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亡国之主梁元帝,死前说出这句真心话,一把火烧掉14万卷书

2019-06-13 19:53:32 暂无 阅读:1810 评论:0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少年时获封湘东王,又出镇荆州,侯景之乱后自立为帝。数年后被西魏覆灭。这是他平生的简要进程。

梁元帝不是一样的皇帝,他自幼生长于帝王之家,教育水平非常高,一度能够开坛讲学。然而就是这位学识水平深挚的皇帝,国破家亡之际,居然把怒火撒到书上,把梁宫中珍藏的14万卷书,一切付之一炬。梁之亡,在汗青长河中本何足道哉,这7万卷书之焚,倒是堪比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文化大难。

亡国之主梁元帝,死前说出这句真心话,一把火烧掉14万卷书

亡国焚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从萧绎的生平说起。

一、年幼眼盲,性格过火

萧绎出生于萧梁开国之后(508年出生),自幼接管的教育就非常好,加上他天姿十分伶俐,故而很早就施展出极高的文化素养。五岁时便能背诵《曲礼》的上半部。少年时代博览群书,下笔成章,才调横溢。

梁武帝对这个儿子十分喜爱,萧绎17岁的时候,梁武帝问他:“昔时孙策在江东创业,你可知他几岁?”萧绎回覆说:“17。”武帝说:“正好和你同岁。”孙策是东吴定鼎的贵爵级人物,梁武帝掉臂身份地这么鼓励萧绎,足见喜爱之深。

亡国之主梁元帝,死前说出这句真心话,一把火烧掉14万卷书

然而天不假福。萧绎刚出生的时候,一只眼有病,从来不会治病的梁武帝不知从哪来的自信,居然亲自给儿子诊治,究竟把一只眼给治瞎了。身体上的残缺,让萧绎性格发生了转变,他长大后极其隐讳别人说他眼瞎,经常是以发怒责罚触了隐讳的人。

二、拒不援父,自相残杀

梁武帝十分注重对儿子们的培育,除了传授文化常识,还让他们到外州仕进历练。萧绎自12岁起就起头当外州刺史。时代短暂召回建康负责过石头城防务,其余时间全在外州。

太清元年,39岁的萧绎徙任荆州刺史,负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州等九州的军事事务。自此再也未回过建康。

在二十余年的外任生涯中,萧绎与父亲、兄弟们的关系逐渐疏远,终至恶化。

为什么呢?都是梁武帝种下的祸胎。

梁武帝长子萧统中年夭折,武帝抛却立嫡不立长的原则,按顺序立第三子萧纲为太子(第二子萧综亦死)。萧统的嫡子萧欢、萧誉、萧察等极端不满,萧绎和几个兄弟也发生觊觎之心。人人彼此各鬼胎,又长年不在一处,心生嫌隙在所不免。

侯景之乱爆发后,萧绎诸兄弟手握重兵,却坐视叛军围攻建康台城,不愿兴师救援。后来梁武帝、萧纲都被叛军害死。

皇统隔离后,萧绎与河东王萧誉、岳阳王萧察两兄弟激化了矛盾。二王一在湘州长沙,一在雍州岳阳,名义上受萧绎节制,萧绎一向想将二王兼并,为称帝作预备。但建康沦陷后诸萧各自为政,萧誉兄弟并不听萧绎的,双方各不相让,终于兵戎相见。

萧绎坐拥荆郢诸州,究竟地大兵强,手下又有王僧辩、王琳、胡僧祐等虎将,二萧基本招架不住。萧绎上将王僧辩率兵围困长沙,生擒并斩杀萧誉。萧察据襄阳一地,无力与萧绎匹敌,只好屈膝了北边的敌国西魏。

三、错误决议,株守江陵

萧绎兼并了湘州地皮,立即集中力量与侯景叛军决战,巴陵一战覆灭了侯景主力,建康一战彻底覆灭侯景,萧绎获得了空前的威望。在荆州诸臣僚拥护下,他于552年即位称帝,是为梁元帝。

梁元帝称帝后,其八弟武陵王萧纪也在益州称帝,两者各自实力都非常壮大。萧纪率兵东出三峡,与元帝决战。

元帝起先招架不住川兵冲击,于是向一向窥探南朝地盘的西魏提出前提,请其出兵剿袭洗两川,事成之后,川中地盘任由西魏取走。奉上门的礼岂有拒之之理,西魏立即趁虚而入,接连攻下汉中和蜀中,两面受敌的萧纪三军溃逃,萧纪父子在峡口被俘杀。

