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2019-07-22 10:36:57 暂无 阅读:1551 评论:0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一、关于正书的临写

1、喜欢大字可学颜体《勤礼碑》或魏碑,如《张猛龙》、《扬大眼》、《郑文公碑》等。

2、临习《张迁碑》应注重用笔上(点画)的天然流通,尽量避免抖搂做作。要经由刀锋见笔锋,不必锐意追求因年月长远、线条刀口被剥蚀所显现的那种结果。

3、智永楷书《千字文》历来被认为是较奇特的和较好的摹仿范本,在临习中既可熟楷法,又能涉草法,习楷自会融进草法情性,有一举两得之功能。

4、临习《曹全》,能将圆润、舒松、秀逸、典雅为特点的阴柔之美写出来,是很不轻易的。此帖的折法首要是圆转运笔,有的虽笔断而意连。具体说大部门用笔是内掖暗转,波画是逆起顺拖中作圆弧状提锋,不是折笔侧锋处之。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二、关于小楷的临习

1、临习《宣示表》要抓住其大巧若拙的字态、高古朴茂的点画和清和简远的气韵等艺术特点,用笔轻落轻收,结体横向取势。要害是要把握小楷“疏朗停匀、宽绰有余”的总体特点。

2、小楷总体属于帖学,如能参以汉魏笔意体势及敦煌写经之率意,会增加含蓄隽永之笔致。

3、小楷的用笔尤以能见锋颖为高深,这就要求处理好“清”与“腴”的矛盾统一。“清”是指墨无散漫而锋颖秀发;“腴”是指笔姿含蓄而字势丰妍。亦清亦腴,则骨血温润,醇雅冲和,可入前人堂奥。欲小字有大景象,必重墨气,既要笔致繁重,又要点画分明,写出新意。

4、要做到“小字当如大字”,除要写得疏朗停匀、宽绰有余外,还要象高二适师长说的小字要多墨气,要笔迹使转分明,如见毫发,要四面八方俱着墨力。

5、小楷与大楷迥异,大楷先从点画要求下手,小楷则以结字为首要。小楷以其小,每笔的走向、笔画与笔画之间距,有的急不可待,要求每笔都具姿态确非易事。若要笔画多转变,运腕为紧要。高二适师长曰;“小楷亦纯乎运腕,一涉指功即不克成。”故临习时应致力提高运腕功力,使升沉顿挫分明,死力掌握不假指功之技能。

6、小字与大字迥然分歧,不克互视为放大或缩小。大字自己易于恣肆纵放,若过度或曰一味纵放,则会流于轻率松散,而无深刻镇静之趣,故大字宜放中有敛;小字自己收敛,若一味收敛则形拘笔滞,也会失于轻糜,故小字宜敛中有放。由此可知二者有质的分歧,写时应细心斟酌。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三、关于行书的临习

1、进修行书以摹仿《圣教序》为宜。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如笔致遒润儒雅、字态俊丽秀逸、气息中和怡淡等,其用笔内掖收敛,线条瘦硬劲挺,点画的组合、偏旁的揖让、牵丝映带、笔势字势等纯出天然。通暂时注重改正线条拖拉纤弱,即骨不健、气不畅、墨不沉等通病。在通临的根蒂上,就要打好攻坚战,从字型、字势,笔型、笔势及笔画的粗细对比、墨色转变(可参照兰亭墨迹)等方面,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关。要在背字型上下功夫,达到在创作作品时如囊中探物般的熟练水平。一件作品水平的真正凹凸,甚至能够说书法的熟行与外行的区别,往往取决于细微的一点点上,所谓“纤维向背,毫发死生”是也。所以临写时必然要稀奇注重细节,包罗笔画位置、粗颀长短搭配、字形巨细、墨色浓淡枯湿、笔画及字形的揖让、呼应关系等,哪怕是细微的转变也不放过,以练习、提高本身的目力。有了《圣教序》的根蒂,学《兰亭序》就轻易得多,并重点学章法、贯气及细微之处;然后再学王之诸手札,进修王羲之如何因字赋形、因情谋篇等等。

