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书生诗中的雄心和气魄: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

2019-06-27 14:18:20 暂无 阅读:969 评论:0

书生的大志和气势: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

百无一用,手无缚鸡之力,这些自古以来就是书生的标签。念书人嘛,写写字,作作诗还能够,至于其余照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同心只读圣贤书"吧。

但这一切都了唐朝就发生了转变。唐帝国的繁荣与强度,给了书生们一个全新的六合。他们不再局限于沉浸在本身的世界里,而是起头存眷并积极介入国度军政大事。唐朝的书生们,在圣贤书中终于发现了浩然之气与雄壮之神。

书生诗中的雄心和气魄: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

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先是卢照邻在初唐时就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后来李贺更是直接鼓舞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卢照邻与李贺之间,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更是直抒胸臆,写出了书生心里的气势与大志,这就是《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一介书生,但曾经在西北军中任职,这首组诗应该就作于此时。诗中的"玉门关"也就是王之涣写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谁人有名关隘。诗中的"楼兰"指的是"楼兰古国",也就是《盗墓笔记》中的"古楼兰"。但在唐诗中,唐人老是喜欢用汉朝旧事来指代(究竟只有强汉才能够让盛唐发生对照的欲望)。典型的如王昌龄的另一个有名句子"秦时明月汉时关"。所以这里的"楼兰"实际上代指的是吐蕃和突厥(这也是唐王朝西北偏向的两个心腹大患)。李白也曾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

书生诗中的雄心和气魄: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

仗剑天际的书生

从边塞孤城上遥望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地。空中密布阴云,烽烟滔滔,银光皑皑的雪山都显得暗淡无光了。

在萧疏无无际的戈壁里,斗争频仍,从不曾暂停。在履历过无数次的斗争后,将士们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这些不算什么。只要国度的边患还没有肃清,就果断不解甲还乡归田。

诗的条理很清楚,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色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是滔滔无边的烽烟,是孤寂萧瑟的关口。感情是身经百战的乐观,是保家卫国的大志,是甘于贡献的精神。

唐帝国的伟大正在与此。他的念书人都有着为国度捐躯疆场的气势,都有着交战沙场立功立业的大志,如许的时代焉能不让人追忆和回响。

中唐时期的柳中庸也曾经写过一首诗,落款为《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纯真从景色上讲,这两首诗各有所长。但若是从情绪上讲,这首诗的将士们已经没有了那种"不破楼兰终不还"壮志大志,而是一味感慨军中的悲吃力,布满着消极的情绪。所以就情绪境界而言,与王昌龄的这首诗相差甚远。这或许就是中唐与盛唐时的区别了。

书生诗中的雄心和气魄: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

书生:儒将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更是具有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怀,成为历朝历代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宋代范仲淹在西北军中驻按时,曾写道"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鹤发征夫泪。",这里面的情怀除了感慨戍边辛劳外,在看待国度大义方面是类似的。甚至包罗辛弃疾的"了却君王世界事,博得生前死后名"也是如斯。

王昌龄,范仲淹,辛弃疾,他们都是书生。但书生的气势与大志,也是很大很大的。

一首好诗的魅力是永恒的,一首好诗的精神也是永恒的。王昌龄心里读者孔子,在西北军中写下的这首《从军行》就是如许,它所发生的永恒魅力和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一部门,永恒铭刻在中华儿女心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