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水稻进化史:前人是怎么爱上大米饭?

2019-04-23 12:24:33 暂无 阅读:1365 评论:0
水稻进化史:前人是怎么爱上大米饭?

作为世界人莳植最普遍,养活生齿最多的粮食作为,他为能从一颗小小的稻谷酿成几十亿人的口粮?

一年能莳植三次,丰收三次。

水稻进化史:前人是怎么爱上大米饭?

水稻是稻属谷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1973年,中国考古队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20吨人工栽培的稻谷,这首次证实了中国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起头莳植稻谷,而在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就有关于黄河中粗俗莳植水稻的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可贵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水稻进化史:前人是怎么爱上大米饭?

在古代的每一天,虽然发现用蒸汽能煮熟米饭,而且颗颗丰满,粒粒分明,这种“蒸饭”体式和如今我们烧饭的体式有所分歧,其时的蒸饭是在锅里煮,然后捞出来。

水稻进化史:前人是怎么爱上大米饭?

而器具的立异为“蒸饭”供应了便当。古时候蒸饭的器皿叫“甗”(yan),甗的底部有好多小孔,然后放在鬲上蒸,实现高温气体的上下畅通,将米蒸成饭。

而到了汉代,前人对食物有了新的要求,起头吃一种叫“糗糒”的主食,其实就是把煮熟的米饭晒干,然后用汤泡着吃,其首要原因或者是米饭晒干之后,易于留存,轻易携带,这对于喜欢吃米饭的南方人来说,可谓是一大创举,在西北边境作战也能吃到一口故里饭。

在古代。水稻没有经由基因改良,产量对照低,而生齿增进又对照快,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这种情形在魏晋南北朝最为显着。其时吃白米饭的都是有钱、有权人家吃的,吃白米饭其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到了南朝后期,跟着水稻莳植规模的扩大,通俗人也能吃到一碗白米饭。

水稻进化史:前人是怎么爱上大米饭?

到了宋朝真宗大中祥年间,又越南占城区域推广到福建的占城稻起头在江湖和两浙区域莳植,而占城稻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早莳、早熟、耐旱、粒细,宜于高仰之田,对防止东南各地的旱灾有必然结果。

到了南宋,占城稻在全国进行推广,并和晚稻合营成为了双季稻,这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幅增加,所有才有了“苏湖熟,世界足”的说法,并在中国几回生齿大增进中起到了要害感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