2、从某种意义上说临帖是临书者懂得力和功力的总和。临帖要对峙读、摹、临三连系,读以得其趣,经由读将范本中的点、画、构、势、结体等特点深深印入脑海中;摹以得其形,字之神韵不克脱离构造,在读的根蒂上就要用心致志于笔迹中,记准各类字型;临以得其意,经上两步的起劲,这一步就会如鱼得水,再略参己意,发韧本身的储蓄,进入准创作。

3、对于“气”的贯通和“势”的生发的进修,当然与熟练水平有关,但要害是要有这个观点,无论是“读”、“临”或“创”,有无这个观点是大纷歧样的,可从古今书论中找这方面的论说,细心阅读体味。

4、黄庭坚行书笔势纵横,点画开张,虽是辐射式构造,但并不疏松;体势欹斜,但并不倾倒。《松风阁诗卷》是其晚年月表作,以上特点都有充裕施展。临写时需注重体察黄所追求的“笔中有物”的内涵之美,或曰“气韵”相胜。

5、学行书选择米芾《蜀素贴》起步照样对照高的。要临好此帖,首先要对米芾书法的总体特点有所认识,紧紧把握住此帖的艺术特点,然后对其用笔、构造、章法及墨法等,都要一一细心研究,稀奇是用笔的特点更要细究、把握、记熟、会用,改变本身的用笔习惯;对字型要背下来,达到创作时能熟练运用的水平,切忌只临个也许。米芾腕力充足,笔锋诡异,笔致润泽华美,非常讲究笔力和笔势。力倚势所生,势因力而彰,是以骨力遒婉,笔势酣畅。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四、关于草书的临习

1、草书分为两类:一是章草,即隶之草;二是今草,即楷之草,理当与行书属统一条理。狂草属今草,若行书为“走”的话,小草即为“跑”,狂草就是“疾走”。今朝时尚逛逛、跑跑的行草,也是一种气势。习草要有必然的正体根蒂,因为草出于正(篆、隶)书,同时草兼各体的美学本质。草书从字法到笔法构造都有严厉的要求,只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允入险绝,循序渐进,并经由历久的字法和技法练习,才能真正把握和学好这门艺术。主攻大草应从小草做起,可先习王羲之《十七帖》、智永或怀素《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因为各类气势的大草均是以小草为根蒂的,有了必然小草根蒂就可选择相符本身审美观点的大草作品作为本身临习范本。因为草书的意多于法,载情性特强,是以习草还需注重字外功夫。因为书写者往往在瞬间挥洒中下意识地将本身审美、教养、情绪示意出来,所谓“书如其人”此时示意得最为充裕,故习草更需提高艺术教养。

2、王羲之楷法师承钟繇,草书则上溯张芝。其《十七帖》是以真书笔法写草书,作草如真,故其笔致遒媚,构造精严,看似简洁,下笔后方知其难。为此建议:一是以1比1或略大一点进行临习,如许便于在校帖中对照找差距,实时纠正,不重犯错误;二是对对象文字纸张要精细,以达到原帖结果为尺度。笔以用硬毫或兼毫为宜,纸可用元书纸或半生不熟的洒金宣等;三是卖力进修有关此帖艺术特色的介绍文章和资料等,使本身对此帖用笔、结字、章法、情趣等手艺和艺术特点有一个深刻认识和把握;四是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细节是艺术的生命。在对每一个细节(如用笔的起、行、收等)进行剖析研究的过程中,要擅长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器材,并收于本身的笔下。

3、《书谱》字数多,成草轨迹光鲜,易于循其法绳。 临习《书谱》应将飘逸潇洒,峻拔钢断的用笔,纵横畅达、遒婉坚劲的笔势示意出来,稀奇是在用笔上的中侧并用、提按分明、顿挫有度所发生的质感和节奏的“蛀虫结果”,尤为精妙。 先攻《书谱》,其他就可先放一放,应集中精神认卖力真地去临写,暂不必求数量,以正确精到为尺度,能够选择有代表性、认为出色的几个字或几行字,从笔形笔势、字型字势等剖析透、懂得深,并能用本身的笔将所熟悉到的气势特征惟妙惟肖地示意出来。 如许触类旁通,触类旁通,扩大量的储蓄,直至全帖精熟,能随便择文书写,便可得原帖之八九,至此一定会在书艺上有较大提高。 此时不要担心个性不强,只要有了这个根本,就会有目的地选择其他经典,有选择地吸取能完美雄厚此类气势的营养,久而久之必可使本身的作品既深具传统意趣,又较为显着地示意出本身的个性来。

