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贵妇嫌儿子太丑想丢弃,尼姑阻拦并亲自抚育,婴儿后来成千古一帝

2019-04-22 18:22:35 暂无 阅读:1984 评论:0

文/格瓦拉同志

隋文帝杨坚身世于千年名门望族-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孙,其父杨忠因跟随大军阀宇文泰略定关陇、建立西魏政权有功,官至柱国上将军、大司空,封随国公,是其时最有权势的“八柱国”之一。然而据陈寅恪师长考据,杨坚的祖上其实是山东寒族,为自抬身份,才冒认是杨震之后。

为了神化建国皇帝们,史官们在描述他们的出生情形时,总会附着上一些神新鲜诞的色彩,隋文帝概莫能外。据正史记载,隋文帝出生在冯翊波若寺,其时产房里布满了紫色的光气,见者无不感应惊异。比及杨坚降生后,产婆看到这个男婴,差点没吓晕曩昔,只见他上生角、遍体龙鳞,目光犀利、冷光四射,下颌长且凸起,活脱一个“小龙人”的形象。

贵妇嫌儿子太丑想丢弃,尼姑阻拦并亲自抚育,婴儿后来成千古一帝

吕氏嫌弃儿子太丑,预备将他弃养

杨坚的母亲吕氏不知道什么情形,便催促产婆赶紧把孩子递给她看,产婆游移再三,在把男婴递给吕夫人前,战战兢兢地跟她讲:“贵令郎描写奇异,绝不凡人,夫人看到后,万万莫要感应惊惶。”吕夫人不明就里,比及接过儿子来一看,差点被他这副丑式样吓傻,手一抖便将杨坚仍在地上。事后,吕夫人久久无法从惧怕中缓过神来,并筹算把儿子弃养。

(隋文)帝,武元皇帝之长子也。皇妣曰吕氏。以周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帝于冯翊波若寺。有紫气充庭...皇妣抱帝,忽见头上出角,遍体起鳞,坠帝于地...帝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字,长上短下,沈深严重。见《北史·卷十一》。

贵妇嫌儿子太丑想丢弃,尼姑阻拦并亲自抚育,婴儿后来成千古一帝

尼姑救下杨坚,并抚育他长大

就在此时,从河东云游到此的一个尼姑赶紧过来阻止,而且对吕夫人讲:“这孩子的边幅如斯奇异,或许是天神投胎所生,弗成以在俗世间养育。若夫人不嫌弃的话,贫尼甘愿亲自抚育这个孩子,待未来长大后,再送回贵府若何?”吕夫人感觉这个建议不错,便把杨坚交给尼姑来抚育,后者由此才算是保住一条命。

此后数年间,尼姑便亲自照看杨坚的饮食起居,不光教他进修各类常识,还为他取奶名为“那罗延”,意译为“坚硬力士”或“金刚力士”。杨坚在尼姑的抚育下成长很快,年数轻轻的便显现出过人的先天(“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弗成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育。”引文同上)。数年后,杨忠将儿子接回府中养育,后者由此才脱离尼姑。

贵妇嫌儿子太丑想丢弃,尼姑阻拦并亲自抚育,婴儿后来成千古一帝

杨坚极受宇文泰、周武帝重视

杨坚回抵家中后,先是被送入太学研读儒家经典,与此同时,还跟着父亲进修骑射之术。杨坚天资聪颖,融会能力非常强,仅仅几年时间,便学会一身过硬的手腕。作为将门虎子,杨坚很早便追随杨忠交战南北,凭借父荫及军功,年仅16岁便出任骠骑上将军,28岁时又承继其父的随国公爵位。

在侍奉西魏、北周时代,杨坚因为才能出众,很受权臣宇文泰和周武帝的重视,后者甚至还跟他结成儿女亲家,让太子宇文赟(周宣帝)迎娶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妃。比及宇文赟继位为帝后,杨丽华晋升为皇后,杨坚天然便成为国丈。宣帝在位时代荒诞无度,在位八个月便把山河搞得乌烟瘴气,而且为了追求享受,还把皇位让给年仅6岁的儿子宇文阐(周静帝),而本身则以太上皇的身份,躲在后宫大享清福。

贵妇嫌儿子太丑想丢弃,尼姑阻拦并亲自抚育,婴儿后来成千古一帝

北周宣帝宇文赟剧照

但宇文毓退居后宫没多久,便因酒色蚀骨而死,终年22岁。宇文赟临终前,杨坚行使侍疾的机会,授意心腹郑译、刘昉伪造遗诏,公布录用本身为丞相,以辅佐幼主宇文阐处理朝政。比及宇文赟身后,杨坚便执掌北周朝政,然后借机铲除异己,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消灭完所有的政敌。此时,杨坚见时机已成熟,便强制静帝“禅位”给本身,然后建立隋朝,时在开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在位23年间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不光完成覆灭南陈、统一南北的伟业,还分化突厥、减弱吐谷浑,在鼎力开疆拓土的同时,还成功地不乱住边陲的事态。在内政治理和轨制创设等方面,隋文帝还鼎力成长经济、开设科举,并改造中央行政机构,创设三省六部制。所有这一切,都对后世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贵妇嫌儿子太丑想丢弃,尼姑阻拦并亲自抚育,婴儿后来成千古一帝

隋文帝文治武功卓有成就,被称为“千古一帝”

经由多年的辛劳经营,中国在隋文帝的治下,又迎来各项事业大成长的“黄金时代”,仅生齿数量一项,便达到盛唐之前汗青的巅峰(870万户、4494万人)。就汗青成就和对帝国的持续、健康成长而言,隋文帝的功勋其实远超秦始皇、汉武帝,绝对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在仁寿宫大宝殿驾崩,终年64岁。隋文帝身后,留给继任者隋炀帝一个无比强大的大帝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儿子的穷兵黩武和大兴土木等政策,盛极一时的隋帝国,竟然在短短14年时间里走向杂沓、盘据和消亡,实在是令人无比唏嘘。

史料起原:《隋书》、《北史》、《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