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2019-07-20 03:35:40 暂无 阅读:1941 评论:0

我们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曹冲称的这头大象究竟是哪里来的?这是一个被忽略一千多年的问题。

凭据陈寿的《三国志·魏书》记载:“时孙权曾致巨象”。也就是说曹冲称的大象是孙权送的,但陈寿没敷陈我们孙权又是从哪里搞来的大象。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西晋人虞溥所写的《江表传》敷陈了我们谜底——“孙权遣使诣南驯象二头”。“南”指的是吴国所统治的九真郡,局限大略是今天的广西、广器材南部及越南北部。这笔记载解说:三国时期广东、广西境内是有大象的。秦朝时,九真郡所属局限被称为“象郡”,也恰是因为有大象而得名。南朝梁陈时期又在广西境内设置“象郡”。

事实上,在一千多年前广东、广西境内不止有大象,还有犀牛。

西..桓宽所著的《盐铁论·力耕》记载:“珠玑犀牛出桂林”(珠玑是珠宝、珠玉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桂林是指“桂林郡”,其局限包罗今天的桂林、柳州、梧州,广东德庆、阳江等地。

战国到西汉成书的《尔雅·释地》记载:“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牛焉”。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出土的汉代玉犀牛

西汉刘安所写的《淮南子》记载:“南方阳气之所积,其地宜稻,多兕、象”。兕(sì)是古书上所说雷同犀牛的一种异兽。

《宋史·五行志》曾记载过广东潮州老公民的庄稼被大象食用、踩踏。

宋朝的《宁靖寰宇记·岭南道》记载,广东英州(英德县)、广西郁林州(玉林市)均产犀牛。

以上这些史料都解说,在一两千年前的南方两广区域生在世大象和犀牛。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不光有史料的记载,还有遗址出土的文物能够证实这一点。广东肇庆金利镇出土过象骨,广西扶绥县出土过犀牛骨、象骨。

那为什么如今两广境内没有大象犀牛了呢?究其首要原因皆跟天气转变有关。大象犀牛都是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区域,现在两广的天气根基不适合它们生存,天然就消散了。

但在一两千年前中国的天气不是如许的。东汉、三国到西晋这一时期,中国遍及气温较高,不光两广能够看到大象犀牛,甚至连湖南也有,湖南娄底新化县琅塘遗址就出土过象骨。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广西崇左出土的幼象牙齿

南北朝至北宋时期,中国的天气有所降低,但中国南方还算平坦,两广区域的天气依然能够维持大象犀牛的生存。

广东东莞博物馆至今收藏着镇象塔,这是五代南汉时期打造的。因为每年秋天群象踏食公民庄稼,官府组织人力捕杀大象,然后将象骨头埋起来,并在其上建起“镇象塔”以镇压和超度大象的灵魂。这足以解说在1000年前,两广区域生存着大量的野象。

大略从南宋时候起头,全国性气温下降,两广也不破例。广东区域竟然发生“荔枝皆冻死”的现象。广东一些处所甚至在冬天会下雪,南宋初年广东钦州一连几年下大雪,造成雪灾——“冬常有雪,岁乃大灾”。

气温下降当然会对大象犀牛等热带动物造成危险,它们在两广的逐渐消亡也许就是从这时候起头的。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接下来的明清小冰期,对大象犀牛的生存更是致命袭击。

正德四年冬,广东潮州天降大雪,“积雪厚尺许”。

明朝正德年间,据《琼台志》记载连海南一些处所都发现雨夹雪的现象。海南岛可是正宗的热带天气区,连这里都能下雪,解说此次寒潮的威力之强、局限之广。两广区域岂能幸免于难?

又如清朝顺治年间此次寒潮更猛——海南琼海区域“寒霜鸿文,岁荒民饥,遇冻多死,兽畜鱼鸟多殒殁(yǔn mò),榔椰凋谢,草木死亡。”福建福州也显现了“河水凝聚,可载行人”的现象。

清朝光绪年间,广东广西境内又发生了好几回“极大寒”,史书记载说是“亘古未有之奇”。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光绪年间老公民都穿的很厚

长达几百年的明清小冰期,使两广区域的大象犀牛生存受到极大威胁,数量越来越少。固然时代也有几回小暖期,但并不足以使大象犀牛的数量有所恢复或增加。

天气的转变不光对大象犀牛如许的大型动物有影响,对植物也有影响。南宋初年湖南境内还出产荔枝,到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纪行》记载,湖南已经没有荔枝了,广西北部的桂林区域还有荔枝。到清朝乾隆时期连桂林都没有荔枝了。

广东、广西的大象犀牛为什么灭绝了?

又好比,在唐朝至元朝时代,广西境内还大量莳植椰子,进入明清小冰期今后广西境内的椰子也慢慢绝迹了。如今我国能莳植椰子的处所根基上只剩下海南、..南部、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

荔枝、椰子等热带植物的络续南移,都解说了我国的热带区域越来越少,慢慢向南猬缩。

大象犀牛在两广的大量消散,除了受到明清小冰期的影响,还受到人的身分的影响。明清时代中国生齿大爆发以及生产力提高,人类的运动极大压缩的大象犀牛这种大型动物的生存空间。我们知道,越是生齿浓密的处所,大型动物生存越难题,古今如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