至此,萧绎终于克成帝业,放眼南朝大地,的确没有人再有争夺帝位的资格了。

然而称帝的价值也太了些。

这几年中,他杀死一个弟弟、两个侄儿,连本身的亲生儿子萧方等,因为其母徐昭佩不受待见,也被排斥至死。

萧绎手下头号上将王僧辩,攻湘州、灭侯景、击萧察,立下大功无数,却被萧绎猜忌甚深。以至于王僧辩后来出镇扬州,竟然拥兵自重尾大不掉。这一切之因,都是萧绎本身种下的。

国防形势上,萧绎也处于十分晦气的局势。因为北面的襄阳、西面的益州全被西魏争取,长江北岸的随、陆、蕲、黄诸州被西魏、北齐趁乱夺走。梁武帝时代,即使国力不济北朝来侵,战争也就在淮河南北打一打,为何如今北军能随意深入长江北岸?就是因为萧绎掉臂外敌在侧,拼命动员兼并战争,从而自取其辱。

削平仇敌后,萧绎面临一个问题,究竟是把老巢江陵作为新都,照样迁回建康旧都。建康经由数年战火早已残缺不胜,但此地是魏晋南朝数百年来江南的政治中心,其意义是任何城市无可对比的。然而萧绎群臣多是江陵人,不肯千里迢迢徙都建康。

江陵城在长江以北,其地无险可守,直面北方西魏的军事压力。其实并不适合作首都,即使萧绎不肯到建康,退而求其次,把首都迁到武昌,把长江天险行使起来,也不失为中策。然而忙碌平生,终于登上大宝的萧绎,似乎对享乐已经迫在眉睫了,他压居处有否决声音,果断地首都定在江陵。

四、自取其辱,亡国焚书

萧绎是一个超卓的文学家,辛劳了一辈子,终于有闲功夫了,是时候成长成长喜爱了。

他平生著书无数,看看下面这些条目:

孝德传、忠臣传各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百卷,连山三十卷、词林三卷,玉韬、金楼子、补阙子各十卷,老子讲疏四卷,怀旧传二卷,古今全德志、荆南地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

你无法懂得一个文学家对学术的痴迷。

萧绎起头了疯狂的学术研究,天天群集群臣,开坛讲学。至于危险的国防形势,王僧辩、陈霸先们尾大不掉,一切都放在一边。

西魏一向对南朝虎视眈眈,稀奇是争取益州和襄汉一带后,从西、北两面临南朝形成夹击之势,提议攻击已是箭在弦上的事了。西魏宇文泰探知萧绎的情形,派八柱国之一、名将于谨率5万军马南下攻梁。

梁边境上的城戍发现西魏调兵的迹象,屡屡向江陵申报情形,怎奈萧绎认为魏梁交好,弗成能发生战事。

西魏要的就是萧绎这份麻木。于谨率大军敏捷南下,江陵城北糟糕的戍守劣势马上露出出来,魏军只花了20天时间,就悉数开到江陵城下。萧绎孔殷之间能要召各地戎马前来救援,已然来不及了。

魏军一边分头掐住江陵南面的渡口,一边以主力凶猛攻击江陵外城。梁朝老将胡僧祐亲自上城督战,究竟中了流矢阵亡。文学家萧绎不谙战阵,在主力尚存的情形下,令诸军退入内城,贪图负隅顽抗,守候各地救兵来解救浩劫。

然而扬州方面王僧辩心猜忌贰,早就定下决心自保建康,拒不发一兵一卒救江陵。广州的王琳开到湘州,却被魏军死死阻隔在长江南岸。

亡国之主梁元帝,死前说出这句真心话,一把火烧掉14万卷书

萧绎困守内城,迟迟不见一兵一卒来援,他越等越是心凉,跟着魏军攻击得加倍凶猛,他终于知道,没有进展了。

萧绎不由悲从中来。他让人把江陵的书籍集中到东合竹殿上,一把火悉数烧了个精光。这些书共有十四万卷,个中好多是古籍、秘本,魏晋、南朝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萃就此失传,实在是一场不亚于焚书坑儒的文化大难。萧绎又拿出本身的佩剑,砍斫庭柱把剑折毁。人问萧绎这是什么意思,萧绎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烧书折剑也要找个来由,这是萧绎平生难改的性格。

什么错都不是本身的,都是别人的。就连书都有了错。

你感觉好笑,他却感觉这是理所当然。南朝贵族绝于梁朝,原由就在于此,他们彻底朽坏了。

这场焚书颇有殷纣王鹿台自焚的风格,只不外熊熊猛火中,纣王烧掉的是没有任何价格的金珠宝物,而萧绎烧得是魏晋数百年来最贵重的文化财富。一烧之下,弗成再生。痛哉,惜哉。

焚书之后,萧绎亲自出降。这个走投无路、作法自毙的怯夫还想苟活,哀哀地向魏军元帅于谨乞命。于谨不假辞色,一声令下,杀!

萧绎卒,亡年47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