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2019-05-25 21:36:37 暂无 阅读:886 评论:0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水不在深洞庭百尺容纳四水,山非于古雅刹千年普照三湘。”来到湖南省岳阳市城南龟山楞伽峰的圣安寺,最先跃入眼帘的是庙门上的这副春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汇聚了三湘四水的八百里洞庭,天然是湖湘大地宽广襟怀的象征。而作为湖南建筑规模最大的寺庙,圣安寺显然把弘扬佛法、福佑湖湘看成了最远大、最美妙的愿景。走进庙门,背后还有一副春联:“云锁龟山佛地重光人夭喜,峰藏古寺道场再建衣钵传。”文字看似行云流水,朴质无华,却道尽了这座千年古寺破茧成蝶、涅槃更生的执着。

关于圣安寺的缘起,现存史料首要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撰的《岳州圣安寺无姓僧人碑铭》及《碑阴记》。从碑文中可知,圣安寺始建于唐代,其开山祖师是释教晒台宗和尚法剑。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圣安寺庙门

对于法剑的出身,人们知之甚少。碑文中说:“维某年月日,岳州大僧人终于圣安寺。凡为僧多数年,年多数。有名无姓,世莫知其桑梓宗族。”也就是说,这位圆寂于圣安寺的大僧人,其僧龄、寿龄、姓名、籍贯等,根基上是一本糊涂账。有人曾试图探询他落发前的情形,他的回覆十分玄乎:“我的个性,就是我的姓氏。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跟随佛祖释迦牟尼,是我修道的基本。法号法剑,是我的名字。落发前的我,早已不复存在,姓名对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的人生追求如宽广的海洋,四处都是我的田园。三界之内,都是我的家园。我把戒律看成高墙,把解脱看成出口。苦守崇奉才能达到永恒,身处个中才会获得安谧。这不就是我的故里吗?解脱秘诀,没有尽头。菩萨大士,法海无边。我和他们都是亲戚,他们也从不把我当成外人,岂非我的家眷不大吗?”因为不知其姓名,柳宗元在碑文中只好称之为“无姓僧人”。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圣安寺“千人禅修”排场

对于法剑的履历,却是有迹可循。碑文中说他早年在南阳立山落发,师从卓然法师,后情由荆州的道颖法师为之传戒。法剑早年驻锡房州(今湖北房县)龙兴寺,后迁徙岳州(今湖南岳阳),在龟山楞伽峰北侧建筑道场。龟山北面隔千亩邕湖与岳州城南津古渡相望,西面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南面是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故事的前导之地八仙台,东面是连绵十余里的龙山。世界名山僧占多,龟山虽不算名山,却也是一块风水宝地。是以,在龟山楞伽峰安置下来之后,法剑说:“我所追求的不在身外。从今往后,我就住在这里不动了。”此后,法剑在龟山楞伽峰静心悟道五十余年,直至圆寂。法剑的门生中,最有成就的是怀远法师。怀远后来驻锡长沙安国寺,曾去南岳教授戒法。

固然是佛门中人,可法剑的同伙圈中却不乏达官贵人。如宰相杨炎、京兆尹杨凭、和州刺史张惟俭、岳州刺史李萼、裴藏之等,都与他有过交往。唐德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先前被贬为道州司马的杨炎死灰复然,被召回朝廷担当宰相。杨炎返京途中路过岳州时,特意去圣安寺拜望法剑,并邀请他一同进京传法。法剑似乎有先见之明,不愿涉足京师是非之地,委婉拒绝了杨炎的邀请。果真,两年后杨炎被奸臣谗谄,贬为崖州司马,旋即遭赐死。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圣安寺

岳州处所官对法剑也是敬服有加,有两任刺史甚至拜他为师。刺史李萼,以宏儒硕学著称,曾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中有超卓示意。李萼初到岳州时,有点气焰万丈,不把法剑放在眼里。后来听了法剑一席话,深为折服,便自称门生。另一位岳州刺史裴藏之,曾率领整个家眷来聆听法剑的教育。

