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船从元朝来

2018-06-18 08:48:18 网络整理 阅读:108 评论:0

漕船上,落满时光的风霜与斑驳。

2002年聊城城区闸口北50米处,由运河清淤工人发现一艘杉木古沉船,随着一点点挖掘,拂去冰凉乌黑的淤泥,古船又重见天日了。虽然有部分残缺、腐朽,却依然厚重。经过考古专家测定,这艘船已有700岁的年纪,长17.5米,宽4米,大小小11个船舱,当时它倒扣在泥水中,20个小伙子才将其抬出来,经过专家认定,这是为元代官府打造的典型漕船,令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争看新鲜。

船从元朝来

从此后,这位老者就占据了聊城中国运河博物馆展厅的一方重要位置,也占据了运河聊城的重要历史地位。明亮的灯光下,依稀闪现着远古的沧桑,黑黄的船体,诉说着从前的辉煌。在那个年月,它从南到北,船舱里装满高高的粮袋,运往京城,卸在皇家国库,金黄的籽实从高处倾泻而下,透露丰收和希望的信息……鲜红的隔离带,把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与古船之间空出一米的距离,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许多人向它探寻,行着注目礼。

我似乎看到橘红的阳光照到碧绿的水波上,帆影点点,暖意无限。扬帆的船只在河道里顺水漂流,站在船首的那人,长衫飘飘,双手背在身后,目光镇定,从容望向远方。几只纯白的水鸟缓缓飞来,又渐行渐远,像几朵白云一下子扎到天上去。垂柳的长发低到水面,如烟似雾,翠绿一团如同谁家晾晒的丝绸。白帆高张,南来北往的客船官船在运河里交错穿行。

船从元朝来

大运河翠波起伏,带动南北文化的碰撞、流通、交流。它牵着人们的梦去了远方,又把远方世界的精彩推来。连岸边喜鹊的叫声也充满吉祥,时不时吐露一串,滴落到光滑的石板路上……

“整个船残存48块木板,木板之间用7厘米长的枣核钉相连。”我似乎听到一群工匠在拆解粗壮红杉的声音,它酱紫的肌肤..了出来,碎屑飞舞,木质的清香沁人心脾。7厘米长的枣核钉,叮叮当当,敲敲打打,与杉木板合而为一,便成就了一艘大船,便能浸入细密的流水,便能到运河里畅游。

“这是中国运河主航道上出土的唯一一艘运河官粮船。”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说:“从运河河道出土这样一艘元代漕船,足以说明,当时聊城的运河就已经可以通航大船。其规模之大,可运货物之多,足见当时漕运的繁荣。”

船从元朝来

元世祖忽必烈赐名的聊城段“会通河”,自运河数次兴工开复,纵贯中国南北,便为聊城发展带来生机无限,成为明清时期古运河沿线的九大商埠之一,“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舟机如山,商铺林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皇家运送粮食的漕船,运输布匹、茶果、丝绸、煤炭各类货品的商船,有钱人附庸风雅,旅游观光,走亲访友的客船,大都是通过运河船只南来北往。大运河两岸为当时中国经济最富庶、文化最昌明、人口物资最集中的地区,,以运河为轴线,辐射、影响着周边。

标签:元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