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初唐四杰的文学高峰为什么都发生在四川?(3)

2019-02-14 17:57:47 网络整理 阅读:162 评论:0

当时卢照邻刚到蜀地就莫名其妙卷入一场是非关押入狱,好在不算严重,也许是麟德二年(665),欣赏他的邓王李元裕临终前还举荐他,卢照邻平安出狱,就往来于川北三台、剑阁和广元各地,不久受任新都尉,在四川的时间也比较长。咸亨元年(670),王勃随卢照邻到汉州(今四川广汉市)作《慈竹赋》:“庶因感而长怀,将策情而励己。”而且两人还一起参加凤凰山重修至真观的典礼,卢照邻留下一篇《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之后王勃、卢照邻在成都与益州大都督府群官交游。王勃赞美成都“城邑千仞,峰峦回绝”,“何山川之壮丽”(《春日序》);作名篇《春思赋》,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其《益州夫子庙碑》被誉为“宏伟绝人”之文。”三月三日,王勃与卢照邻一起和诗《三月曲水宴》,卢照邻得樽字,王勃得烟字,两人也非常投缘。与老大哥卢照邻的相交,暂时改变了王勃之前入川时的郁闷心情,对前途重新燃起希望。

咸亨二年(671)夏,二十二岁的王勃离蜀北归,再经彭县、什邡、绵竹、三台、绵阳,作《绵州北亭群公宴序》表达了留恋之情。很可惜,王勃的诗文有很多散失,当时自编《入蜀纪行诗三十首》已经全部不存,仅有一篇《入蜀纪行诗序》。王勃写道,“况乎躬览胜事,足践灵区,烟霞为朝夕之资,风月得林泉之助?嗟乎!山川之感化多矣,余能无情哉?”原本被皇帝驱赶入蜀的王勃,内心一直沮丧与落寞,但随着有朋友知己的鼓励,以及巴山蜀水的风光驱散了阴霾。杨炯后来在《王勃集序》云:“神机若助,日新其业,西南洪笔,咸出其词。每有一文,海内惊瞻。”高度评价了王勃蜀中诗文在当时的影响。

初唐四杰的文学高峰为什么都发生在四川?(3)

二、骆宾王和卢照邻在成都因一个女人“反目”

骆宾王在四人中最年长,资历也最复杂,性格也最豪侠。少年时仗剑出塞,远赴西域希望建功立业,结果没有什么收获。但骆宾王没有死心,返回中原不久,又马不停蹄随姚州道大总管(姚州是羁縻州,位于云南楚雄)李义平定南诏,打了几个胜仗,骆宾王担任武功主簿,撰写表功的文书,来往长安和云南间,这期间骆宾王其实已经穿行于蜀中。之后这一段比较悠闲的时间,因此成为他的创作黄金期,骆宾王大约从三十六七岁到四十多岁,虽有公务来往其他地方,但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生活在四川,趁机游览了大部分蜀中名胜古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