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2019-04-19 03:29:34 暂无 阅读:950 评论:0

“古寺依岩立,秋江进佛清,七层楼阁影,三面雨风声……”江津区石门镇西南,依山傍水之处,茂林修竹之间,坐落着这么一座寺院——远观其形如莲、精彩绝伦,近看雕梁画栋、高大壮观,人称“石门大梵宇”。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寺内有摩崖造像一尊,通高13.5米,镌刻精湛细腻、线条流通,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素来便有“长江第一大佛”的佳誉。千百年来,佛像默坐江畔,远离城市的喧嚣,看尽世事沧海浮沉。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寺庙,探寻从古到今汗青遗留的点滴陈迹。

01

传说,“明珠镶嵌”捍卫一方安然

初见石门大梵宇,与浩瀚文物景点比拟,它显得“娇小玲珑”很多,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文物界的地位。早在解放初期,大梵宇就被评定为省级重点文物珍爱单元单子;2013年5月,升级成全国第七批国度级重点文物珍爱单元单子,其摩崖造像被视为镶嵌在万里长江边上的一颗明珠,拥有举世无双的艺术价格。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挺立于崖壁之上的大梵宇,坐北朝南、倚山而建,与美丽的天然景观融为一体。从山脚沿着石板路一步步攀行而上,行至半山腰回望山下,蜿蜒而过的铁路在浓密的树荫下隐约可见。稍作停留,持续上行,入得第一道庙门,踏上二十三道青石阶,便来到正殿。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正殿开三门,已被磨得圆滑的门槛是寺庙香火鼎盛最好的见证。入门在民间讲究“男左女右佛中空”,跨过高高的木门槛,一尊伟大的水月观音摩崖造像便映入眼帘,仰头观之,庄重华美、维妙维肖。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关于这尊摩崖造像,从寺庙大殿治理员曹兵那边,记者听到了一个艳丽的传说。“相传,宋神宗年间,玉帝巡游至此,发现此地民不聊生,故托梦给神宗皇帝命他派人铸水月观音像坐镇于此,像成之后,石家声平浪静,水月观音便也成为了过往船只的捍卫神。”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故事与实际之间确有其关联。据史料考据,造像的开凿和乐山大佛开凿目的极为相似,皆为保佑航运平安所铸的镇江神佛。因该处长江航道上滩险流急,前人为了航运平安,便开凿大佛示警护航。数百年来,耸立在江滨的重阁巨像,见证了长江航道的繁荣与成长。

02

实际,“寺佛一体”造像千年无损

神秘的传说为石门大梵宇增添了一种昏黄之美,让人不由得想去拨开这团云雾。持续翻阅厚重的古籍,翻开那层层面纱。

明万历《蜀中胜景记》有记载:“县西四十里,有石羊驿,其地亦名石门,对壁江上刊大佛,有大梵宇,故相张无尽所创……”由此可看,摩崖造像应建于宋徽宗年间,但像阁始建年月不详,现存的大梵宇为清乾隆年间改建。清同治八年(1896年)又对大梵宇进行重建。民国初年,再次对大梵宇进行补葺。现现在寺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20平方米,留存度根基无缺。

寺庙整体建造独具匠心,呈三合院结构,层层叠叠、风格磅礴。寺门正面额题“大梵宇”三字,顶上塑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像,简单而不失精彩。正殿为七重檐山式顶,琉璃瓦铺盖,正中饰宝瓶,是我国典型的清代高层建筑,通高24.84米。摆布配房为石木构造,硬山式顶,小青瓦覆其上,通高4.5米。木质建筑浑然一体,无一颗铁钉镶嵌个中。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古书记载,佛像只于明清时期做过从新彩绘,悠悠岁月、物换星移,佛像饱经千年风雨,至今仍无缺无损,是否与寺庙建筑互相关注?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说来也奇,前人建庙之初就设计了避雷系统,寺庙虽立于山崖,千百年来不曾蒙受雷击,大佛也是以平安无事。”曹兵如是说道,前辈们心思之巧妙让后人叹为观止。

佛像千年无损还与脚下“圣水”有亲切关联。在造像左足下有一口两尺见方的小水井,名为“甘泉井”,井内泉水常年满而不溢,从不干涸。这是运用了古代排水工程的道理将山崖渗水引流至此,不光珍爱了佛像不受侵蚀,又有了“聚宝入盆”之用意。几乎所有来此的香客,都要“卑恭屈节”,放下身段掬一口山泉试试,表达对大佛的一种尊敬。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寺佛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造像与寺庙高度契合。事实是如何的别具匠心,才能打造出如斯完美的工艺,个中的奥秘让后来者百转千回而不得知,唯有对前人的一颗七窍玲珑心赞叹不已。

03

存疑,“有名无实”只见观音不见佛

探寻幽幽古寺,神秘感最为粘稠的莫过于这尊千年佛像。佛像乃洪水月观音,依山崖凿出,神韵伟岸、华美非常;走上前细细端详,观音身形雍容,温雅文静,微闭的嘴角上露出丝丝慈爱之意。佛像头上戴一宝冠,玲珑细腻,宝冠中一笑容可掬的罗汉危坐其上,惟妙惟肖。法衣在胸前敞开,佛珠历历可数,帛带轻飘,肌肤若隐若现,金轮刺眼醒目,可见其地位之尊贵。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奇特的坐姿更是引得旅客津津乐道,不似其他佛像般正襟端坐,造像左脚微微翘起轻踏荷叶,左手轻放于左膝上,右手天然下垂,慵懒坐于莲花之上,神情安详,舒展风雅,似乎静静赏识江面上过往的船只,雍容华贵中透露着自由安闲、无拘无束。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寺庙以“大梵宇”定名,却为何只见观音不见佛?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其实,观音崇奉,在大乘释教和民间崇奉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宋代更是达到一个高度。其造像多静穆深奥,姿态亦温婉秀丽,闲适而肃肃,由象征之偶像变为蔼然可亲之人类,且性格愈趋女性化。再有,清代刘绍宽曾提诗大梵宇:“古寺依岩立,秋江近佛清……”此诗中亦称观音大像为“佛”,此后句可见本地习惯,观音与佛的界线并没有划分得那么清楚。

“长江第一大佛”传世之谜:阅尽千年荣华 揭开江津石门

不外,无论源自何意,古代的雕塑家们凭借高明的造诣付与了作品魂魄,将粘稠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世世俗感情融入个中,实为后世人留下了灿烂的艺术瑰宝。

(起原:@江津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