杨凭是柳宗元的岳父,曾任湖南视察使,后入京担当左散骑常侍、刑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杨凭深信释教,与法剑友谊深挚。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官拜京兆尹的杨凭,依然缅怀着远在岳州的法剑,捐巨资扩建了圣安寺道场。又与和州刺史张惟俭一道,买下龟山楞伽峰西侧的地盘,用于兴建法剑的居所。在他们的带动下,法剑收到的各类供养物资不可胜数。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圣安寺

法剑圆寂后,葬于圣安寺卓然法师塔东侧。信州刺史李位(唐太宗的五世孙)为之撰写了列传,长沙人谢楚为之撰写了事略,永州司户崔行俭撰写了《性守》一文,还有另外很多记述法剑好事的文章。后来,柳宗元的岳父杨凭和法剑的门生怀远,离别把这些资料寄给时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托付他撰写碑文。柳宗元于是凭据这些资料撰写了《岳州圣安寺无姓僧人碑铭》。碑文写完后,柳宗元或者感觉意犹未尽,又写了一篇《碑阴记》作为增补。唐宋八人人之一的柳宗元,不光是释教的忠厚信徒,并且是经常撰写寺庙碑文、塔铭、序文的专业户。他的文字笔酣墨饱,又极具史料价格。

释教传入中国,始于东汉,盛于隋唐。释教在中国得以扎根,并不是释教自己具有什么魔力,也不是流传释教的和尚有什么法宝,而是中国的确具有释教生存的泥土。或许说,古代中国人正好需要一个解脱魔难、劝慰心灵的精神家园,而释教的传入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晨钟暮鼓,安之若素。青灯黄卷,悟之而明。释教是以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门。然而,释教在中国的流传和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汗青上曾多次显现大规模排斥和袭击释教的事件。影响最大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五代周世宗等四位皇帝动员的灭佛活动,史称“三武一宗法难”。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青灯黄卷,悟之而明

岳州圣安寺即毁于唐武宗动员的“会昌法难”。从会昌二年(842年)起头,唐武宗逐渐在全国履行毁佛政策,至会昌五年(845年)达到热潮。各地数万座寺庙被拆毁,数十万僧尼被强制还俗,数万万顷寺院田产被充公。直到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因服食丹药而死,这场灭佛活动才完结。唐宣宗即位后,重拾释教,但此时的圣安寺已经化作尘埃,荡然无存。忍不住让人心生感慨:缘起缘灭,世事无常,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所幸释教宇宙观有“成住坏空”之说,世间万物的生灭转变过程,都是这“四劫”轮回,如同春夏秋冬四时轮回。大约是基于此理,岳州圣安寺在遭遇灾难千年之后,再度显现在龟山楞伽峰。1997年,南岳南台寺住持宝昙大僧人携其高足怀梵法师来到岳阳,在圣安寺原址先后征地数百亩,重建了这一旧道场。经由20多年的扶植,圣安寺形成了由庙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观音殿、财神殿、万佛浮图等构成的大型建筑群。不光规模蔚为壮观,并且是“中国最美古建园林”之一,国度AAAA景区。正如《法华经》中所言:“佛前有花,名优昙花,千年出芽,千年生苞,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青春。”圣安古寺,婉若昙花,千年有约,又现洞庭。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圣安寺万佛浮图

不外,重光的圣安寺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因为不是真正的事迹,有人称之为“假货”、“假骨董”。这种争议也遍及存在于另外很多重建的人文景观。如几年前中国十台甫楼计划结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曾招来普遍质疑,最后不了了之。因为黄鹤楼、滕王阁等多数景观,都是上世纪80年月重建的。即使是被列为国度重点文物珍爱单元单子的岳阳楼,也是清代建筑,并非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登临吟唱的那座岳阳楼,更非三国时期鲁肃练习水军时的阅军楼。用抉剔的目光去审视人文景观,究竟往往会让人大失所望。

其实,对于重建的人文景观,我们该当连结一种宽容心态。任何建筑物毕竟会坍毁,所有珍爱办法都只是推延坍毁的时间。若是不进展它消散在汗青长河里,重建是必然选择。重建的人文景观,只要承载了原先的文化内涵,就不是假货,而是传承。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如斯,圣安寺亦如斯。(文/谢志东)

从碑铭专业户柳宗元的文字中,发现圣安寺的故事

圣安寺景区全景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