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2019-04-24 00:28:35 暂无 阅读:1468 评论:0

(光耀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发生在吕布争取徐州之后,相关人物离别为袁术、纪灵、吕布和陈宫。原文如下: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且说袁术知吕布袭了徐州,星夜差人至吕布处,许以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两、彩缎一千匹,使夹攻刘备。布喜,令高顺领兵五万袭玄德之后。玄德闻得此信,乘阴雨撤兵,弃盱眙而走,思欲东取广陵。等到高顺军来,玄德已去。高顺与纪灵相见,就索所许之物。灵曰:“公且回军,容某见主公计之。”高顺乃别纪灵回军,见吕布具述纪灵语。布正在游移,忽有袁术书至。书意云:“高顺虽来,而刘备未除;且待捉了刘备,那时方以所许之物相送。”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布怒骂袁术失信,欲起兵伐之。陈宫曰:“弗成。术据寿春,兵多粮广,弗成轻敌。不如请玄德还屯小沛,使为我羽翼。异日令玄德为前锋,那时先取袁术,后取袁绍,可纵横世界矣。”布听其言,令人赍书迎玄德回。却说玄德引兵东取广陵,被袁术劫寨,折兵泰半。回来正遇吕布之使,呈上书札,玄德大喜。关、张曰:“吕布乃无义之人,弗成信也。”玄德曰:“彼既以好情待我,若何疑之!”遂来到徐州。布恐玄德迷惑,先令人归还家眷。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按照小说的情节成长,袁术得知吕布争取徐州后,以供应赋税、马匹为诱饵,邀请吕布派兵夹攻刘备。刘备闻讯后,立刻从盱眙退却。此时,袁术倏忽反悔,又要求吕布生擒刘备。吕布大骂袁术失信,筹算率兵攻击袁术。陈宫向吕布建议,给刘备一条生路,让他驻扎小沛。日后能够让刘备作为马前卒去攻击袁术。最终吕布采纳了刘备的建议,不光让走投无路的刘备有了容身之地,还将之前俘获的两位夫人都还给了刘备。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陈宫口中的“纵横世界”, 意为在世界随意往来,没有反对。语出元代陈以仁所著杂剧《存孝打虎》第一折中的“黄巢纵横世界,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小说中提到的袁术迷惑吕布夹击刘备的故事情节,是汗青的真实。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老婆,先主转军海西。”在此时代,袁术写了一封信给吕布,进展吕布能与本身一路夹击刘备。这封信的具体内容见于《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袁术在信中提到:“将军近年攻战,军粮吃力少,今送米二十万斛,迎逢道路,非直此止,当骆驿复致;若火器战具,它所乏少,巨细唯命。”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吕布与刘备之间的息争,尽管究竟沟通,却过程却与汗青记载稍有差距。小说中提到,让刘备驻扎小沛是出自陈宫的建议。而在真实的汗青傍边,此时与陈宫无关,完满是吕布的主意。《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英雄记》载:“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巨细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遂使吏请降布。布令备还州,并势击术。具刺史车马童仆,发遣备老婆部曲眷属于泗水上,祖道相乐。”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刘备向吕布屈膝,来由非常简洁,是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走投无路,为了生存下去也只能如斯。但当吕布作出收留刘备的决意时,不少部将也提出了疑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魏书》载,有不少将领向吕布提出:“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不外,最终吕布不光收留了刘备,还将这些将领的定见敷陈了刘备。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为何吕布的部将们会认为刘备“频频难养”呢?这与之前刘备的履历有着直接的关系。自刘备闯荡华夏之后,先后投靠了诸多割据势力。早年他投靠过同窗公孙瓒,之后又反水公孙瓒投靠陶谦。等刘备登上徐州牧的宝座之后,又抛却了与公孙瓒集体联盟的立场,转而投靠与公孙瓒为敌的袁绍集体。经由这些履历,吕布的部将们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刘备事主不忠,布满野心,故此提醒吕布。只可惜吕布与刘备是统一类人,臭味相投,放松了对刘备的警觉之心。最终,刘备在白门楼上的一句话要了吕布的命。

刘备纵横华夏十余载,为何以失败了结,吕布手下切中关键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吕布部将之语道出了刘备闯荡华夏失败的基本原因。尽管刘备礼贤下士,深得士人尊敬。但其“频频难养”的品质却引起了各大割据势力的小心。周瑜就曾经说过如许一句话:“刘备寄寓,有似养虎。”早年间刘备的运气不错,赶上了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之流,每次都是阴谋得逞。但当他赶上了曹操后,其真实面容就被曹操一眼看穿,对其毫不原谅。是以,刘备也只能节节败退,最终只能偏安一隅,难以在华夏容身。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