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光亮70岁,老同伙如许说

2019-06-17 06:31:17 暂无 阅读:1074 评论:0

曾经,我们在文章里熟悉他们;今天,他们在视频里祝福光亮。

他们是术业专攻的学者、他们是金声玉振的人人,他们也是这张常识分子报纸的老读者和老作者。

他们是筚路以启山林的垦荒者,是铺石以开大道的奠定人,他们也是陪同光亮日报一路走过70年的老同伙。

光亮70岁,老同伙如许说

2019年,..迎来70华诞,光亮日报也迎来了70岁生日。光亮日报全媒体启动了“70年70人”系列微视频拍摄,采访了科技人文范畴数十位泰斗,建造了十几种类型的融媒体产物,等候从他们的故事里触摸汗青,从他们的故事里读懂中国。

当然,我们也进展从他们的故事里读懂本身,读懂这张常识分子报纸的曩昔与当下。

镜头里,他们如许说——

张世英

简介:

有名哲学家。1921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书香家世,从小熟读孔孟,中学时喜爱数学和物理,1941年秋考入西南结合大学经济系,后转入哲学系,1946年卒业。张世英静心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稀奇是黑格尔哲学,成为“中国有名黑格尔专家”。2013年起,张世英起头主持翻译20卷本的《黑格尔全集》,开创了中国系统性翻译黑格尔原著全集的先河。

寄语:

1954年3月光亮日报哲学专刊创刊,1958岁尾至1966年,我曾兼任哲学专刊的主编。其时只有光亮日报有哲学专刊,其他报纸都没有。我乐在个中,倍感庆幸。我在光亮日报上揭橥了《从西方哲学史谈脑筋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关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几个问题》等文章。从新中国成立第一天起我就看光亮日报,一向到如今。因为如今的报纸中,光亮日报的内容很适合我。

孙家栋

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和卫星总体手艺专家,我国斗极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度最高科学手艺奖、国度科学手艺提高奖特等奖和“改造前锋”等称号。

寄语:

70年来,光亮日报对我国各项事业起到了很大鞭策感化,对中国的常识分子赐与了好多存眷。进展报社持续扶植好常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再接再厉,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高昂向上。衷心祝愿光亮日报越办越好。

卢世璧

简介:

我国骨科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出生在医学世家,父亲卢永春是我国结核病学前驱,也是卢世璧走上医学报国之路的引路人。1951年考入中国协和医学院,1958年成为中国人民..总病院的一名骨科大夫。1979年,卢世璧成功霸占“人工关节置换术”这一世界骨科难题,被称为“中国人工关节的奠定人之一”;2003年,另一大世界难题“神经移植排异回响”,也被卢世璧率领团队霸占并应用临床。1966年邢台地动、1975年营口地动、1976年唐山地动、2008年汶川地动……卢世璧的救死扶伤,不光在手术室里,也在一次次重大天然灾祸发生的现场。

寄语:

光亮日报是我国有名的报刊,在我国有很大的影响力。稀奇是常识分子群体,非常爱阅读光亮日报。光亮日报在传达党的政策、普及文化常识这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感化。我固然已经退休了,但我还在对峙阅读、进修,我会持续尽绵薄之力,为我平生热爱的医学事业持续施展余热。祝光亮日报越办越好!

王扶林

简介:

1931年2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有名导演、制片人,卒业于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80年,执导中国首部电视一连剧《敌营十八年》,激发全民旁观的..。之后导演的87版《红楼梦》和94版《三国演义》接连成为中国电视一连剧史上的扛鼎之作,这两部作品也凭借其伟大影响力,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为名著改编影视剧供应了范本。

寄语:

光亮日报是常识分子的报纸,在文化范畴也很有权势。我读光亮日报多年,能够说,光亮日报不光是文艺界的老同伙,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光亮日报70年了,我也想说,70年,我陪你。

戚发端

简介:

20世纪50年月末,戚发端介入了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春风”一号的研制工作,接下来的“春风四号”“长征一号”,戚发端列入了却构和总体设计工作,都成功发射。导弹之后,戚发端又介入了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构造和总体设计。1968年,戚发端的工作正式从火箭研制转向卫星研制,并成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手艺负责人之一。作为“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手艺问题上施展了指导和决议感化,做出了系统的、缔造性的成就和进献。