4、《书谱》上手后再临习《十七帖》,此帖通篇务求便捷,几无赘笔臃画,洗练明净,其他或今后诸家大草、狂草不外都是在此根蒂上的纵横施展。在此根蒂上再临怀素《自叙帖》及黄庭坚《太白忆旧游诗》。怀素草书奔放之极而不失绳规,黄的草书增益“点”法。有了这些根蒂再涉猎各家,不妨都过过手,把他们的优点收下手底,为今后创作打下根蒂。

5、临习怀素《自叙帖》,对该帖清健的笔姿、瘦劲的笔调示意出的圆转壮健的线条,以及奔放流通的体势和任意纵容的结构等都要有所施展。此帖自始至终以中锋出之,力贯始终,滞流失度、提按有致所发生的笃实、遒健的线条力感,也都要示意出来。

6、张旭《古诗四帖》(学术界有争议)与《肚痛贴》都是其代表作,较怀素《自叙帖》点画较粗,且有转有折、有提有按,中侧并施,笔势雄强纵逸,布白虚实相生的节奏感强。有同窗临习中字法与笔法、构图等都有欠妥之处,笔法有的处所交待不清,有的不到位,有的又过了,中侧锋转换不天然,线条不敷笃实,章法不顺畅,有顶牛和气绝现象,揖让关系处理得欠好等等。

7、草书创作要有必然的风格,字法正确,用笔勇敢,敢于摊开写,并注重墨色转变,过渡得天然,有节奏感。注重防止用笔潦草不沉实、笔画交待不清、送笔“过”或不到位、显现滞笔等,稀奇是转折处的提笔。要增强对经典法帖的摹仿,强化字法和技法练习,在大气中求精到,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复归于生、由法到意的路子。

8、临习王羲之草书手札,无论是字型、字势照样笔型、笔势都要洞察入微,并能正确地示意出来。稀奇是对帖中寄情表意、“形而上”层面,若能有所感悟且付诸笔端,就更犯难得。如《孔侍中帖》前三行的笔形意态和一字一顿的节奏所示意出来的较平缓的心态,后两行笔势显着加速,并显现了二字相连书写节奏,将作者忧悬情绪加以深化,形成此帖通篇奇特的情绪节奏,都应察之眼中,并施展于笔端。

9、如有志于大草,还要涉猎篆、隶、楷,打下必然的正书根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允入险绝,循序渐进。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五、关于文字纸的选择

1、笔:大字用兼毫,小字用狼毫。

2、纸:大字用生宣,小字用半生对折洒金宣,不主张用熟宣创作书法作品。

六、关于学书的路径

1、书法的创作需有一个历久的临习储蓄、弃取融铸和提炼升华的过程。习什么、取什么、舍什么,所学所取又如何提炼升华,最后又若何锻造本身的书法说话,都需要卖力考虑研究,并在实践中索求。最隐讳的就是没有主心骨,东一笔西一把,摸不着思想,到最后也只能在书法堂奥门外盘桓。一样的经验是先找出适合本身性格特点、本身又非常喜欢的一本经典法帖(不管是什么书体),精心进修,熟练把握一家之法,即所谓“立根”。有了这个根本,今后在涉猎百家时,弃取才会有明确的偏向。会取能舍才可言提炼,有了这个过程,才会慢慢走向成熟。

2、“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摹仿目的,就是彻底改变本身的书写习惯(有的已成为习气),养成“翰不虚动,下笔有由”的好习惯,真正把古帖里的好器材学到手。如许跟着临习的储蓄,把诸多经典字帖所蕴涵的技法与内涵都学过来雄厚本身,便具备了踏入书法艺术堂奥所必需的“内功”。

3、要学经典作者的经典作品,进修经由汗青磨练、公认的可取法的好器材。对于好的范本应手摹心悟,神应思彻,真正得妙道,对其他帖的利害甚至假货天然会意中稀有,然后择善而从。还要多读些书法根基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多研究古帖和现代名家的精品,自会有颇多收益,很快得以提高。

4、要连系书法史的进修,卖力研读上海书画出书社出书的《历代书法论文选》。

相关文章