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长平之战是场博弈,赵国失利是注定结局,其他诸国当时有何打算

2019-06-27 14:18:56 暂无 阅读:1172 评论:0

公元前260年进行的长平之战,此役一举奠基秦国王朝霸业。山东6国被大秦虎狼之师震慑不已,尤其是大秦东进路上最大的障碍,赵国被彻底击溃。可长平之战为何其他诸国不去支援照看,反而眼睁睁看着盟友被击败?这个中究竟有何隐情,就让小编为人人揭秘。

长平之战是场博弈,赵国失利是注定结局,其他诸国当时有何打算

长平之战发生的配景也很复杂,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已想东进。而且早和韩国、魏国、楚国进行小规模的战争并获胜。是以秦昭襄王试探国山东国度的实力后,才有决心面临风头正劲的赵国。计划三年之久,终于在公元前262年,经由韩国上党郡为托言,彻底激发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长平之战是场博弈,赵国失利是注定结局,其他诸国当时有何打算

又过三年,赵国被坑杀40多万士兵惨败。这三年内为何其他国度,没有对赵国进行施舍?一兵一卒都没有吩咐,甚至赵国向燕国借粮都被否决。不少汗青学家认为,因为其他诸国害怕大秦击溃赵国,然后袭击报复,是以不敢对赵国施以援手。可小编认长平之战,并非是军事上的得失,而是这些国度之间的博弈。赵国经由胡服骑射之后,实力已经冠绝山东六国之首。

长平之战是场博弈,赵国失利是注定结局,其他诸国当时有何打算

老牌齐国早已不负盛名,楚国则是在络续的内讧中,变得畏手畏脚。剩下的魏国、韩国,更是何足道哉。赵国俨然有染指世界的或者,大秦同样也是如斯。秦、赵发生的长平之战,对于另外国度反却是件功德。无论双方谁胜谁败,往后都将迎来权力的均衡,假设赵国胜利,那么另外诸侯国,则能够安享宁靖,大秦必将会萎缩在函谷关外苦守不出,赵国也临时无力染指华夏,反之秦国也是同理。

长平之战是场博弈,赵国失利是注定结局,其他诸国当时有何打算

所以人人愿意看到秦、赵残杀,巴不得这两个国度同时覆灭。加之韩国、魏国、楚国,恐惧大秦虎狼之师的名号,对战神白起更是缄口不言。它们无力也没有胆子,与大秦进行正面交战。更没有老牌帝国牵头组织,诸国如同一盘散沙。山东6国基本弗成能会派兵,或许借粮给赵国。

长平之战是场博弈,赵国失利是注定结局,其他诸国当时有何打算

假设秦、赵两国持续成长下去,守候这些国度也无非两个局势,一是被秦国彻底覆灭,二是被赵国收为一统。所以它们乐于看见,这两个壮大的国度往返厮杀!赵国失利的终局早就定下,秦王下定决心要用秦国20年的税收,打赢这场战争。山东6国不帮赵国是决计打不赢的,前人也懂巢倾卵破。可当双方实力都太甚强大,就没需要遵守这个事理。人人能够看看长平之战之后的事情,信陵君窃符救赵,燕国也自动出兵抗击秦国。赵国在其他国度匡助之下,慢慢恢复了生机,可早已不复往日英姿勃发之雄采。

长平之战是场博弈,赵国失利是注定结局,其他诸国当时有何打算

所以权力又从新迎来了洗牌,是这些诸侯国愿意看到的局势。是以小编认为,长平之战,就是这些大国之间,勾心斗角的博弈。就算秦国再强,弗成能一国敌五国。而这些国度,也因为各种的心思不选择派兵支援,就是想让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势显现,更轻易往后的统治不乱。最后附上其他国度队赵国的立场:"齐国:赵无以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魏国:秦国不堪赵则乘胜而击之,胜赵则服焉。赵国:亲,则将退军,不亲,则且遂攻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

撰稿人:扬州小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