寄语:

光亮日报办报的偏向,是要和我们常识界扶植一个桥梁。我从光亮日报收获了两样器材:一个是进修了好多常识,因为我们搞科技的人,对社会科学认识得对照少,光亮日报给我们供应了这么一个..,在这接收了好多器材。

另一个收获,就是感触到光亮日报对常识分子的关心。好多文章反映了常识分子的需求,反映常识分子的设法,是对照活跃的。所以我进展光亮日报持续对峙昔时的办报方针,同时也为公共供应更多内容,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

王蒙

简介:

中国现代有名作家、学者。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创作了《组织部来了个年青年头人》《芳华万岁》等近百部影响深远的小说,撰写了多部具有光鲜个性又发人深省的思惟作品。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等。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说话活着界各地刊行,受到读者强烈迎接。

寄语:

1979年1月21日,我的《芳华万岁》跋文登载在光亮日报上。收到报纸的时候,我还在新疆,那种感动别人是无法想象的。这部小说从创作到正式出书,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周折,固然其时还未出书,但这篇跋文的刊载,意义重大。同年,我回到北京,刚住进招待所,光亮日报的编纂黎丁来约稿,拿走了我刚写成的小说《夜的眼》,后来登载了几乎一整个版面。这是非常主要的一定,因为光亮日报很少以这么大篇幅登载小说。

从1983年到1987年,我住在距离光亮日报社原址不远的虎坊桥作家楼。那时候,我投稿连二分钱的邮票都不消贴,过马路就搁在传达室,写上谁谁收。有人统计过,我是在光亮日报发稿数量最多的作者。

光亮日报是一份有品位的报纸,《实践是磨练真理的独一尺度》意义尤其重大。这份报纸有着丰厚的文化含量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生活的标记之一。它一向与中国各界常识分子有着亲切关联。进展这种精神可以持续、发扬、光大。

冯天瑜

简介:

汗青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传授。历久从事思惟文化史研究,商量中国文化史框架修建、明清文化史和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研究工作中微观辨析与宏观把握相连系,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就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论题进行精细,提出并论证“文化生态”说、“文化元典”说。

寄语:

我算光亮日报的老读者了。我念中学的时候,在母亲工作的藏书楼里,我看得最多的,并且持续络续的,就是光亮日报。进入改造开放今后,我就历久订阅了光亮日报,并且也逐渐成为光亮日报的作者。本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光亮日报创刊70周年,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节点。我想起这么一句名言来寄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献给光亮日报70周年。

冯骥才

简介:

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中国现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传授。在文学上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发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普遍,体裁多样,已出书各类作品集近百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书各类译本四十余种。

寄语:

在1999年到2000年时代,天津的一条则化老街估衣街面临拆迁。这条比天津城建城还要早的老街,应在元代已经形成。为了保住这条老街,我写成一篇长文《老街的意义》,述及估衣街的缘起,沧桑的履历,厚重的积淀与宝藏,在城市史中不凡的意义,以及它的将来价格。就在这个主要时刻,2000年1月20日,光亮日报记者王燕琦来津采访。1月28日,光亮日报第一版注销王燕琦采访我的报道《天津六百余年迈街即将拆除专家学者呼吁急救文化遗产》,这是国内主流媒体的首次亮相,十分主要。这个匡助对我非常主要,我后来将这段履历写在好多书中。

光亮日报是常识分子本身的报纸。我经常感觉,光亮日报不光认识我,还支撑过我,匡助过我。我在好多书中都提到过,在做文化遗产珍爱的工作中,光亮日报给了我匡助。在这里,祝贺它70岁生日。

(光亮日报记者夏静、王远方、刘文嘉、张蕾、蒋新军、李苑、叶乐峰、刘江伟、张锐、姜奕名、刘宇航、孙金行、常莹、王倩、卢璐摄影采访整顿)

《光亮日报》( 2019年06月17日06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