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江郎才尽,李鸿章七十多岁写的诗,比二十多岁差远了

2019-02-21 14:58:51 网络整理 阅读:148 评论:0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时年二十四岁。他曾受业于曾国藩、翁心存(后来他的政敌翁同龢之父)等大儒,学问精进。

当然咯,有人要说了,,考上进士就是大才子?

确实,有些中举人,中进士的,也就死读书、读死书而已,之乎者也,酸不溜秋,让人生厌。

江郎才尽,李鸿章七十多岁写的诗,比二十多岁差远了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青年李鸿章,显然不是如此。

我们知道,乾隆皇帝写了四万首诗,流传下来哪怕一句吗?但李鸿章却有一句诗,被人所熟悉。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好大气魄!

且全诗虽然不敢跟李白比,也算是才华横溢了。

然而,甲午战争之后,他游历欧美,在英国时,写的一首诗,就让人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江郎才尽——

诗名为《伦敦火车道口中占》,只有四句——

飘然海外一浮鸥,南北东西遍地球。万绿丛中两条路,飚轮电擎不停留。

在《1896 李鸿章的世界之旅》记载此诗的空白处,我写上了一句话——太兴奋,变成了打油诗。

朋友们读此诗,应该能感觉到没什么诗意,就像是只读过几句歪书的人所写的。比起“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简直差远了

江郎才尽,李鸿章七十多岁写的诗,比二十多岁差远了

(李鸿章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为何会兴奋得要写诗呢?

原来,到访英国之后,他受到英国人的极大厚待——

海军表演分列式,鸣礼炮十九响;

参观造船厂、水雷厂;很多平时不让人去的地方,都开放给了他;

水雷厂的主管,为了让他能尽情提问,下令工厂停止生产,免得噪音惊扰;

他的住处,到处挂着中国旗帜,“黄龙飞舞……陈设之周到深严,几忘身在客矣”。

尤其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亲切接见了他,抚慰这个刚吃了败仗,签了马关条约,洋务运动几十年心血付诸东流,还要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背黑锅,被骂为汉奸卖国贼的老人,说“卿跋涉长途,远适我国,朕甚喜卿之至。卿言中英辑睦,甚合朕意。”

江郎才尽,李鸿章七十多岁写的诗,比二十多岁差远了

(英国女王接见李鸿章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此无微不至,宾至如归的感觉,让这个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老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受宠若惊。

心情一舒畅,能不吟诗否?

此诗水平欠佳,除了才情已老,也与此诗为临时有感而发,未经打磨有关。

但却留下了当时最为真实的印记,让后人能更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