追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